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2024年12月19日17:03:14 國際 1624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孟加拉國,一個位於南亞的心臟地帶,佔地面積不大,大約14.75萬平方公里。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山東省的面積大約15.67萬平方公里,一個比山東還小的國家,卻如同袋鼠的睡袋,裝進去足足1.6億人口,而孟加拉國還是世界上第八大人口大國。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人口密度比日本還要高,這是令人難以想像。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利用的淋漓盡致,物盡所值,人們肩並肩、腳挨腳、窩棚挨着窩棚地生活着。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如此特殊的國家,為何在國際舞台中沒有任何的存在感呢?真實的孟加拉國,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人口密度

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但面積也不到我國的三分之一,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米480人。

但這個數據在孟加拉國面前簡直不值得一提,孟加拉國一個「省」的面積,要養活上億人,每平方千米的人口密度高達1328人。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至於它為何會有如此龐大的人口,也是日積月累。

1971年,孟加拉國成立時,人口數量約7000萬人,還沒有三十年的功夫,人口數量突破億人大關。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到2005年,人口數量已經達到1.4億人。

面積少,人口多,孟加拉國的真實的生活又是如何呢?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巨大的「窩棚堆」

走在孟加拉國的大街上,這裡的情景有點像印度,但它比印度稍微好一點,沒有隨處可見的牛糞,取而代之的則是三輪車。

有網友調侃:「孟加拉國最堵車首都達卡,三輪車的收入堪比飛機,司機視闖紅燈為糞土。」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在孟加拉國,無論是在大都市還是在村中小道上,三三兩兩的摩托、人力三輪車成為這裡的「重要交通工具」。

三輪車靠着動機靈活的優勢在擁堵的車流中穿梭,承擔著大量的短距離客運服務,成為大多數市民的出行工具。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而這也是必然的,根據最新的一項交通調查數據,達爾的道路擁堵程度堪比紐約,還要糟糕126%,比東京、德里還要嚴重。

要知道,紐約可是素有:「世界上最堵城市」,而這還比不過孟加拉國的首都達卡。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的士、三輪車、人力車再加上缺乏紅綠燈控制的街道,從而導致交通堵塞嚴重,而路邊還有人隨便大小便。

值得注意,街道兩旁垃圾成堆,沒有看到任何垃圾桶。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停電

在孟加拉國停電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如同家常便飯,一天之內可能會多次停電。

孟加拉國缺乏煤炭等礦產,長期以來,電力領域基礎設施不足,在經濟快速增長造成電力需求,而這樣成為電力供應存在巨大缺口,從而停電也是常有之事。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根據有關媒體報道,孟加拉國還拖欠電費,而這之前,孟電力發展委員會(PDB)未能在原定時間內,也就是2024年10月31日,結算欠款。

國家如此,更不要說孟加拉國的平民老百姓了?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突然停電,導致工業、商業、以及老百姓日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去過孟加拉國的網友分享,他正在和同事坐電梯,突然一片漆黑,電梯也停下來,幸運的是並沒有掉下來,而同在電梯里的一個老頭安慰大家,常有的事情,問題不大,他表示自己已經被困過多次。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勞動力低下

孟加拉國的人口如此龐大,密度高也讓這裡成為勞動力非常低的國家,月薪800元人民幣的清潔工工作,幾百人擠破腦袋。

如此經濟落後的國家,超過人口60%人都從事着農業相關的工作,而這裡的經濟主要靠農業來維持。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更令人可怕的是,孟加拉國超過100萬人住在貧民窟,難民營中,這裡的生活條件非常惡劣,常年斷水斷電,幾百個人用一個小的廁所,女的連一個洗澡的地方也是奢侈。

窮人的生活非常艱難,衣服簡陋、還有很多人居然連鞋子也沒有,逛着腳丫走路已經成為常態。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如此惡劣的環境,冬天還能應付,一到夏天,排泄物,還有遍地的牛糞,臭味熏天,簡直苦不堪言,有的人只能去乞討。

在街上,隨處可見的便是水果批發市場,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再加上重視農業,這裡批發的水果種類非常多,香蕉、菠蘿、西瓜等等,最重要的一點,這裡水果非常便宜。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說起孟加拉國的吃食,與印度非常相似,咖喱、豆糊,還有就是就是吃飯的習慣,都是用手抓。

哪個國家都是窮人和富人,孟加拉國亦是如此,這裡富人區高樓大廈,很多人有錢人住在咖啡店裡,喝着咖啡,看着外面的景色。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他們還會花費很多錢僱傭「窮人」來伺候,細微到衣食住行,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小的環節,而五星級的酒店,裏面的景色也是眼前一亮,游泳池、水上樂園、燈火通明一應俱全。

儘管孟加拉國的人民生活非常困難,但他們十分善良,也十分熱情。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無法根除的惡

在國際每年發佈的《各國腐敗印象指數》中,孟加拉國常年位居倒數第一,在這裡的68%家庭表示,曾經被國家司法部門索賄,而49%的家庭,曾經主動向國家司法部門行賄。

除了司法,還有孩子入學問題,74%的家庭向教育部門行賄,還有藥品問題,一半的家庭買不到葯。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種種數據都可以看出,孟加拉國的腐敗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要是在這裡掌握一點權利,都會走向深淵。

「靠關係」的國家,權力中心肯定更加嚴重,直到今日,孟加拉國依舊是「最腐敗的國家」。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如此貧窮,極端腐敗的國家,孟加拉國的前途,依舊非常渺茫,怪不得它在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存在感」。

不過有專家預測,在2041年,孟加拉國將會成為發達國家。

參考資料

孟加拉國拖欠8.5億美元電費,印度前首富上手段了 觀察者網2024-11-04 22:53

觀察丨穆迪評級下調對孟加拉國展望,臨時政府艱難開啟新時代 澎湃新聞2024-11-21 15:45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孟加拉1.6億人,為什麼毫無存在感?專家:2041年會成為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着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