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子跟父母爭吵後出走20多年,父親去世後現身要繼承遺產,法院:剝奪繼承權,由叔叔繼承

2024年12月16日19:30:44 國際 2045

深圳一男子,跟父母發生爭吵後離家出走,此後20多年下落不明,父親向法院申請宣告其死亡時,男子突然出現,父親想要見他一面,可男子始終拒絕。父親去世後,男子沒有處理老人的身後事,而是以唯一繼承人的身份,領取了老人的部分銀行存單。老人弟弟告上法庭,說侄子對大哥大嫂20多年不聞不問,構成遺棄,應當剝奪繼承權,由自己繼承全部遺產,法院判了。

在深圳這座充滿機遇與夢想的現代都市裡,發生了一個令人心酸的家庭故事。這個故事要從1999年說起,那時的深圳正處於蓬勃發展期,而張家卻迎來了最黑暗的一天。

張家獨子小明(化名)在與父母發生一場激烈爭執後,憤然離家。誰也沒想到,這一走就是整整二十多年,讓年邁的父母在思念與等待中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獨子跟父母爭吵後出走20多年,父親去世後現身要繼承遺產,法院:剝奪繼承權,由叔叔繼承 - 天天要聞

張父張建軍是一位退休工程師,為人溫和,生性耿直。妻子王秀蘭則是一位小學教師,善良賢惠。兩人將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這個獨生子身上,供他讀完大學,本以為可以安享天倫之樂,卻不料兒子會這樣決絕地離開。

"那天下着小雨,小明摔門而去的情景,我至今記憶猶新。"張家的鄰居李大媽回憶道,"老兩口在樓下追了很遠,但小明連頭都沒回一下。"

起初幾年,張父母四處尋找,打電話、發尋人啟事、求助警方,甚至找到專門的尋人機構,卻始終杳無音信。他們每天守在家裡,生怕錯過兒子回家的機會,門鈴響起時總是快步衝去開門,卻次次失望而歸。

"二十多年來,他們家的大門從未上鎖,就是怕兒子回來進不了門。"住在對門的王阿姨說,"過年過節最讓人心疼,老兩口總是做一桌好菜,擺著兒子的碗筷,坐在那裡發獃。"

獨子跟父母爭吵後出走20多年,父親去世後現身要繼承遺產,法院:剝奪繼承權,由叔叔繼承 - 天天要聞

2019年,年近八旬的張父因為思子心切,身體每況愈下。他擔心自己看不到兒子最後一面,便向法院申請宣告兒子死亡。沒想到這一舉動,卻意外地找到了兒子的下落。

原來,小明這些年一直在廣州生活,已經成家立業,事業有成。然而,當得知父親想見他一面時,他卻始終冷漠相對,拒絕見面。

"老張知道兒子還活着,又驚又喜,整個人都精神了。"鄰居們說,"可是兒子的態度,又讓他心如刀割。"

2023年初,張父因病去世。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仍然念叨着想見兒子一面。然而,小明不僅沒有來送父親最後一程,甚至沒有參加葬禮。

獨子跟父母爭吵後出走20多年,父親去世後現身要繼承遺產,法院:剝奪繼承權,由叔叔繼承 - 天天要聞

更令人寒心的是,在父親去世後,他突然以唯一繼承人的身份,前來領取父親的銀行存單。

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張家的親屬。張父的弟弟張建民無法接受侄子的行為,將其告上法庭,要求剝奪其繼承權。

"我哥哥一生節儉,就是為了給兒子留些積蓄。"張建民在法庭上痛斥道,"可這個不孝子,二十多年不聞不問,現在就想來分遺產?天理何在!"

法庭上,小明始終保持沉默,對於自己離家出走的原因和這些年的經歷隻字不提。但根據其社交媒體記錄顯示,他這些年過着優渥的生活,經常出國旅遊,卻從未想過看望年邁的父母。

經過慎重審理,法院最終支持了張建民的訴求。法官認為,小明長期對父母不聞不問,實質上構成遺棄,違背了公序良俗,喪失了繼承權的法律和道德基礎。

獨子跟父母爭吵後出走20多年,父親去世後現身要繼承遺產,法院:剝奪繼承權,由叔叔繼承 - 天天要聞

這個判決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討論。很多網友認為,這是一個具有警示意義的案例,彰顯了法律對家庭倫理的維護。

"遺產繼承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一個道德問題。"某法律專家表示,"子女對父母盡贍養義務是法律規定,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這起案件也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關於親情和遺產繼承的熱烈討論。有網友感嘆:"金錢果真能讓人性變質到如此地步嗎?"也有人說:"這種人連最基本的人性都沒有了,還談何繼承權?"

事後,有記者試圖聯繫小明,想了解他的想法,但被婉拒。其妻子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請不要再打擾我們的生活。"這種冷漠的態度,更讓人感到心寒。

這個家庭悲劇,折射出現代社會中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為什麼有些人的精神世界卻越來越貧瘠?當親情與金錢發生衝突時,為什麼有些人會做出如此讓人心寒的選擇?

現在,張父的骨灰被安放在深圳某公墓。每逢清明節,都會有很多不認識的市民前來祭拜,為這位可憐的父親獻上一束鮮花。而他的兒子,卻從未出現過。

這個令人深思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了諸多疑問: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忽視了最重要的親情?當子女與父母產生矛盾時,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法律判決剝奪繼承權,能否真正解決家庭倫理的困境?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守護好心靈的溫度?這些問題,或許值得每個人深思。

而這個案例也提醒我們:遺產繼承不僅是財產的轉移,更是一種情感的傳承。當我們在追逐現代生活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停下匆忙的腳步,回頭看看那些年邁的父母?畢竟,再多的財富也換不回失去的親情,再長的時光也彌補不了錯過的團圓。

在這個重視法治的社會裡,我們是否也應該思考:除了法律的制裁,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喚醒迷失的親情?當金錢戰勝了人性,我們的社會是否已經走向了某個危險的懸崖邊緣?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着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