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未成年犯罪,需要法里法外共同發力 | 新京報社論

2024年04月04日17:52:42 國際 6228

治理未成年犯罪,需要法里法外共同發力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對校園霸凌動真格,需要法里法外都真正硬起來。圖/ic photo

邯鄲初中生遇害案,持續受到輿論高度關注。目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全社會都在等待處罰結果。

與此同時,一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被曝光,如廣東陽山縣一名13歲男孩性侵8歲女童等。其中一些案件並非發生於近期,卻都因邯鄲初中生遇害案而被重新聚焦:施暴者均是未成年人,人們關心他們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懲罰和矯治。

3月1日,最高檢就通報表示,近年來,從全國總體情況看,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上升趨勢。這一沉重現實,也凸顯了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緊迫性。

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工程。無論是相關法律法規,負有教育管教職責的家長、學校,以及營造成長環境的社會,都需要對校園霸凌動真格,法里法外都真正硬起來。

在最高檢這次通報中,還有這樣的表態:檢察機關堅持依法懲戒和教育挽救相結合,對涉罪未成年人寬容不縱容。「寬容不縱容」,其實也是如今社會整體的態度,但如何實現依然需要深入探討。

人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法律。從事實上看,即便法律有對未成年人從寬、慎行的大原則,但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已開始趨向嚴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經將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由14周歲降至12周歲。

而邯鄲發生的案件,由於涉案未成年人均超過了12歲,由此也被寄予了刑事責任年齡下調後「首案」的期待。當此之際,法律該如何「硬」起來,亦需司法機關慎重考慮。

矯治教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各項社會機制,也應加速建立。比如,2021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出了專門教育、矯治教育等內容,並明確了包括政府、學校、家庭等主體在預防犯罪教育、干預等方面的責任。

但現實中,很多矯治機構和規章流程並沒有完整建立。比如,在廣東陽山的性侵案里,13歲男孩距離事發不到一個月又回校繼續上課,後來在輿論的關注下才被送至專門學校進行訓誡教育。

這事實上說明,對罪錯少年如何矯治,當地並無具體、清晰的操作模式,因此表現出某種隨意性。相信這並非孤例。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施行已近三年,但無論是相關機制抑或各項措施,仍有待完善。

此外,學校教育同樣要把防止霸凌擺到重要位置。在邯鄲初中生遇害案中,當事學校曾表示未發現校園霸凌,這可能是一種失察。現實中不斷曝光的案例也顯示,不少校園霸凌都遊離於學校視野之外,都沒能及時干預。

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門就曾印發《關於防止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明確各地要建立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時報告制度。到今天,各地也該探討如何迅速激活這項規定了,將校園霸凌當作教育的頭等大事來重視,對可能的暴力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

作為監護人的父母,依法對未成年人負有撫養、教育、管理責任,因孩子給他人造成損害的,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應當是為人父母者關心的首要問題。

因為未成年人的特殊狀態——年齡尚幼、無完全行為能力,也讓處理未成年人犯罪格外棘手和複雜:他們需要嚴懲,也需要拯救;需要打擊,也需要教育。正因為如此,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也對法律、社會、學校、家庭等各個單元的協調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期的一系列涉未成年人案件發人深省,社會需要正視這一嚴肅議題,並深入討論系統性解決方案。法律如何適用、社會機制如何建立、校園常態化摸排如何實現、家庭如何進行管教等,都應當逐一明確、嚴格起來,法里法外都硬起來,方能共同發力,遏止未成年人犯罪。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付春愔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軍事故頻發引發信任危機 - 天天要聞

美軍事故頻發引發信任危機

來源:中國國防報·中國軍號■劉磊娜4月下旬,美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在亞太地區巡航。近期,外媒接連披露美軍多個領域負面消息,既有戰鬥機質量堪憂,也有貪腐醜聞衝擊,其外溢效應帶來的影響短期內恐難消除。戰鬥機事故頻發。5月上旬,美軍1架F-22戰鬥機在公開表演時因起落架故障發生事故,這是美軍F-22戰鬥機近兩個月...
拜登兒子被判重罪!81歲總統取消工作安排,飛回老家送上擁抱 - 天天要聞

拜登兒子被判重罪!81歲總統取消工作安排,飛回老家送上擁抱

當地時間6月11日,亨特·拜登拉着繼母吉爾·拜登的手,走出了位於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的「J·凱萊布·博格斯聯邦法院大樓」。儘管美國第一公子的臉上掛着笑容,但內心顯然是失落的,就在十幾分鐘前,他被宣判犯有重罪,成為了美國歷史上首位被定罪的總統子女。據報道稱,亨特的三項重罪罪名全部成立,包括虛假陳述(槍支銷售)...
見證美國歷史+1!美國總統拜登之子被判有罪 面臨最高25年監禁 - 天天要聞

見證美國歷史+1!美國總統拜登之子被判有罪 面臨最高25年監禁

財聯社6月12日訊(編輯 史正丞)當地時間周二,美國特拉華州的一個聯邦法院陪審團做出裁決:美國總統喬·拜登之子亨特·拜登,被控犯下的3項重罪全部成立,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在職總統的子女被裁定有罪的情況。僅僅三周前,特朗普剛剛因為「艷星封口費」案,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裁定觸犯刑法的前總統。鑒於拜登...
俄核風暴來襲,立陶宛芬蘭成北約防禦關鍵 - 天天要聞

俄核風暴來襲,立陶宛芬蘭成北約防禦關鍵

俄核風暴來襲,立陶宛芬蘭成北約防禦關鍵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舞台上,一場突如其來的俄核風暴無疑掀起了軒然大波。當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於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緊張關係時,立陶宛和芬蘭這兩個國家意外地成為了這場風暴中的關鍵角色。
智利中部洪水泛濫 超300人受困 - 天天要聞

智利中部洪水泛濫 超300人受困

根據智利電力和燃料監管局 (SEC) 發佈的最新報告,截至當地時間6月11日9時4分,洪水泛濫已經造成智利中部的比奧比奧大區多個市鎮約2.4萬用戶斷電,有14個社區的學校已經停課。當地時間6月10日,智利比奧比奧大區阿勞科市轄區遭遇強降雨,導致皮奇洛河洪水泛濫並外溢,多個村鎮被淹,520多棟房屋受損,其中包括因山體滑坡被...
高州稅務:凝聚「家」力量,奏響清風曲 - 天天要聞

高州稅務:凝聚「家」力量,奏響清風曲

實地參觀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座談交流家風建設心得、送廉潔家書、開展集體提醒談話……近日,高州市稅務局組織幹部及紀檢幹部配偶開展廉潔家風建設活動,「大家」與「小家」共同攜手,一起建設和傳承廉潔好家風,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馬克龍最新發聲:無論議會選舉結果如何,都不會辭職!法國迎來股債雙殺!德媒:提前大選將衝擊法國經濟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最新發聲:無論議會選舉結果如何,都不會辭職!法國迎來股債雙殺!德媒:提前大選將衝擊法國經濟

每經編輯:張錦河據參考消息援引俄羅斯衛星社6月11日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費加羅報》採訪時表示,無論提前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結果如何,他都不會辭職。據報道,《費加羅報》記者問到,如果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贏得國民議會選舉,它是否會要求總統辭職。馬克龍回答稱:「憲法不是國民聯盟制定的。無論選舉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