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黃河客戶端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李運恆)12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新黃河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事後質量抽查結果表明,普查數據填報的綜合差錯率為4.7‰,普查數據質量符合控制標準。

會上,國家統計局普查中心主任何平表示,國家統計局始終把統計數據質量第一的原則貫穿於五經普工作始終。本次普查科學制定了普查方案,強化全流程數據質量控制,並且加強了統計執法的力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數據質量,確保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措施:
第一,確保源頭數據質量。在普查中,規範普查數據的採集,採取普查員入戶採集數據、普查對象自主填報數據和部門報送數據相結合的方式,規範有序開展普查登記工作,並且採取措施防止人為干擾。加強對普查人員的培訓和指導,及時回應社會和普查對象對普查工作的關切,更好地讓社會各界尤其是普查對象認識普查、了解普查並且配合普查。在普查實施過程中,注意將一套人馬、多塊牌子且不能分開獨立核算的經營主體合併進行調查,並且將全年未實際開展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不納入普查範圍,確保普查對象符合普查方案規定,進一步提高源頭數據質量。
第二,加強數據審核檢查。在普查實施過程中,加大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方便普查對象填報數據的同時也提升數據審核的質效,認真執行普查數據審核驗收辦法,對普查數據進行即采即審,就是邊採集邊審核,綜合運用大數據分析對比、數據邏輯審核等多種技術手段和評估方法開展對數據的審核驗證。並且在普查登記結束後,組織開展了數據質量檢查和事後質量抽查,全面檢驗普查登記質量,對檢查發現的數據方面的問題,組織各地舉一反三進行糾正。
第三,有效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堅持對一切統計違法違紀行為零容忍、無禁區、全覆蓋、長震懾,對任何統計違紀違法行為都絕不姑息,對普查中發現的違法違紀行為「露頭就打」。針對個別地方經濟普查存在的違法違紀行為,國家統計局及時組織嚴肅查處,並推動有關方面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員法律責任和黨紀政紀責任。
在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廣大普查對象積極配合下,在全國210多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的認真工作下,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質量較高,填報綜合差錯率為4.7‰,數據質量符合控制標準。
記者:李運恆 校對:劉恬 編輯:曹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