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被央媒猛批的「點贊在看轉發」,居然發展到了律師身上

2024年01月25日22:55:20 國際 1259

都說律師是自由職業者,可自由安排工作時間,可自由決定工作內容,沒有必要非要受人管理的必須完成某項工作任務,更不用參加某些評比考核。這樣的認識,吸引了不少青睞這種工作方式的人員,包括體制內的,投身到律師行業。

可是,這兩天,某地司法行政管理部門,通過管理律師事務所之便,硬性要求轄區內的所有律師對司法廳召開工作述職會文章進行攤派任務的「閱讀點贊轉發到朋友圈」的幾張內容截圖,在微信群里流傳到處都是。甚至有律師認為這是搞形象工程予以抵制,請求監察部門予以查處。

沒想到,被央媒猛批的「點贊在看轉發」,居然發展到了律師身上 - 天天要聞

沒想到,被央媒猛批的「點贊在看轉發」,居然發展到了律師身上 - 天天要聞

沒想到,被央媒猛批的「點贊在看轉發」,居然發展到了律師身上 - 天天要聞

以上截圖顯示,這分明是一個完整的從司法局通知到律師事務所通知到每個律師的任務下派過程,再到每個律師按要求完成「閱讀在看轉發」任務,再一一截圖證明完成由律師事務所統計上報到司法局的反饋任務完成過程。

如果說,讓某個人完成一篇文章的閱讀等任務也就罷了,這動輒組織幾萬名的律師「三連」任務的下派到統計反饋,需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任務下派的日期「1月19日」是周五,任務統計的日期「1月22日」是周一,這不是擺明了就是告訴這工作完成的期間是周末嗎?誰說律師不用加班?

沒想到,被央媒猛批的「點贊在看轉發」,居然發展到了律師身上 - 天天要聞

關於「為追求網絡評選排名,要求幹部集中投票、點贊、轉發」等「「指尖上的形式主義」,2023年12月,「人民網」曾經連發三篇文章予以評論批評。

「人民網」認為,數字時代,一些指尖上的事務給基層增添了不必要的負擔,形成了新的形式主義風氣,讓基層幹部苦不堪言。主要表現在,濫建平台、政務應用程序建設,動輒硬性要求每個人每天關注、在看、轉發;濫用政務事項,脫離工作實際的將非本職工作設成每天工作打卡簽到、積分排名、在線時長等必須完成內容;強制使用,強制推廣下載、定期登錄,將處處留痕作為考核評價、評比評選的依據;攤牌式考核要求,人為的加入不重實效的工作內容,還不惜成本和社會影響的要求每個人進行「套路式回復」……

如此這般,還打着各種工作內容考核辦法和指標的名義,就是「典型的不作為、亂作為,也是懶政、怠政的表現」。不考慮基層實際,搞層層加碼花樣翻新的打卡留痕,目的是為了規避自身責任;把群里「說了」等於「做了」,圖片「傳了」等於「幹了」,實質是不敢動真碰硬、撲下身子解決真問題;工作落實停留在「指尖上」,熱衷「轟轟烈烈走過場」、信奉「幹得好不如曬得好」那一套,這種懶政思維讓政策懸空、群眾利益受損......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飽受體制內詬病的形式主義,居然發展到了體制外。讓一個個自收自支、溫飽自行解決的律師,也參和到了這體制內的評比考核排名里。還顧忌不顧忌社會影響了?

2023年1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了《關於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是形式主義問題在數字化背景下的變異翻新,也是加重基層負擔的主要形式之一,亟需築牢思想堤壩、強化制度約束。

不得隨意攤派任務、索要材料,不得簡單以工作留痕代替實際工作成效評價,不得濫用政務應用程序、政務公眾賬號的關注點贊、轉發評論功能,不得隨意要求下級和基層單位通過政務應用程序、工作群組上傳不必要的截圖或視頻,不得隨意攤派任務、索要材料……這些都是明令禁止的,要將「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問題納入群眾監督範圍,壓實主體責任,夯實屬地責任,落實監督責任。

同時,也應該看到,「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之所以到了發文明確予以禁止的程度,說明情況的形成及發展,已經不是一個兩個地區,一個兩個部門這麼簡單,而是已經被納入了上下級之間的管理內容之中,按入了不同地區之間排名評比之中。已經不是哪個人、哪個部門想不想如此,能不能制止的問題了。

包括那些任務部署的人、那些任務下派的人、那些完成任務的人......大家都知道這麼做不對,這麼做是在搞形式主義。即便形成的「工作成果」再大,也都是一時而已,但還是都是在搞,而且以自己不這麼弄,別人也在這麼弄,自己反而會吃虧來寬慰自己、安撫他人、要求下級。

沒想到,被央媒猛批的「點贊在看轉發」,居然發展到了律師身上 - 天天要聞

以各類官媒發佈的文章為例,每年的年末歲初乃至每個季度每個月,不少部門都在熱衷搞什麼粉絲量、閱讀量等功能性的排名考核,而且張榜公布。擴大政務內容的影響力,調動政務單位創作優秀內容的初衷是好的,但一旦跟業務考核、評比排名等實際工作利益掛鈎,就會有人大搞弄虛作假、任務攤牌等等形式主義,最終背離了製作政務內容、考核內容推廣的初衷,甚至成了物極必反的每個人的「工作包袱」、影響基層人員專心主業、不堪重負的「工作負擔」。

以律師不勝其擾的「拍案而起」為例,律所、律師本是接受司法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事務管理,怎麼還要接受他們的轉發點贊分享機關內部文章的工作內容管理?試問,就算是律師按照「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安排完成了閱讀、點贊、分享了,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及社會評價如何、造成的社會影響如何?是否已經背離了就算是要求閱讀轉發的政務文章內容本身的「內容要求」?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快訊!澤連斯基宣布重大決定:給俄羅斯一個機會 - 天天要聞

快訊!澤連斯基宣布重大決定:給俄羅斯一個機會

俄烏衝突這戲碼已經持續了快三年了,全球的目光都盯着俄烏雙方,到底啥時候能握手言和呢?最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一番話,就像給這漫長的戰火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他說啊,烏克蘭已經在制定停戰計划了,而且今年就能有結果。這停戰計劃啊,可不是鬧着玩的
這事在美國持續發酵!烏克蘭出現焦慮 - 天天要聞

這事在美國持續發酵!烏克蘭出現焦慮

2天來,雙方辯論表現及其折射出的美國國內政治、社會中的嚴重問題,在美國國內外持續發酵。特朗普這話倒是說對了:美國的最大敵人不是在外部,而是在內部。
全方位展示社退人員風采 「京頤活動月」出成果 - 天天要聞

全方位展示社退人員風采 「京頤活動月」出成果

6月28日,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北京市就業促進中心、西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西城區人民政府白紙坊街道辦事處共同承辦的主題為「京頤薈文萃·夕陽映紅牆」的「京頤活動月」成果展示活動在西....
「拜登不會退出」 - 天天要聞

「拜登不會退出」

導語據媒體的報道,拜登在2024年總統候選人的首場電視辯論中表現不佳,辯論結束後,白宮對於拜登為什麼會聲音沙啞的問題回答稱,拜登感冒了。然而,聲音沙啞只是表面原因,實質原因可能就是在辯論中拜登說:我不認為我會被打斷,這引發了民主黨內替換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