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澳洲近年來移民人數如潮水般湧入,尤其是國際學生數量的迅猛增長,讓原本就緊張的住房市場更是雪上加霜。而悉尼和墨爾本這兩座充滿活力的大都市,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們前來逐夢,也導致當地居民在尋找安身之所時更艱難。
據澳媒12月26日報道,澳洲採取了多種強硬的措施,試圖對國際學生的流入進行嚴格把控。特別是那些在去年,數量呈現出火箭式激增的學生群體,他們的人數遠遠超過了技術移民以及其他類別的移民數量,成為了澳洲調控的重點對象。
澳洲分析部門精心統計的數據顯示,國際學生的居住分佈呈現出鮮明的特點。高達60%的國際學生選擇在公寓中生活,26%的學生則鍾情於獨立屋。
而剩下的一部分學生,他們只能棲身於旅館或大學宿舍,作為自己臨時的避風港。
當我們將視線聚焦於2023年國際學生數量的驚人增長時,不難發現悉尼和墨爾本兩城所承受的房屋壓力。那裡的租房負擔能力指數急劇下滑,特別是悉尼,幾乎與學生抵達人數的爆髮式增長同步。
乍一看,似乎由於學生數量的瘋狂增長,使得原本就緊張的住房市場不堪重負,進而加劇住房危機,這也為澳洲限制學生入學提供了看似合理的理由。
但仔細研究後可以發現,這些限制措施的實施過程中,不同國家的學生所受到的影響存在着天壤之別。
印度學生首當其衝受到最嚴厲的影響,相比之下,中國學生似乎並未遭遇同樣的困境。數據顯示,在過去的簽證審批過程中,印度學生的簽證批准率從接近90%驟降至65%,而中國學生的批准率依然穩居高位,保持在95%左右。
按常理來說,鑒於中國學生在悉尼的集中度更高,他們似乎應該面臨更多的拒簽才對。
可現實卻並非如此,印度學生的拒簽率反而更高,這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玄機呢?
印度學生的拒簽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很可能與簽證欺詐問題息息相關。澳洲教育部毫不避諱地指出,在來自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的學生簽證申請中,「高風險」的比例相對較高。
就好比一鍋湯里掉進了幾顆老鼠屎,使得整個群體的信譽度受到了嚴重影響。
數據顯示,今年4月至7月間,中國和印度學生的簽證處理時間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印度學生簽證的處理時間明顯更長。因為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謀取私利,不惜鋌而走險,利用簽證申請進行欺詐活動。
他們偽造材料、編造謊言,試圖矇混過關。而印度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往往成了這些欺詐行為的「重災區」。他們的申請因此被貼上了「高風險」的標籤,成了澳洲嚴查的重點對象。
印度學生比起中國學生,想要申請一張通往澳洲的「通行證」,他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