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0日在基輔接待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但兩人原本約定的新聞發佈會在最後一刻被取消了。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說,澤連斯基必須回到談判桌前,達成一項礦產協議,以換取美國的援助。
當地時間2月2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當天與到訪的美國政府烏克蘭和俄羅斯問題特使凱洛格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會談,並指出雙方就戰場局勢、歸還戰俘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問題進行「詳細的」對話。
澤連斯基還說,烏方願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強大、真正互利」的協議,烏方為此提出了實現雙方合作「最快速、最具建設性」的辦法。兩人在會後原定要召開聯合記者會,但澤連斯基辦公室表示,最終應美國的要求而將記者會取消。
澤連斯基發表上述言論時間點,正值他跟特朗普的矛盾不斷升級之際。特朗普日前突然對澤連斯基「開火」,最直接的表面原因與後者此前對他的批評有關。(此前報道:特朗普炮轟澤連斯基,俄羅斯「點贊」歐洲「怒懟」,共和黨盟友稱總統或有「大計劃」)
▲澤連斯基和特朗普
【種下隔閡】
五年多前的一通電話,
引發特澤兩人裂痕
回顧特朗普第一次任美國總統初期,他與澤連斯基的關係保持表面上的友好。2019年4月,澤連斯基剛剛當選烏克蘭總統時,特朗普打電話祝賀他,並稱這是一場「不可思議的選舉」,並表示澤連斯基「將做得很棒」。特朗普此時對澤連斯基表達了善意。
隨後,一件事在兩人之間種下了隔閡的種子。美國總統拜登的小兒子亨特·拜登自2014年起擔任烏克蘭能源公司高管,引發關於拜登家族腐敗資金洗錢的指控。2019年,特朗普的盟友指控拜登曾施壓烏克蘭政府解僱頂級檢察官,以阻止對其兒子亨特和烏能源公司的調查。
▲亨特·拜登資料圖
2019年7月,在一次通話中,特朗普要求澤連斯基「徹底調查」上述指控。這一通電話成為前者濫用職權的「把柄」,並導致特朗普遭受首次彈劾。澤連斯基當時表示,證據將在同年晚些時候被審查。
俄烏衝突爆發後,特朗普稱澤連斯基「勇敢」,選擇留在基輔。特朗普隨後表示,如果是他在2020年當選總統,俄烏衝突「絕對不會發生」。2023年,特朗普在一場保守派會議上宣稱,自己將「在一天之內」結束衝突,並且「在我到達白宮之前,就已經解決」。
【矛盾顯露】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
對澤連斯基「逐漸顯露反感」
此後,特朗普和澤連斯基之間的分歧逐漸激化。2024年9月22日,澤連斯基在接受採訪中表示:「我覺得特朗普根本不知道如何結束俄烏衝突,即使他可能認為自己知道。」他補充道,「很多領導人都曾認為他們可以,但都沒能做到。」
2024年9月25日,在競選活動中,特朗普指責澤連斯基「對你最喜歡的總統——我,提出了惡意的指控」,並補充道:「任何協議,即使是最糟糕的協議,都比現在的局面要好。」兩天後,澤連斯基與特朗普在紐約會面。澤連斯基表示他們在停止俄烏衝突方面有「共同的看法」,並且「普京不能獲勝」,特朗普則表示他會「非常迅速地解決」。
▲當地時間2024年9月27日,特朗普在特朗普大廈會見了澤連斯基 圖據視覺中國
2024年11月,特朗普重新當選為美國總統。澤連斯基是第一批致電祝賀他的領導人之一,並在隨後寫道,他期待特朗普的「果斷領導」下,美國能夠變得更加「強大」。
1月22日,重返白宮後不久,特朗普迫不及待的宣稱:「是時候達成協議了。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或者通過艱難的方式。」2月12日,美國財長貝森特被派往基輔,與澤連斯基討論允許所謂的「稀土換援助」交易。2月15日,澤連斯基表示,他已開始與特朗普團隊合作。然而,到了19日,兩人的關係迅速惡化,雙方言辭激烈。有報道描述,過去24小時見證特朗普對澤連斯基「逐漸顯露的明顯反感情緒」。
【分歧加深】
5000億美元協議尚未簽署
特朗普:他唯一擅長的就是玩弄美國
2月19日,特朗普表示,貝森特在訪問基輔期間遭遇了「粗魯」對待。他還指責澤連斯基「睡覺」,讓貝森特吃了閉門羹。
「斯科特·貝森特實際上去了那裡,受到了相當粗魯的對待,」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因為他們基本上告訴他『不行』,而澤連斯基在睡覺」,「他去那裡是為了簽署一份文件,結果他回來時什麼都沒得到。」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2日,烏克蘭基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見到訪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兩人出席聯合新聞發佈會 圖據ic photo
貝森特表示,在2月14日至16日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前,澤連斯基曾向他保證,烏克蘭將簽署一份價值5000億美元的協議,將烏克蘭的礦產資源交給美國,但至今尚未簽署。澤連斯基19日表示,美方提供的協議不僅要求擁有烏克蘭50%的礦產資源,還不包含烏克蘭迫切需要的安全條款。
就在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澤連斯基「唯一擅長的就是『像拉小提琴一樣』把(美國)玩弄於股掌之上」,導致烏克蘭危機的持續,同時也警告澤連斯基:「最好儘快行動,否則國家將不復存在。」
一名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向英國天空新聞表示,特朗普選擇通過「與普京更親近」來結束俄烏衝突,目前包括馬斯克的「每個人都在跟隨老闆(特朗普)的指示」。
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 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
編輯 包程立 責編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