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象微視
編輯|大象微視
2011年,中國籍的年輕人劉強在一次激烈的行動中引起了全球的轟動——他放火燒了日本的靖國神社。
在這之後劉強逃到了韓國,人們本以為他是跑去韓國躲藏嘞,但是在那裡他做出了一個更大膽的舉動——放火燒毀了日本駐韓大使館。
他的這次行為,再加上之前的行為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更大關注,可是當劉強回國後,他卻面臨著來自單位的開除。
單位為什麼會把他開除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的他又是怎樣了呢?
01
火燒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是日本的一個神社,供奉有多位二戰期間的戰犯,被視為軍國主義和侵略歷史的象徵。
2011年12月26日,一個平靜的夜晚,日本的靖國神社被一場驚心動魄的火災所籠罩,這場火災不僅僅是一場意外,更是一場引起全球關注的事件的開端。
一個名叫劉強的中國青年在日本做出了一件令人震驚的大事,那天凌晨,夜色籠罩着靖國神社,寂靜的街道上只有安保人員巡邏的身影。
劉強靈巧的躲過了安保人員,悄悄地潛入了靖國神社的內部,他深知一舉一動都關乎生死,於是小心翼翼地從背包里取出事先準備好的汽油罐,一路倒着汽油,務求每一滴都能灑落在應該的地方。
當一切就緒,他點燃了汽油,頓時火光四起,將整座神社映照得通紅,火焰熊熊,照亮了整個夜空,靖國神社的建築被燒得面目全非。
日本的安保人員被煙霧和火光驚呆了,他們守護着這座神社,卻未曾料到有人能夠如此輕易地闖入,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火焰肆虐,無能為力。
劉強趁着混亂逃離了現場,他的心情如同烈火一般燃燒,勝利的喜悅和危險的緊張交織在一起。然而,他知道這只是一場開始,他的旅程並未結束。
他通過之前一系列精心策劃的轉車和飛行,順利飛往了韓國。
02
這麼做背後的原因
劉強出生在一個家族光榮的家庭,他的爺爺是抗日戰爭的一名英勇軍人,曾經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英勇獻身,而他的外婆是一個韓國人,不僅如此她還是個慰安婦,她經歷了戰爭的磨難和折磨,飽受着肉體和精神上的傷害。
這樣特殊的家庭背景讓劉強從小就對日本侵略者的行徑深感憤慨和仇恨。
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劉強從外婆那裡聽到了許多關於日本侵略時期的殘暴行為,這讓他對實施暴行的日本人感到深深的反感。
但是在平時他對大部分日本民眾持平常心,認為真正應該受到譴責的是那些企圖掩蓋歷史真相的人。
2011年日本發生地震後,劉強持有心理輔導的證書,他在一番思考後還是決定前往日本,為受災的日本民眾提供心理支持。
然而,他卻發現許多日本人竟還對曾經的侵略行為感到自豪。
事情導火索是在2011年12月,韓國總統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道歉,但日本政府卻拒絕道歉,並且還有日本官員不管不顧還進行了參拜,這讓劉強感到義憤填膺。
面對這一切,劉強決定通過燒毀靖國神社來表達他的憤怒和抗議,他認為日本應該正視歷史,承認並道歉過去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和歪曲事實,慰安婦和戰爭受害者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賠償。
因此,2011年12月26日深夜,劉強潛入靖國神社,一把火燒了它。
03
火燒日本駐韓大使館
在靖國神社遭到縱火後,日本國內掀起了巨大的風波,右翼勢力對此事憤怒異常,他們誓言要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但是一開始他們並不知曉真兇是誰,只是憑空猜測可能是中國或韓國的人所為,卻缺乏確鑿證據。
幾天來,日本右翼勢力一直在茫然不知所措之中,他們激憤的情緒和對事件的憤怒,使他們更加渴望找到真兇。
就在他們陷入「困境」之時,一個名叫劉強的中國青年站出來,主動承認自己就是縱火事件的幕後黑手。
這個消息一下子就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人們對於劉強的膽量和勇氣感到震驚,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他是在說假話——一個犯下如此大案的罪犯,竟然主動站出來承認罪行,這在犯罪史上實屬罕見。
可能是為了讓他們相信?2012年1月,劉強再次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這一次他的目標是日本駐韓大使館,他放火的行為再次震驚了全世界。
但不同的是,這一次劉強沒有選擇逃離,而是直接留在了現場等待被抓。
