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補貼稅堵得住中國車嗎?

2024年06月13日19:30:13 國際 8969

歐盟反補貼稅堵得住中國車嗎? - 天天要聞



一些車企將加快本地建廠,一些車企將退出歐盟市場


文|顧翎羽
編輯|尹路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佈公告稱,如無法與中方達成解決方案,將從2024年7月4日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

該公告稱,對抽樣的三家企業——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分別徵收17.4%、20%和38.1%的反補貼稅;對參與調查但未被抽樣的製造商,包括愛馳、江淮、寶馬、奇瑞、一汽、長安、東風、長城、零跑、南京金龍、蔚來、特斯拉和小鵬,反補貼稅率為21%;對未配合調查的電動車製造商,將徵收38.1%的反補貼稅。疊加歐盟目前對進口車徵收的10%關稅,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出口歐盟的稅率將增長到27.4%至48.1%。

歐盟將特斯拉在中國生產出口歐盟的電動車列為特例,若能提出合理申請,特斯拉有可能在關稅最終確定時得到一個單獨計算的稅率。

目前的加征是臨時性的,如果與中國的談判未能達成解決方案,最遲2024年7月4日,歐盟委員會將發佈公告,詳細說明臨時調查結果。臨時關稅將在公告後的第二天,即7月5日生效。臨時關稅將以擔保方式徵收,具體方式由歐盟各國海關自行決定,在臨時關稅生效後四個月內將公布最終關稅措施,一旦形成最終關稅措施,加征期五年。

歐盟6月12日的公告發佈當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回應稱,這起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歐盟以此為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征關稅,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產供鏈的穩定,最終也會損害歐盟自身的利益。

同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稱,歐盟裁決披露中的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歐委會罔顧中國電動車優勢來自開放競爭的客觀事實,罔顧世貿組織規則,罔顧中國相關企業對有關調查的全面配合,人為構造並誇大所謂的「補貼」項目,濫用「可獲得事實」規則,裁出畸高的補貼幅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是製造並升級貿易摩擦,是以「維護公平競爭」為名行「破壞公平競爭」之實,是最大的「不公平」。歐盟此舉不僅損害了中國電動車企業合法權益,也將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

歐洲工商界有觀點認為,現在的重點是必須避免進一步的貿易衝突,歐洲多家車企也均公開表示反對加征關稅的決定。

寶馬首席執行官齊普策表示:「增加進口關稅的決定是錯誤的做法。歐盟委員會正在損害歐洲公司和歐洲利益。用加稅回應加稅,以孤立取代合作,加征關稅等保護主義措施無助於在國際市場上成功競爭。」

奔馳首席執行官康林松表示:「作為一個出口國,我們不需要增加貿易壁壘,我們應該本着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則努力消除貿易壁壘。」

大眾汽車表示,「長期看,反補貼稅通常不會增強歐洲汽車工業的競爭力。對歐洲,尤其是德國汽車工業,這一決定弊大於利。」

和零跑合資,準備在歐洲銷售中國產電動車的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也公開表示反對:「作為一家全球性公司,stellantis相信全球貿易中的自由和公平競爭,不支持導致世界分裂的措施。今天的關稅公告不會阻止我們在歐洲和零跑汽車的合作,因為我們已經考慮到了這一潛在風險。」

雖然反對聲音眾多,但一位熟悉歐盟相關法規的律師告訴我們,從企業層面來說,此次加征關稅後中國企業通過法律博弈的空間很小。他認為,和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關稅相比,歐洲仍給中國電動車留下了空間。

多位歐洲汽車業人士向我們表達了同一個觀點,加征關稅之後盈利空間變小,中國企業將被迫調整其在歐洲的戰略。

歐盟媒體認為,部分歐洲本土汽車製造商將會因此受益,但對歐洲的氣候政策而言加稅是一種倒退。由於中國車成本增加、售價提升、銷量減少,消費者可能更多轉向燃油車。
歐盟的算盤


歐盟委員會在此次公告中稱,中國的電動車價值鏈受益於不公平的補貼,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符合歐盟的利益。歐委會指出,大量低價進口的中國補貼產品湧入歐盟,對歐盟工業構成了明顯可預見且迫在眉睫的損害風險。

