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群服務中心是黨聯繫服務群眾的主陣地,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中起着重要的實體支持作用。通過建設「共富工坊」促進群眾增收致富,是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一大舉措。近年來,省委聚焦打造新時代黨建高地、建設現代社區和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持續推進黨群服務中心和共富工坊建設提升。之江大地,全省2.85萬個黨群服務中心、8821家「共富工坊」努力架起黨群「連心橋」、織密民生「幸福網」、構築共富「加油站」。
「浙江黨建」微信公眾號將聚焦黨建陣地「年味」話題,生動展示全省各地歡樂祥和過春節的景象。今天是除夕,跟着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溫州市蒼南縣,看看那裡的迎新春活動吧。
臘月里,置年貨。前不久,溫州市蒼南縣錢庫鎮東西街廣場上舉辦了一場「媽媽的味道」巾幗村播大賽,推介的產品有藻溪豬油渣、金鄉炒米、埔坪鹵鵝等蒼南傳統年貨,吸引了眾多群眾趕往現場或進入直播間搶購。

「直播帶貨為工坊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農戶提供了一個銷路平台。特別是年底,這樣的活動既讓老百姓買到了實惠放心的年貨,又能讓周邊農戶賺個滿缽。大家都能過個幸福年了。」「紅立方直播·共富工坊」相關負責人說。
開展村播大賽只是蒼南縣共富工坊推出的第一道「年味」大餐。臨近年底,針對低收入、媽媽職工、農戶等不同群體的需求,蒼南縣各共富工坊火速行動,通過「一調研」(發放需求調查表給職工、農戶)、「二走訪」(與不同群體面對面接觸)、「三商議」(與所在村社、相關公益組織溝通交流),結合工坊自身的特色優勢,共制定品類豐富的「年味」菜單123張,已開展「群眾有需求、群眾能滿意」的走心、暖心、貼心服務226場,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拓寬了工坊的影響力。

靈溪鎮的「小於一·共富工坊」是一家專門吸納殘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靈活就業群體的來料加工式共富工坊。為了讓殘疾人、低收入群體過個溫暖快樂年,工坊早早就依託德潤嘉園的觀影室、閱讀區、體育活動室、康復室等功能區,引進文明在線等公益類社會組織,與蒼南縣人民醫院黨支部結對,開展上門貼對聯、免費拍全家福、健康體檢等志願活動,春節期間也安排了志願者輪班值守,提供觀影、康復理療、用藥諮詢等服務,實現服務全年不打烊。同時,常態化結對幫扶工坊內特殊家庭,開展上門慰問,已發放慰問品300餘份。

工坊「年味」套餐不僅在工坊內部遍地開花,更是「外送」到各個村社,如「為唐公肉燕·共富工坊」為所在村社的孤寡老人送上一份特色肉燕大禮包,「媽媽手·共富工坊」針對女性職工孩子打造「候鳥活動室」免費提供假期看管,「雪寧·共富工坊」邀請留蒼的外地職工吃年夜飯開聯歡會……
層出不窮的「年味」大餐,見證着蒼南共富工坊建設的良好成效。近年來,蒼南縣聚焦山區村集體經濟壯大難、村民就業難、產業發展難等問題,構建「1+18+N」組織架構,通過設置1個縣指導中心、18個鄉鎮服務中心、每個工坊配備一個駐坊團隊(紅色管家、金融共富專員、「三師」服務員),推行「黨建聯建、鄉鎮聯動、資源聯通」共富機制,累計建成「共富工坊」123家,助力村集體經濟年增收近600萬元,帶動農戶家門口就業3800餘人,其中專門面向低收入群體設置公益崗位800餘個,人均月增收2500餘元,實現精準「提低」。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鄉鎮、部門和社會組織為工坊提供更多的政策、資金、人才等保障,進一步激活工坊經濟效能和服務效能,讓富餘勞動力加快轉化為富裕動力。」蒼南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羅瑞斌 通訊員:徐甜甜
編輯:夏涵陽
責編:余建紅
編審:陳紅艷
主編:章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