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2024年04月07日19:35:13 國際 1791

人骨當做商品來賣,你敢想像嗎?在印度就萌生了這麼一個奇葩產業,據說連政府也管不了。情況真的有這麼誇張?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自殺率奇高,演生離譜產業

關於印度人骨買賣這個問題,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印度自有國情在」。在此之前,我們先來講講印度人骨貿易的形成背景。

在印度,每年都有一些人因為債務過多,被人強行逼債,最終因忍受不住壓力而自殺。光是印度農民,每年就有3萬人死於自殺。

至於小商販、手工業者、流浪漢、絕望主婦等,也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步入了自殺行列。正因如此,所以印度是全球自殺率最高的一個國家。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比如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裏面,就闡述了這個事實。裏面兩個大學生,因為對未來失去希望,一個跳樓,一個上吊。

總之,在印度,自殺已經成為了年輕人和中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

那印度每年死這麼多人,都是如何處理的呢?

其實印度人都有自己的特殊處理渠道。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印度除了自殺率全球第一,它還是全球器官移植供應大國。每年印度都會把境內死者的有用器官,全部出口海外。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在此期間,這些器官販賣商會低價從死者家屬那裡收購器官,然後高價賣給海外客戶。一番交易下來,往往可以賺取幾十倍的利潤。

有些商人,為了能把「商品」賣出最高價,甚至還採用活體運輸。

啥叫活體運輸?就是在那人瀕死之際,以最快速度將其送到客戶那裡去,把他身上的器官摘下以後,幾分鐘就死了。主打的就是一個新鮮。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當然,在光怪陸離的印度,除了器官買賣以外,還發育出了一個人骨產業。跟器官買賣相比,人骨產業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

印度人骨貿易的「貨源」

2001年,加爾各答的衛生部門,曾接到一個投訴電話。投訴人表示,在當地的墓地和停屍房之間,有個破落廠房,裏面每天都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接到投訴以後,衛生部門趕緊派工作人員過去查看。這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他們發現在廠房裏面堆滿了人骨,有些人骨還用不明液體泡在玻璃缸中,看起來特別瘮人。

此外,在廠房外的空地處,還有整整5卡車的人骨。這些人骨已經打包完畢,準備發貨。至於買家的話,則來自全球各地,尤其以歐美居多。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像這些人骨的來源,剛才也提到過,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那些自殺者的身上。此外,還有像病死的、意外死亡的,都有可能成為人骨工廠的原材料。

根據印度有關部門的調查,那些人骨販子,往往會僱人去恆河里撈屍體。畢竟許多印度人都會把死者的屍體扔進恆河裡,以便於讓逝者得到往生。在這種情況下,撈屍人的業務就越來越廣泛了。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除了去河裡撈屍以外,有些人骨販子,還會去村裡進貨。

因為貧窮的緣故,印度農村的一些人,因為付不起安葬費或火葬費,所以無法給逝者下葬。

現在人骨販子剛好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他們會給逝者家屬一筆錢,然後幫人家收屍,就跟前面提到的器官販子一樣。當這一套業務做的爐火純青以後,人骨販子的原材料就不用愁了。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問了,印度人對屍體的處理就這麼草率嗎?

有一說一,確實就這麼草率。以前印度農村如果死了人,家屬可以隨意處理。有些家屬就會在村裡擺個火垛,然後把屍體放在上面燒。一邊燒,一邊吃席,以送逝者最後一程。

這時候可能很多小夥伴又有疑問了,印度人做這些難道不害怕嗎?

其實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圍觀燒屍體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兒。因為這樣就能吸取逝者的靈魂,讓自己活的更長久。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圍觀人數也就越來越多了。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印度出口的人骨幹啥?

在印度,人骨貿易究竟有多誇張?除了去農村收屍以外,有些人骨販子還會跟火葬廠的人串通一氣,在那裡對屍體進行「進貨」。

往往屍體被燒一半的時候,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就會把他給拖出來,然後拼拼湊湊,這樣又形成一具完整的骨架了。

更有甚者,某些喪心病狂的人骨販子,還會僱人去獵殺流浪漢,或者鄉村留守兒童,以補充貨源。也正因如此,所以印度每年的失蹤人口才這麼多。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比如在1985年的時候,印度海關就在某個集裝箱里,發現了1500具兒童骨骼。可見,印度的某些商人,早已把人性忘得一乾二淨。

說到這裡可能又有人會問了,這些打包出售的人骨,究竟都去了哪裡?難道在這個世界上,真有人會花大價錢買人骨?

