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意去年退出新絲綢之路,現在對華髮起魅力攻勢

2024年04月21日10:05:10 國際 1986

「梅洛尼為何突然宣稱與中國有親密關係,」德國《商報》4月20日稱,2023年,意大利右翼政府首腦宣布退出中國基礎設施項目。 現在,她卻正在向中國發起魅力攻勢,甚至正在單方面嘗試「馬可波羅之路」。意大利希望向中國大市場出售更多的時裝、葡萄酒、豪華汽車等「意大利製造」,吸引中國企業的投資和大批中國遊客。

德媒:意去年退出新絲綢之路,現在對華髮起魅力攻勢 - 天天要聞

意大利總理

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

來自威尼斯的圖像在象徵力量方面幾乎無法超越:意大利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塔亞尼直接在瀉湖城市最大的運河大運河上歡迎來自中國的客人,背景是木製遊艇駛過。中方代表來到威尼斯參加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紀念活動。

馬可·波羅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貿易世家,因他的中國遊記而聞名於世。 塔亞尼解釋說,這位商人是「與旅遊和知識相關的外交先驅」,也是「意大利和中國之間對話」的主角。

引用歷史是為了表明中國和意大利有着悠久的共同歷史。 這是一個可以用來鼓勵外交轉變的故事。 中意關係近期陷入低谷,如今經濟合作新時代即將開啟。

德媒:意去年退出新絲綢之路,現在對華髮起魅力攻勢 - 天天要聞

《商報》報道

去年投資中國高達130億歐元

意大利是七國集團國家中唯一正式加入中國倡導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新絲綢之路」的國家。 當時,梅洛尼的左翼前任朱塞佩·孔特2019年在羅馬舉行了盛大的儀式。 意大利本應成為該項目在歐洲的橋頭堡。

但是,右翼總理喬治亞·梅洛尼上任後,於去年底宣布退出絲綢之路倡議。理由是,「新絲綢之路」從未給羅馬帶來預期的效果。不過,背後被指有西方合作夥伴,特別是美國施加巨大壓力,要求取消該項目,以減少對中國所謂的依賴。

德媒:意去年退出新絲綢之路,現在對華髮起魅力攻勢 - 天天要聞

中意雙方會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意大利對華投資額增至130億歐元,其中最大的推動者是半導體製造商意法半導體和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 這說明意大利確實不想減少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另一方面,中國在意大利的投資已降至49億歐元。

中國投資減少源於意大利政府對中企的限制政策:意大利政府近年來多次使用「黃金否決權」來阻止中國投資者投資國內企業,特別是關鍵基礎設施,但也包括了阻止卡車製造商依維柯或輪胎製造商倍耐力被中企收購。不過,外交部長塔亞尼現在解釋說,意大利對中國投資持開放態度,前提是中國投資不轉移生產「而是促進增長」。

德媒:意去年退出新絲綢之路,現在對華髮起魅力攻勢 - 天天要聞

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

意大利出口中國創新高

目前,美國及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針對中國的所謂的「去風險」正在影響整個歐洲。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最近的中國之行,淡化了「去風險」的話題,令美國及德國國內一些政客不滿。他們希望擺脫所謂的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免受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的影響,實際上是採取「保護主義」。

美國最近一直歪曲事實,稱中國「產能過剩」湧入歐洲,例如在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風能等,並正在對中國企業進行調查。 另一方面,中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銷售市場之一,西方企業又離不開中國,並作為烏克蘭和加沙戰爭等全球麻煩地區的政治談判者。

德媒:意去年退出新絲綢之路,現在對華髮起魅力攻勢 - 天天要聞

中國船隻在意大利港口

在不再走「新絲綢之路」後,意大利現在發現,沒有中國大市場和中國投資,意大利經濟就不可能在歐洲乃至國際出人頭地。所以,意大利現在嘗試「馬可波羅之路」。 即使沒有正式協議,意大利政府也希望中國繼續成為亞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並希望意大利的出口繼續增加。比如機械、紡織品和服裝、化學物質及產品、汽車、醫藥產品等。

意大利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額近期約為670億歐元。 中國是繼德國之後意大利進口最多的國家。 意大利向中國出口商品192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在「意大利製造」排名中位列第九。 排名第一的是德國、美國和法國;除此之外只有意大利進入前十名。 無論是時裝、葡萄酒還是豪華汽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購買意大利產品。

德媒:意去年退出新絲綢之路,現在對華髮起魅力攻勢 - 天天要聞

意大利希望吸引中國車企投資

梅洛尼今年訪問中國

意大利外交部長塔亞尼在威尼斯明確表示,「我們在中國城市看到了人們對『意大利製造』的高度讚賞。」不過,《商報》披露,塔亞尼本人在中國問題上總是走得很謹慎:周三,他在卡普里島接待了七國集團的同事,並與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簽署了一項打擊虛假信息的協議。意大利有意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保持平衡。

德媒:意去年退出新絲綢之路,現在對華髮起魅力攻勢 - 天天要聞

中國遊客在意大利

再看看梅洛尼的旅行安排,就知道與中國的接觸對意大利來說有多麼重要:她想今年出發去北京,可能是在歐洲大選之後。意大利總統塞爾吉奧·馬塔雷拉也計劃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顯然,意大利意識到,促進與中國的技術和經驗交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兩國在數字化、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的意向很高。意大利和中國都需對方的投資開放,為兩國企業帶來「巨大機遇」。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中央組織部決定:央企領導班子成員調整 - 天天要聞

中央組織部決定:央企領導班子成員調整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峽集團」)網站發佈三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任職消息顯示,近日,三峽集團黨組召開會議,通報了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王殿常同志任三峽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的決定。王殿常公開履歷顯示,王殿常,男,漢族,1973年2月生,
英國男子修車時下半身遭1.8噸寶馬撞擊,「兄弟」恐喪失功能 - 天天要聞

英國男子修車時下半身遭1.8噸寶馬撞擊,「兄弟」恐喪失功能

△監控畫面近日,英國曼徹斯特,49歲的汽車修理廠老闆卡爾·法拉爾在維修一輛寶馬SUV時,車輛突然從斜坡滑落,導致其下體遭受嚴重擠壓創傷。當時法拉爾將客戶車輛停放在維修斜坡上,並拉上手剎。然而這輛重達1.8噸的寶馬X5突然失控滑落。「我聽到車輛滑動的聲音,轉身時已經來不及躲避。」法拉爾回憶道,「我愚蠢地試圖用身...
廣東一地教育局原局長,被查! - 天天要聞

廣東一地教育局原局長,被查!

汕頭市濠江區教育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邱國球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濠江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邱國球資料圖來源:汕頭紀檢監察...
「中方不得不採取對等限制措施」 - 天天要聞

「中方不得不採取對等限制措施」

來源: 商務部網站 財政部網站商務部:歐盟一意孤行,中方對等限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對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採取相關措施答記者問問:我們注意到,歐委會近期出台措施,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參與其醫療器械公共採購。中方於7月6日發佈通知,決定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採取相關措施。請...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成立! - 天天要聞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成立!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成立「美國黨」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當地時間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消息:「今天,『美國黨』的成立還給你們自由。」馬斯克是在對他4日所發一條貼文的回復中作出上述表述的。「支持和反對比例為2:1,表明你們想要一個新政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