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3日至26日,日本組成了一個180人的經濟團訪問中國。這也是中日關係緊張之際,日方再次派員來訪問,鑒於這次訪華團體聚焦於經濟,因此日方對這次訪問抱有了不少期待。
但在訪華結束後,日方卻表示,此次的訪問沒有獲得實質性的成果。參與此次訪華的中日經濟協會會長進藤孝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的訪華之行沒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大部分的問題也都需要之後再解決。
根據日方的表態,他們認為,這次的訪華,除了中方強調將會進一步改善外資企業的經營環境外,日本就沒有得到其他的實質性成果。
日本經濟界訪華團
按理來說,這個將近200人的經濟團體集體前來中國訪問,中方對其的態度也十分積極,接待的規格甚至很高了,為什麼日方還是認為此次訪問是「無實質成果」的?
其實清楚了日方對於此次訪華的訴求就能明白,這次訪華對於日本來說,不是毫無收穫,而是日本的一些無理要求中方沒有同意罷了,說白了就是日本原本想要空手套白狼,但沒得逞。
據悉,日本代表團在與中方舉行會議期間,向中方提出了3個大要求,其一就是希望能夠恢復日本公民免簽入境政策的政策。關於這一點,其實日方已經多次向中方提出過請求了。
而事情的根源還要追溯到全球疫情結束之際,當時中國調整了對外旅遊團體的出入境措施,這也讓不少以旅遊業為重的國家蠢蠢欲動。但日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對中國遊客採取歧視性措施。
日本機場
而就在中國遊客遭到日方的一系列不公對待後,中方就暫停了審發日本公民赴華的相關免簽政策。沒過多久,日本就嘗到了苦頭,多次請求中方恢復相關政策。
這次日方再次提出該請求,有部分原因也是這將有助於日本商業團體的合作與發展。但是,對於日方的這一請求,中方沒有給準話。
中方指出了,中日兩國人員的交流很重要,但是免簽需要按照對等原則來實施。說白了,日本想要享受中國的免簽,那日本也需要拿出誠意。
顯然,日本壓根就沒有誠意,只是想要從中國獲得好處。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沒能取得所謂的「實質性收穫」,那也是意料之中的。
日本水產
其次,日本希望中國能夠撤銷對日水產禁令。根據日媒的報道,日本經濟代表團向中方遞交了建議書,主要就是希望中方能夠恢復進口日本的水產品。
說起來,中國早在去年的8月24日就宣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水產,而這一天,也是日本核污水排海的開始,當時中方直言,這是全球海洋災難日。
至於中方對日水產的禁令,也是從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出發。說白了,日本的水產存在受到核污染的風險,自然需要嚴格對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如今日本還在推行核污水排海,但水產卻一直都賣不出去。現在找上中國,想讓中國購買「核食」,哪有這麼好的買賣?
《反間諜法》
所以,日本的第二個請求也沒能從中方這裡得到滿意的答覆,那也完全是因為日本自己的產品質量不過關,存在安全隱患,怨不得中國。
最後,日本的第三個要求則圍繞中國的《反間諜法》展開。在日方看來,中國《反間諜法》的執行是「缺乏透明度」的,日方希望能夠有更加細緻的說明,從而讓在華髮展的日企更加放心。
說的好聽,實際上就是日企擔心《反間諜法》會影響到其在華髮展。但是想,如果日企本身不存在問題,那為什麼需要對此擔心?說到底還是日本自己心裏有鬼。
對此,中方自然也是沒有答應。中國商務部早就強調了,只要是依法合規經營,那就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如今日方的這一請求,倒更像是不打自招。
中日關係
總得來看,對於日本經濟代表團的訪問,中方已經強調了,將會進一步改善外資企業的經營環境,這對於只想着從中國撈到好處的日本來說,已經是最大的收穫了。
至於日本其他三個訴求,只能說,日本還是先拿出足夠的誠意了,再來和中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