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俄羅斯可謂是越打越富,因為西方對俄羅斯資產的凍結,俄羅斯的寡頭無法在繼續轉移國內資產,再加上大量撫恤金的發放,導致俄羅斯的經濟流通性變強。
所以,俄烏戰爭開打後不久,俄羅斯的經濟反而有了抬頭的趨勢。
不過,近期俄羅斯的這種情況可能維持不下去了,隨着敘利亞局勢突變,俄羅斯國內再次對經濟復蘇失去了信心。
各種各樣的走資又開始大量出現,俄羅斯央行不得不出台政策,將央行的基準利率從19%提升到了21%。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數據有多恐怖,這意味着把100萬存在銀行一年,就會變成121萬。
在這種利潤程度面前,絕大多數的投資的盈利率都完全跑不過利息,因此央行會急速收斂資本。
但是,這樣俄羅斯央行就要在未來支付大量利息,其實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俄羅斯現在的困局已經非常嚴重,或是外匯儲備已經嚴重不足,亦或者是政府手中能流動的活錢太少了。
總而言之,俄羅斯的經濟再次進入到了舉步維艱的程度,而且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
俄羅斯的部分專家認為,俄央行今年很有可能繼續提高利率,甚至可能到23%或更高。
今年,俄羅斯的部分蔬菜漲幅已經超過30%,生活必需品也都在穩步漲價。
對於俄羅斯來說,目前的糧食其實還算是充足,但市場商品會受到貨幣影響,對於民生來說無疑是個大問題。
因此,俄羅斯的做法就是,再次重提「食品券」制度,也就是所謂的「糧票」。
這樣一來,由政府強行配給必需品,可以讓糧食直接和貨幣脫鉤,進而減少通脹對糧食價格的影響。
別看俄烏戰爭俄羅斯沒動全力,但對經濟的影響也非常大,戰爭就是一個超級吞金巨獸。
即便是俄羅斯的空軍根本沒有全出動,陸軍的武器也都在庫里擺着,但這已經是俄羅斯消耗的極限。
俄羅斯不是蘇聯,重工業能力已經相對萎縮,根本支撐不起蘇聯那種鋼鐵洪流。
以當年蘇聯的體量,是完全能一天直接出動萬輛坦克,碾平烏克蘭的,但俄羅斯就完全做不到。
戰爭打的就是錢,但現在的俄羅斯明顯是開始沒錢了。
再加上歐美的限制,只有少數幾個國家還願意購買俄羅斯的能源,但這和龐大的戰爭開支比起來,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所以,實行糧食券政策,其實是對今天俄羅斯最好的辦法,至少之後盧布無論如何,都和糧食無關了。
澎湃新聞:俄國家杜馬金融市場委員會主席:支持在俄全國推廣食品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