近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轉載網友的評論稱「支持美國退出聯合國和北約」,引發國際輿論震動。
馬斯克作為特朗普政府的「效率部」boss,確實是盡職盡責,現在這份退群主張,與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高度契合,即通過削減國際義務降低財政負擔、強化單邊主義外交。
我們可以分別看下,現在美國在聯合國和北約中的境地。
首先是在聯合國,伴隨着敘利亞戰爭的結束,美國全面退出各個地區的干涉事務,而中東地區、拉美地區的反美情緒則日漸高漲。
一方面,想要挽回曾經民主燈塔的位置,已經遠遠不太可能,美國要奪回全球地位要付出的代價將遠超過去的三十年。
但另一方面,伴隨着敘利亞新當局親近西方,對俄關係的穩定,以色列對近東地區的軍事行動逐步佔據上風,美國海外利益實際上,現在也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已經失去的回不來,現在握在手裡的也丟不掉,繼續投入毫無意義。
美國現在的戰略地位,僅靠單邊外交就能維持,無論是對中東、對俄羅斯還是對東亞的日韓東盟,在聯合國,反倒要被一大幫金磚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狂懟。
現在歐洲也不站自己了,多少有點孤家寡人了,那麼美國待在聯合國還有什麼用?
其次是北約,北約這個組織,成立的目的極為簡單,就是壓制/圍堵蘇聯,以及現在的俄羅斯,什麼保障歐洲安全都是扯淡,當年維也納體系建立俄羅斯當歐洲憲兵的時候,美國還在修被燒毀的白宮呢。
現在美俄關係全面緩和,意味着世界格局將發生幾十年來未有的深度變化,假如特朗普將美俄關係升級到友好合作、甚至是准盟友關係,畢竟要籠絡俄羅斯對付中國,假如美俄邁出這一步,北約還有存在的意義嗎,美國怎麼一邊當這個反俄組織的老大,一邊又和俄羅斯通力合作。
特朗普的實用外交主義,本質上就是不看重價值觀對抗的,不像過去拜登政府反覆強調,「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這種價值觀戰略對抗中國,特朗普反華的目的非常簡單——中國國力太強大了,勢必會取代美國,這是出於國力的對抗。
所以綜上來看,你很難給馬斯克一個不退群的理由——當然,只是從他和特朗普作為商人企業家的角度看。
聯合國由美國一手炮製,其建立的初衷其實就和維護西方領導者地位密不可分,從利用的角度看,歷屆美國政府對於聯合國,只有不會用,沒有不能用。
聯合國不僅是會費問題,更是美國維持全球規則制定權的核心平台。失去這一平台,美國將被迫以更高成本通過雙邊談判維護利益,且面臨被邊緣化風險。馬斯克的這種表態,折射出美國對自身霸權衰落的深層焦慮。然而,以孤立主義應對全球化挑戰,無異於飲鴆止渴,萬一特朗普這一波關稅閉關操作,沒能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反倒落入經濟陷阱,到時候再想重返聯合國和全球化體系收割紅利,可就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