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海市政府召開2025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工作會議。
醫保工作方面,上述會議提出,持續深化醫保領域改革創新,更好服務市民群眾、服務醫藥機構、服務醫藥產業。
其中提出,圍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兩個主體,加強醫藥價格監測和治理。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和開展地方探索並重,擴大藥品耗材集采範圍,完善優化運行機制,落實結餘留用政策,確保中選品種質優價宜。
截止目前,全國已有多省公布2025年集采計劃。福建明確,將牽頭組織開展1-2類醫用耗材全國聯盟集采,積极參与其他省份聯盟採購。福建還提出,大力推進地市普耗集采改革,原則上具備條件地市至少承擔1項普耗全省聯盟集采任務,年底前全省集採藥品、耗材力爭達到800種、70類。
湖南將牽頭開展高頻電動刀頭醫用耗材全國聯采。廣西將牽頭開展中醫針具類耗材省際聯盟集采,力爭到2025年底全區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品種分別達到900種和90類以上。安徽將開展省級(含省際聯盟)藥品、醫用耗材各不少於1個批次,並且將持續推進大型醫用設備集采。
此外,國家及地方層面加強醫藥價格監測和治理。
2月21日,國家醫保局披露中心靜脈給葯相關價格治理成果。在中心靜脈給葯裝置植入治療中,患者需支付醫用耗材費和裝置植入的醫療服務費。長期以來,中心靜脈給葯的耗材價格明顯偏高,比如耐高壓輸液港,某國外品牌8200元、國內品牌8000元;各地輸液港植入醫療服務費用也有較大差異。
國家醫保局推進「降物耗、提服務」,指導有關省份醫保部門對68家內外資生產企業和進口代理商進行約談,督促企業積極壓縮中間流通環節過高加價,下調終端掛網價格,統一規範醫療服務項目名稱和價格水平。
綜合治理後,cvc整體費用(含耗材,下同)從800多元降至450元左右;picc整體費用從3000元左右降至1300元左右;port整體費用從6000元左右降至3300元左右。
在價格治理之外,有關部門對於創新器械的扶持力度仍未減弱。
上述會議指出,完善多元支付機制,助力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聚焦「進目錄」和「進醫院」,鞏固完善創新葯械多元支付機制,推動創新葯械掛網、納保、入院、支付有序高效銜接,繼續保持上海成為全國入院最通暢、對創新葯最為友好的城市。
衛健工作方面,會議強調,2025年上海衛生健康工作要圍繞衛生健康現代化建設,着力打造高品質、整合型、智慧化衛生健康服務體系。
其中提出,市級醫院加快推進綜合類、專科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落實好危重症轉診會診、緊急醫學救援、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十大功能」。區級醫院加強區中心醫院建設,強化區域性醫療中心在區域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龍頭地位。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推廣社區基本診療病種和門診小手術等適宜技術應用,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優先預約號源工作機制。
加快新城各級各類優質醫療資源配置,制定市級醫院新城院區能級提升指導意見。
目前,國內各級醫療機構建設仍在繼續推進中,其中涉及較多的醫療設備配置增量需求。同時,國家層面推進設備更新政策,醫療領域積壓的設備更新需求也將釋放,從政策落地進度來看,2025將迎來一個爆發期,其中高端、智能化產品將有更多進院機遇。此外,基層醫療建設的持續加碼,在原有的核心市場之外開闢出新陣地。
2025年,醫療衛生領域的擴大開放也被列入衛健工作重點。
上述會議明確,擴大醫療衛生領域開放,有序推進外商獨資醫院政策在滬落地。
根據去年12月發佈的《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併購公立醫院)。
今年2月發佈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中提出,支持試點地區抓好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領域開放試點政策宣貫落實,對相關領域外商洽談項目開展「專班式」跟蹤服務,及時協調解決問題,推動項目儘早落地。適時進一步擴大電信、醫療領域開放試點。
2月26日,我國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天津鵬瑞利醫院在天津市西青區開診。該院由新加坡鵬瑞利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額約10億元人民幣,規劃床位500張,服務涵蓋內科、腫瘤科、心血管科、骨科、泌尿外科在內的全科醫療領域。
上述會議還提到,完善基金監管制度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協同,加大基金監管智能化應用,紮實開展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切實維護基金安全。
開年以來,多地明確強化醫保基金監管。
2月21日,雲南省醫保局發佈《關於印發雲南省醫保基金使用負面清單(第三批)的通知》,按屬地原則組織定點醫藥機構開展自查自糾。
1月31日,河北省醫保局官網發佈「河北開展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行動」。行動緊盯的重點內容包括腫瘤、麻醉、重症醫學、心血管內科、骨科、血液凈化、康復、醫學影像、臨床檢驗等9個重點領域,以及定點藥店常見問題。同時,對常態化「上系統、找疑點、核問題、強監管」行動推送的疑點問題進行「回頭看」。
按照國家醫保局要求,2025年4月起,國家醫保局將對全國範圍內定點醫藥機構自查自糾情況,通過「四不兩直」方式開展飛行檢查。
在智能化工具的加持下,監管能效將顯著提升。
2月17日至18日,國家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顏清輝同志帶隊赴河北雄安新區、石家莊,調研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落地、藥品追溯碼監管應用等工作。調研組指出,要加快推進藥品追溯碼全流程、全量採集和全場景應用,實現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和醫保結算全過程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有效打擊非法倒賣藥品、串換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2025年,藥品耗材追溯碼的推進應用,也將為基金監管提供更強有力的保障。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