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踢到鐵板,被中國卡脖子:中國不買了,後果是什麼?

2024年12月18日13:50:37 國際 9490

美國這次踢到鐵板了。

美國本次出口管制條例以及對涉及136家中國實體和4家中國實體海外子公司的禁止條款,一是旨在遏制中國突破先進芯片的製造能力,二是旨在通過限制高帶寬內存芯片(hbm)對華出口遏制中國ai芯片上的進一步突破。

被中國卡脖子,斷供原材料比斷供技術更麻煩

但沒想到中國的反制來的這麼快,這麼猛,開始不適應了。中國商務部宣布限制鎵、鍺等稀有金屬出口,此次限制出口的清單上,除了鎵和鍺,還有銻、超硬材料和石墨相關兩用物項。

美國踢到鐵板,被中國卡脖子:中國不買了,後果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今年3月份的數據,中國鍺和鎵的產能分別佔到了全球的60%和98%(2023年),2018—2021年,中國佔到了美國鍺進口的54%,鎵進口的53%。

而自今年10月份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來自中國鍛造或者未經鍛造的鎵和鍺流入美國市場。

美國踢到鐵板,被中國卡脖子:中國不買了,後果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鍺是光纖和紅外光學器件的基礎組成部分,鍺被普遍應用於5g基礎設施和通用衛星,銻通常以合金的形式出現在武器套件和一般機械身上,至於石墨則是生產動力電池、阻燃劑必不或缺的材料。這些資源對於生產先進的微處理器、光纖產品和夜視鏡等軍事和通信設備部件至關重要,會影響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導彈、戰鬥機生產。美國的f35戰機生產就高度依賴這些資源。

美國踢到鐵板,被中國卡脖子:中國不買了,後果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雖然美國在鍺的儲量上全球領先,佔據了全球已探明儲量的45%,但生產的規模方面卻不大,現實情況依舊對進口十分依賴。這種情況下,美國必然想到在本土開啟鍺礦、銻礦、鎵礦、石墨礦,以減少從中國進口的可能,然而眾所周知,找礦、選礦、提煉、加工是個極其繁瑣的過程。

美國踢到鐵板,被中國卡脖子:中國不買了,後果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而美國即便找到新礦,提煉與加工稀土等原材料也需要相關加工技術,消耗大量水電,美國產業空心化日久,沒有相關的人才、設備、技術,想要完全搞定,也是短時間難以實現的。

這意味着,美國被中國「卡脖子」近乎成為了定局。諮詢公司project blue的聯合創始人傑克·貝德則向路透社表示:「(中國的)這一舉措大大加劇了供應鏈的緊張局勢,西方原材料的獲取已經很緊張。」

《紐約時報》的介紹,幾十年來美國的許多工廠已經關閉,這反而促使美國開始從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進口半成品材料,降低了對中國原料的依賴。

倫敦一家名為guardian metal resources的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弗里森表示,在內華達州建立一個新的鎢礦將需要近三年的時間。而正在愛達荷州開發銻礦的perpetua resources公司則指責中國將其對重要資源的控制「武器化」。其首席執行官喬恩·切里表示:「現在是認真對待美國礦產資源並確保我們的未來的時候了。」

如果斷供原材料,遠比斷供技術或產品更麻煩,因為技術和產品可以突破,但是原材料沒有就是沒有。美國可能需要用遠高於平時數倍甚至十倍價格從「第三方」手中獲得來自中國的關鍵原材料。

但是對美國的反制,不僅僅是原材料。

美國踢到鐵板,中國不買了,後果是什麼?

以往美國曆次升級加碼隔離中國企業的時候,中國產業界雖有應對處置,但普遍來說,要麼是中國企業被動沉着應戰,沒有被針對的部分中國企業,要麼隔岸觀火,要麼就此躺平抱着美國芯片供應鏈大腿……美國芯片大廠最終還是贏家。

美國本來想着還能按照這個套路演下去,更料定中國產業界像以往還是沒脾氣,結果這一次美國卻不折不扣踢到鐵板了,中國產業界竟然不跟演了:四大產業協會呼籲企業審慎採購美芯片。注意一個細節,老美的芯片納入不安全產品了,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還特別呼籲政府開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調查。

這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通信企業,芯片一定要用國產的了,否則被盜用多少信息都不知道。

美媒也慌忙發出警示,中國監管機構要求電信運營商2027年前淘汰美國芯片。

美國踢到鐵板,被中國卡脖子:中國不買了,後果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國內縱然未必一步到位徹底要去掉美國芯片,但從手機、平板、pc、汽車、智能家居的cpu、soc、mcu、基帶芯片、射頻芯片、wifi芯片到服務器、數據中心的cpu、gpu、npu、ai芯片,任何一個美國芯片設計、芯片製造類大廠,都有可能被列入國內的另一種「實體清單」。即便美國芯片大廠再次組團前往白宮遊說,為了確保國內芯片產業的安全,美國芯片或將無懸念要被大規模給去掉了!

