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加征關稅,多方批駁

2024年05月16日09:41:02 國際 2550

美對華加征關稅,多方批駁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1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時宣布將對華加征關稅。(視覺中國)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馮亞仁 本報記者 趙覺珵 本報特約記者 甄 翔 柳 直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頻繁對華施加單邊制裁,濫用301關稅,近乎瘋狂地打壓中國的正常經貿科技活動。這是當今世界上最典型的霸道霸凌!說明美國一些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單極霸權,已經到了失去理智的程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5日回應相關提問時這樣說道。美國14日發佈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等產品加征關稅。消息傳出,拜登政府此舉持續受到多方批評。據美媒報道,美國民眾擔憂,加征關稅的最終代價恐怕會由美國消費者承擔。此外,拜登政府一直將氣候變化議題作為政治議程的核心,輿論普遍認為,美加征對華關稅將無助於自身產業的繁榮,更不利於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美媒分析稱,拜登的最新「轉向」暴露了當前美國貿易政策的一個核心動態,即兩黨領導人競相強硬對華豎起貿易壁壘,以在11月大選前爭取更多選票。美國《華爾街日報》警告稱,拜登及其前任特朗普之間已然挑起的「關稅競標戰」,「對任何人都不會有好結果」。

歐洲反對貿易戰

拜登14日中午在白宮發表講話時稱,不會讓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湧入美國市場,使美國汽車製造商無法「公平競爭」。「電動汽車的未來將由工會工人在美國製造,我會通過遵守國際貿易法來做到這一點。」拜登稱,「我們在世界各地的夥伴也在進行類似的考慮。他們也希望電動汽車的供應鏈,不會受到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支配。」

「德國和瑞典對向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態度冷淡」,據法新社14日報道,瑞典首相剋里斯特松當天在與到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會談後表示:「就(加征)關稅而言,我們一致認為,破壞全球貿易是一個壞主意。」克里斯特松表示:「你不應該天真——採購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中斷,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要求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但一場更廣泛的貿易戰會讓我們互相封鎖對方的產品,這不是德國和瑞典等工業國家應走的道路。」

14日,就在拜登政府宣布對華加征關稅後不久,美財政部長耶倫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採訪時聲稱,加征關稅將保護美國企業和工人,不會造成美國物價上漲。耶倫還宣稱,希望中國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回應。

不過,pbs主持人在採訪中發出犀利拷問:「中國電動汽車的價格更便宜,如果更多(美國)人購買,不是對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大有幫助嗎?」「這(對華加征關稅)不是與拜登總統應對氣候變化的大目標背道而馳嗎?」耶倫選擇含糊其辭,將焦點轉移至美國發展電動汽車產業的政策宣傳上去,大談《兩黨基礎設施法》這類保護主義政策對美國消費者的所謂「好處」,聲稱隨着美國企業在電動汽車生產上不斷積累經驗,其價格也會逐漸下降。美國科技網站「連線」評論稱,美國政府的關稅決定折射出一個不幸的悖論:美方一方面希望發展可持續能源,另一方面又在阻滯自身從一個可持續能源發展得很好的國家進口。

王毅15日在北京同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舉行第五次中巴外長戰略對話後共同會見記者時就相關提問表示,美方不擇手段打壓中國,並不能證明美國的強大,反而暴露出美方已喪失自信,亂了方寸;並不能解決美國自身存在的問題,反而會對國際產供鏈的正常運轉造成進一步破壞;並不能因此阻止中國的發展振興,反而會激發14億中國人民更加奮發圖強。

美國消費者承擔了加征對華關稅92%的成本

「歡迎來到全球綠色貿易戰的薩拉熱窩事件。」借口所謂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拜登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等商品加征關稅,《華爾街日報》14日在社論中稱,此舉肯定會擾亂美國企業供應鏈,提高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成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稱,據穆迪公司推算,美國消費者承擔了加征對華關稅92%的成本,美國家庭每年增加開支1300美元。《日本經濟新聞》15日稱,由於美國國內幾乎沒有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銷售,因此美方追加關稅的依據並不明確。按照wto的規則,如果像這次一樣以「抵消措施」徵收額外關稅,就有必要證明國內產業受到實質性的損害。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14日發表聲明強調,維持特朗普時期關稅並額外徵稅,「最終會使美國企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力更加難以維持,導致美國就業機會減少。在通脹壓力持續的背景下,這也會拉高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美國零售業領袖協會負責國際貿易的副總裁布萊克·哈登說:「廣泛徵收關稅不具有戰略意義,將阻礙美國經濟增長。」他認為,這最終將「對設法參與全球競爭的美國企業造成阻礙,並對美國工人的工資產生負面影響」。

美聯社稱,同為民主黨人的科羅拉多州州長賈里德·波利斯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對太陽能電池和其他產品徵收關稅「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是個可怕的消息,對清潔能源來說是個重大挫折」。他寫道:「關稅是向美國人直接徵收的累退稅,這次增稅將打擊每個家庭。」報道稱,所謂累退稅,即越富有,稅收壓力越小。報道稱,科羅拉多州有超過6.4萬人從事清潔能源行業。

美國mcm控股集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孟德士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將關稅作為保護主義手段並製造貿易衝突不是美中關係的正確道路。歷史已證明,懲罰性關稅最終不會起作用。孟德士說,這種行為只會讓美國消費者支付更多且繁重的進口關稅,從而加劇通貨膨脹。「白宮的決定將導致中國針鋒相對的回應和更激烈的貿易衝突。」

「通往保護主義深淵的競賽」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曾利用301條款,於2018年對價值數千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懲罰性關稅。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當地時間14日在紐約出席「封口費」案庭審,他在法庭外接受記者採訪時聲稱:「他們(拜登政府)還必須對其他類型的汽車採取這種措施,他們必須對很多其他商品採取這種措施。」此外,特朗普還批評拜登沒有更早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採取更多行動。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言人華春瑩15日在社交平台x上發佈了一張拜登就加征關稅言論前後矛盾的對比圖,並配文稱,「2019年關於關稅的一課」。2019年6月,拜登曾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文,對特朗普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舉動進行了抨擊:「特朗普連最基本的道理都沒有搞明白。他認為,(此舉)是在讓中國為關稅埋單。但任何一個經濟學系新生都會告訴你:是美國人在為此埋單。塔吉特百貨(美國知名零售商)的收銀員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比特朗普更懂經濟。」而拜登於2024年5月14日發文稱,「我剛剛宣布對中國製造的商品徵收一系列關稅:鋼鐵和鋁25%,半導體50%,電動汽車100%,光伏電池50%。中國決心主導這些行業,我決心確保美國在這些方面領先於世界。」

《紐約時報》稱,拜登此前承諾至少廢除特朗普時期的部分關稅,但他現在呼籲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以吸引中西部及其他地區的搖擺選民,拒絕把任何地盤讓給競爭對手。這些措施還反映出,當初特朗普無視共識與中國展開的貿易對抗,正成為拜登的政策基礎,同時他還把焦點放在對美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上,比如清潔能源和半導體。

美國智庫凱托學會研究員帕卡德14日撰文稱,拜登政府的新關稅政策「糟糕」,再一次將自身政治目的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是與其競選對手特朗普進行的一場「通往保護主義深淵的競賽」。《華爾街日報》日前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2024年大選競爭最激烈的7個搖擺州中,特朗普在6個州領先於拜登,原因是選民普遍對國家經濟不滿,對拜登的能力和工作表現也深表懷疑。▲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