其實人骨的作用多了去了。像那些醫院和醫學院,都需要真實的人骨作為醫學標本,這樣就能對人體骨骼進行一個更清晰的認知了。尤其是一具完整的人體骨骼,堪稱醫學院的鎮院之寶。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當然了,由於各大單位都推崇真實人骨,所以這些骨骼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一般來講,一具完整的人骨,價格可以賣到2000-3000美元不等,貴的可能還得上萬美元。

除了用作標本以外,像一些藝術家,還會把人骨做成飾品,用來售賣。

比如某國外小伙,就開了一個名叫JonsBones的人骨網店。他每天都會利用tiktok直播帶貨,全職賣骨頭。這些骨頭包括人的頭蓋骨、肋骨趾骨等,應有盡有,價格從10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廠!在貧窮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麼地步? - 天天要聞

如果買家有額外需求的話,他還能對人骨進行雕刻、繪畫和噴漆。總之,只要你能提供他們想要的產品,錢根本不是問題。

從以上的介紹中也能看出,「貧窮」才是萬惡之源,真正把人變成鬼的,無非就是一個「窮」字。

可見,什麼樣的土壤,就滋生出什麼樣的慘狀。無論印度人怎樣掙扎,最終都逃離不了這個殘酷的環境。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歐盟反補貼稅堵得住中國車嗎? - 天天要聞

歐盟反補貼稅堵得住中國車嗎?

一些車企將加快本地建廠,一些車企將退出歐盟市場文|顧翎羽編輯|尹路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佈公告稱,如無法與中方達成解決方案,將從2024年7月4日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該公告稱,對抽樣的三家企業——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分別徵收17.4%、20%和38.1%的反補貼稅;對參與調查但未被抽樣的...
汴梁審判|發錯種子,紅瓤西瓜變黃瓤,咋賠償瓜農? - 天天要聞

汴梁審判|發錯種子,紅瓤西瓜變黃瓤,咋賠償瓜農?

西瓜是人們夏季解暑的一種必備水果,隨着氣溫的不斷升高,夏日炎炎,本該是西瓜銷售的旺季,可瓜農老李卻犯了難,眼瞅着地里的西瓜一天比一天爛的多,承諾收瓜的小孔也不再到瓜地來收瓜了,心急如焚的老李無奈到法院尋求解決。
【八五普法進行時】網貸刷流水可能涉嫌幫信罪! - 天天要聞

【八五普法進行時】網貸刷流水可能涉嫌幫信罪!

看到「無抵押、免擔保、當天放貸」的短訊後,為提高銀行卡流水,將銀行卡交由對方使用,沒想到卻被犯罪分子利用,近日,肅南縣檢察院就辦理了這樣一起案件,被告人曾某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緩刑一年八個月,並處罰金3000元。
酒泉金塔:以數字賦能司法辦案 開啟輕罪治理新模式 - 天天要聞

酒泉金塔:以數字賦能司法辦案 開啟輕罪治理新模式

為深入推進數字檢察戰略,推動主動創穩工作提質增效,實現執法司法工作與社會治理互融互促,近日,金塔縣檢察院正式上線運行「金檢慧公益監管平台」,開啟「不起訴+社會公益服務+數字化監管」輕罪治理新模式。
女市長落馬始末:注重保養 包養十幾名「小鮮肉」  女婿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女市長落馬始末:注重保養 包養十幾名「小鮮肉」 女婿也在其中

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現實生活中,很多官員都忘記了為民做主,兩袖清風的美好品質,這些官員的眼睛只看得到金錢和權利。我國廣東省曾有一位女市長名叫李啟紅,這位女性官員既貪財又好色,包養了十幾個情夫,其中有一位居然還是自己的女婿。
中國女遊客在泰國被性侵!監控畫面曝光!男子為慣犯,不少於5人受害 - 天天要聞

中國女遊客在泰國被性侵!監控畫面曝光!男子為慣犯,不少於5人受害

據《曼谷郵報》6月12日報道,一名泰國男子因涉嫌偽裝成摩的司機性侵一名中國女性遊客而被捕。警方透露這名男子是慣犯,他穿着橙色的摩的司機背心,偽裝成摩的司機,每晚都會尋找那些喝醉的女性下手。警方稱,案發當天,受害女子在酒吧喝醉後在曼谷鬧市區通過某網約車平台叫車,嫌犯冒充摩的司機接走受害女子,將女子帶至旅...
韓國火雞面被指會辣到人中毒,丹麥衛生部要求緊急下架 - 天天要聞

韓國火雞面被指會辣到人中毒,丹麥衛生部要求緊急下架

6月11日,丹麥獸醫與食品監管局(Fødevarestyrelsen)發出通告,要求緊急召回韓國三養食品生產的三款暢銷火雞面,原因是這三款火雞面含有過高的辣椒素,存在讓人辣到中毒的健康風險。據丹麥獸醫與食品監管局公告,涉事的三款火雞面包括三
確保健康安全是前提 巴黎奧運會迎高溫挑戰 - 天天要聞

確保健康安全是前提 巴黎奧運會迎高溫挑戰

今年北半球的夏天,或將接受極端高溫的考驗,對於將要舉辦奧運會的法國巴黎來說,高溫更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據法國氣象部門的預測,法國今夏的氣溫將高於正常水平。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將有10500名運動員和30萬名觀眾抵達巴黎,應對炎熱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