中國不買了,有這個底氣嗎?從目前來看,是有的。今年1-10月,中國半導體出口達9311.7億元,增長21.4%。到今年11月,中國芯片出口額將突破萬億。這源於過去五年,美國制裁也讓中國完成了芯片產業鏈的摸底,把架子搭起來了。芯片設備、製造、設計、封裝、測試各個環節,中國企業普遍距離世界最先進仍有差距,但都有一定水平了。

美國踢到鐵板,被中國卡脖子:中國不買了,後果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先進制程的國產算力尤其ai算力中心,國產gpu、ai芯片做足了準備;手機、平板、pc、座艙、智駕同樣需要先進制程的soc、pgu、npu等芯片,華為等已實打實做出了基礎;汽車、工業裝備、智能家居等用芯片卻並不依賴先進制程。

少數種類的車用芯片,卻與美國芯片供應鏈幾乎沒有太大的關係,這一塊也正在突圍。

多家a股公司回應被列入「實體清單」,都表示 「沒有實質性影響或者總體影響可控!

這意味美國如今的重拳,實際上打空了!當初一直圍繞含美技術的所有半導體設備、材料、工具、晶圓供應商未來或將不敢再繼續押在美國身上了。中國如果徹底放棄不買,全方位國產替代,美國芯片或不僅僅是大面積積壓這麼簡單。

美國踢到鐵板,被中國卡脖子:中國不買了,後果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這已經是美國近年來推出的第三輪對華芯片出口限制措施。這三輪措施清單越拉越長、牽扯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美方無限擴大的制裁陷入了死循環,破壞了全球供應鏈的開放性與穩定性、安全性,在最新的限制措施中,對美國技術的定義已經趨近於零。

也就是說,如果產品中包含哪怕一塊使用美國技術設計或製造的芯片,美國政府都將限制其運往列入清單的中國企業。

但美國越想阻礙中國與包括美國在內其他國家科技交往的步伐,其結果必然是中國和其他國家連接得更緊密,現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從金融領域開始的「去美國化」持續向外擴展,就是這一趨勢的直觀反映。

如果中國芯片產業全方位獨立自主,全球半導體設備、材料、工具、晶圓供應商,或將越來越多押寶中國產業界。因為中國是全球大多數電子產品工廠的所在地,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同中國圍繞半導體進行商貿往來和合作是必然的,尤其是中國完成自主芯片全產業鏈突破的情況下,這種開放供應鏈的商貿合作將無需擔心被中斷與破壞。

因此,美國濫用制裁恰恰是讓美國技術陷入一種孤立。這還只是中國一家去含美技術取得的驚人突破,要是全球半導體設備、材料、工具、晶圓供應商也一同去含美技術的時候,那麼美國芯片大廠、美國半導體設備大廠還敢往下想么?很可能導致大家都集體不用了。美國濫用制裁最終可能會證明一個結果,想孤立別人,最終都會孤立自己。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記得帶傘!未來三天重慶多陣雨 - 天天要聞

記得帶傘!未來三天重慶多陣雨

【來源:微萬州】5月5日白天,重慶市各地多云為主,氣溫14~31℃。根據重慶市氣象台預計,5日夜間到7日白天,中西部和東南部地區多陣雨;7日夜間到8日白天,各地陣雨或雷雨,偏南地區中到大雨(20~45毫米)。
罷藍二階段達標恐破三十,藍營應對不當可能輸慘了! - 天天要聞

罷藍二階段達標恐破三十,藍營應對不當可能輸慘了!

2025年5月5日——新北市選舉委員會迎來了一批重要的文件,這些文件來自各地的罷免團體,標誌着台灣大規模罷免行動進入了關鍵的第二階段——送件期。隨着罷免團體不斷推動聯署,地方選委會也開始了清點與初篩工作,很多罷免案的進展愈發引人注目。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 天天要聞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月5日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會晤在許多方面都是必要的,但尚未安排。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 天天要聞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當地時間5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選舉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擔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國聯邦議院任職20多年,2021年大選失敗後,在聯盟黨作為反對黨時期,延斯·施潘擔任議會黨團副領袖之一。施潘主要參與經濟政策制定。此前,他還曾擔任衛生部長、財政部議會國務秘書。 (總台記者 康玉斌) ...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從護膚品到服裝,從傢具用品到藥品,美國民眾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遭受無差別打擊。近日,美國媒體就分析了關稅政策是如何影響美國普通民眾生活的。美國媒體主持人:《紐約時報》近日分析了如果沒有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樣。報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臨價格飆升或短缺,簡而言之,那太多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