中國車企在歐洲車市耕耘時間並不長,近兩年中國車企才開始大規模進入歐洲市場。2023年,幾乎所有中國頭部車企都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歐洲擴張計劃。

中國車市競爭激烈,新能源車市場尤甚。隨着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增速趨緩,企業要想實現更大擴張,打破國內價格戰困境,唯一的途徑就是開拓海外市場。

歐洲作為僅次於中美的第三大汽車市場,也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新能源車市場,是中國車企實現品牌向上的關鍵,但歐洲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遠超其他地區。歐洲市場的本土品牌如大眾、寶馬、奔馳等歷史悠久,與當地經濟緊密相連,外國品牌進入歐洲市場難度巨大,即便強如豐田,在歐洲市場的佔有率也不到10%,是中美歐三個市場中最低的。

但歐洲本土車企電動化轉型相對較慢,為中國車提供了機會。一份來自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數據表明,2023年歐洲(不含俄羅斯)銷售的258.9萬輛新能源車中,中國製造的新能源車佔比已達20%。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乘用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57.9%,其中新能源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77.6%。與過往出口集中於第三世界國家不同,歐洲市場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占出口總量的38%。

但中國車企在歐洲的境遇其實遠不像這些數字那麼漂亮,因為出口數據包括了中國生產的特斯拉、已被中國車企收購的名爵、極星等原歐洲品牌的銷量。歐洲汽車行業機構施密特的數據顯示,特斯拉佔中國對歐新能源車出口的約40%。德國聯邦交通局kba數據顯示,去年不含特斯拉的中國新能源車在德國註冊量為5.77萬輛,佔11%的份額。名爵、smart和極星銷量分別為2.12萬輛、1.74萬輛和6288輛,扣除這些品牌後,純中國品牌銷量為1.28萬輛,市場份額僅為2.4%。

根據施密特汽車研究機構的數據,2024年一季度,中國車企在西歐新乘用車市場的市場份額約為 3%,同期,日本、韓國車企的份額分別為13.3%和7.8%。

行業機構jato dynamics認為,對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份額的過度擔憂是沒必要的,中國品牌在歐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儘管他們在性能和供應鏈方面取得了進步,但要提高品牌知名度並改變長期以來的主流觀點,還需要時間。」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中國車在歐洲的增長態勢值得關注。以此次加稅幅度最大的上汽集團為例,其在歐洲市場的銷售主力是收購的原英國品牌名爵,2023年名爵在歐洲的銷量達到23.18萬輛,同比增幅105%,位列品牌銷量榜第20名。儘管這23萬輛銷量大部分依然由燃油車貢獻,但名爵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同樣不弱。以德國為例,2023年名爵在德國一共買了1.8萬輛純電動車,位列品牌銷量前十。
直接後果和長遠影響


此次歐盟對華電動車加征關稅,首先受影響的是中國車企的銷量,而且之前銷量越大,影響越大。

作為此前在歐洲銷量領先的中國車企,上汽此次的加稅幅度最大,上汽名爵無疑是受衝擊最大的品牌。

此外,擁有沃爾沃、smart、路特斯等多個歐洲品牌的吉利也將受到較大影響。施密特汽車研究諮詢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吉利集團旗下品牌在西歐純電動車註冊登記數佔比12.7%,排名第二,僅次於大眾集團。

歐盟中國商會稱,調研顯示對大多中國車企來說,加征10%以上關稅即為高位區間,將對其歐洲業務帶來直接影響。當前的17.4%到38.1%的加稅幅度意味着市場門檻大大提高。

2024年5月,來自德國研究機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預計稱,20%的反補貼稅率足以導致歐洲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減少約四分之一,可能造成雙方近40億美元貿易損失。

考慮到運費、關稅、當地需求和品牌定位,中國汽車進入歐洲後已經大幅上調了產品售價,漲幅普遍超過50%。一輛國內起售價約為20萬元的小鵬 p7,在德國起售價近5萬歐元,摺合人民幣約39.18萬元;一輛國內起售價不到12萬元的比亞迪元plus,在德國起售價約為3.8萬歐元,摺合人民幣約29.75萬元。