當韓國警方趕到現場,劉強就那樣堅定地站在那裡,而韓國警方也是抓捕了他。
04
韓法院:大義犯罪
劉強被警方逮捕後,韓國社會出現了極度複雜的情緒和反應,一些人認為他的行為是對日本軍國主義歷史的正義之舉,並且對他的行動表示支持和叫好,紛紛表示他這把火燒得好。他們認為劉強的行為是為了表達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的憤怒和抗議,是在為歷史正義發聲。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對劉強的行為表示擔憂,他們認為通過暴力行為解決問題是不負責任和不理智的,會帶來負面影響,這些人認為應該通過和平和理性的方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而不是通過暴力和破壞。
在這種複雜的社會氛圍下,韓國警方對待劉強的態度也變得猶豫和謹慎。
就這樣劉強在韓國街頭自由活動的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日本政府開始施加壓力,要求韓國將其引渡回日本接受法律制裁。
面對日本政府要求將劉強引渡回日本的壓力,韓國政府並沒有同意,這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在審判過程中,法院對劉強的行為進行了審慎的評估,他們認為劉強的行為雖然屬於犯罪,但其動機和情節並不惡劣,甚至可以說是出於對歷史正義的追求。
因此,法院判定劉強的行為屬於大義犯罪,性質並不惡劣,只需服刑十個月的有期徒刑。
劉強在監獄裏度過的日子並不算艱苦,相反,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監獄裏的生活相對平靜,他沒有遭受其他犯人的攻擊或欺凌,也沒有遭受嚴苛的懲罰,監獄裏的工作和生活雖然單調,但相對安穩。
十個月後,劉強如期出獄。但是在他出獄後,日本仍然試圖對他施加壓力,想要對他進行重罰,面對日本政府的壓力,中國政府要求將劉強送回國內。
最終,劉強安全地回到了中國。
05
慘遭開除、生活不順
當劉強回到國內,竟因離崗時間過長的理由而被單位開除。
被開除後,劉強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片迷茫和沮喪之中,曾經的工作是他生活的支柱,如今卻瞬間崩塌,他不知該何去何從。
他或許想不通,為什麼做了一件他認為正義的事情,卻換來了如此沉重的代價。
更令他心痛的是,妻子和孩子也離他而去,妻子認為劉強的行為雖是好的,但是有些過激了,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的負擔和不確定性,無法再繼續這段婚姻,想要離婚。
06
後來的他
經歷了這些事情後,劉強並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在他看來,他所做的一切並沒有錯,儘管有些行動顯得激進,但他堅信這是必要的。
這次經歷讓他明白到,未來的行動需要更加謹慎和緩和,但這並不意味着他會停止為自己的信念而奮鬥。
他深知,只有堅持不懈地追求正義,才能讓歷史的真相得到揭示,讓那些曾經受過傷害的人們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賠償。
因此,劉強決心繼續進行反日活動,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支持,讓更多人意識到日本侵略歷史的嚴重性,以及對罪行進行道歉和賠償的必要性。
劉強離開了上海,來到了廣州,開始了新的反日活動。
2014年,他在一張白紙上用毛筆字寫下了「日本謝罪賠償」,並在日本駐廣州領事館前進行展示。
人群圍觀,他站在那裡,筆墨飄灑間,觀眾們紛紛駐足,一些人認真聆聽,一些人用手機拍照記錄下這個瞬間。
一個星期後,他又來到同樣的地點,寫下了「還我河山」。這次,他解釋說,這只是在展示書法作品,進行文藝表演而已。
儘管他的活動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他的做法有些不妥,但劉強始終堅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
劉強的行動激勵了許多人,他們團結一心,努力爭取權益,希望日本能夠對歷史罪行進行道歉和賠償。
在民眾的持續努力下,終於在2015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本對韓國的「慰安婦」問題進行了道歉,並賠償了八百多萬美元。
當劉強得知這一消息時,他倍感鼓舞和振奮,他深信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沒有白費,正義終將得以伸張。
現如今的劉強在廣州加入了「琉球歷史研究會」,繼續進行反日活動,他深信着自己的使命,堅定地朝着目標前進,從不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