儘管如此,歐盟銷售的中國汽車在加稅20%後仍然比當地的同級競品便宜,jato dynamics調查顯示,中國品牌電動車在德國的平均零售價比其他品牌低29%。

對於已經在歐洲有較大銷量的中國車企來說,消化加稅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二:一、由於自身產品在歐洲的售價顯著高於中國,可以根據溢價程度差異調整價格策略,高溢價產品車企和經銷商承擔加稅成本,低溢價車型把加稅成本轉給消費者;二、調整進口方向,從中國進口更多不受加稅影響的燃油車,但有條件這麼做的中國車企目前只有上汽。

除了銷售,此次歐盟加稅更關鍵的影響是導致中國車企的歐洲戰略產生分化。有條件的車企加速本地化。比如比亞迪、奇瑞等都已經宣布了歐洲建廠計劃。數位接近名爵歐洲業務的人士表示,上汽也早有意在歐洲建廠,已經選址一年多,只是還並沒最終確定。

而一些在歐洲存在感很低的中國車企,此後大概率會下調歐洲市場優先級,甚至放棄歐洲市場,這种放棄對中國車企損失也不大。

施密特數據顯示,2024年1月- 4月,比亞迪歐洲銷量接近1萬輛,是純中國本土品牌中表現最好的,小鵬汽車銷量約為1480輛,長城汽車約為1400輛,蔚來500餘輛。5月底,長城汽車已宣布關閉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總部,同時下調歐洲市場在其全球化戰略中的優先級。

責編|要琢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6月15日當周首申23.8萬人 環比減少5000人 - 天天要聞

美國6月15日當周首申23.8萬人 環比減少5000人

降溫的勞動力市場企穩,美國上周首申人數變化不大。6月20日周四,美國6月15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了5000人23.8萬人,高於預期的23.5萬人,前值由24.2萬人小幅上修至24.3萬人。與此同時,美國6月8日當周續請失業救濟人數上升至182.8萬人,略超過預期的181萬,前值從182萬下修至181.3萬人。不過,平滑短期波動的四周...
市商務局舉辦2024年商貿流通領域安全生產培訓班 - 天天要聞

市商務局舉辦2024年商貿流通領域安全生產培訓班

6月19日,貴港市商務局組織舉辦2024年商貿流通領域安全生產培訓班。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少平作開班動員講話,各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分管領導及負責安全生產工作人員,全市重點商貿流通企業代表等60餘人參加了培訓。王少平在開班動員講話中強調,一要認清形勢,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結合當...
首批近200個崗位!智匯濱海 逐夢未來 2024海外人才需求發佈會啟動 - 天天要聞

首批近200個崗位!智匯濱海 逐夢未來 2024海外人才需求發佈會啟動

近日,由致公黨天津市委會、天津市歐美同學會主辦,致公黨新區區委會、新區歐美同學會、致公黨天津僑海聯絡委員會承辦的「智匯濱海 逐夢未來——2024海外人才需求發佈會」正式啟動。發佈會以線上的形式進行,通過全英學聯、謝菲爾德中國學聯、天津市歐美同學會、天津致公、海
聯合國:全球1.2億人被迫流離失所,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聯合國:全球1.2億人被迫流離失所,創歷史新高!

聯合國近日發佈報告稱,全球範圍內被迫流離失所的人數已達到驚人的1.2億人,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一數字令人震驚,凸顯了世界面臨的人道主義危機和持續不斷的衝突、災害等問題。大家好,我是你的頭條號編輯,今天帶來一個動人心魄的消息!據聯合國最新報告,
雲南德欽縣雲嶺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達瓦批楚接受審查調查 - 天天要聞

雲南德欽縣雲嶺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達瓦批楚接受審查調查

據德欽縣紀委監委消息:雲南德欽縣雲嶺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達瓦批楚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德欽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瀟湘晨報綜合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台;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
「6.18」前,民警走進「剁手族」扎堆的校園,傳授6大網購防騙攻略 - 天天要聞

「6.18」前,民警走進「剁手族」扎堆的校園,傳授6大網購防騙攻略

「6.18」年中大促狂潮席捲而來,促銷活動應接不暇,優惠活動鋪天蓋地,而騙子們也開始蠢蠢欲動、趁「火」打劫,五花八門的優惠後面暗藏不少陷阱。而高校學生是網購的「主力軍」,習慣通過網絡購物的他們,往往也是「6.18」衍生詐騙的目標群體。日前,九龍坡區公安分局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