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
保障「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實施江蘇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在今年的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受到廣泛關注。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來自基層一線的省人大代表結合自己在田間地頭、菜場商超調研得出的建議,為加快展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圖景支招。
其中,江蘇省人大代表、南京盛莊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巧琴帶着果籃子上兩會,讓人眼前一亮。果籃里裝着精品草莓、櫻桃小番茄,劉巧琴希望能為農民代言,為優質的地產農產品打call。
△劉巧琴
近年來,江蘇農業現代化示範建設蹄疾步穩,建立「四項清單」工作機制,聚焦「六強六化」先行先試,發揮優勢探索特色路徑……一系列強有力措施統籌推進,強化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廣應用新機具新裝備,農業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同時,聚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不斷探索「農商文旅」等模式創新,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讓農業現代化可感、可觸、可享。
從事農業生產,並不意味着「面朝黃土背朝天」。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四個走在前」重大任務之一。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江蘇把「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作為新征程上做好「三農」工作的總目標總要求總牽引。近年來,江蘇農業科技創新持續推進,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層出不窮,有力保障了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還應在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經營管理現代化、農業信息化、資源利用可持續化上不斷下功夫,真正實現用好技術種出好糧食。
江蘇省人大代表、南京六合區春華家庭農場主朱春華關注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他說,這些年和鄉親們一道,嚴格按照綠色種植模式從事農業生產,通過示範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推進科學種田、綠色種田,「以綠色農業助力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在廣闊的田野中,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必須向關鍵核心技術要效益。瞄準農業科技前沿,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讓創新成果更好惠及廣大農民,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現代快報/現代+評論員 槿色涼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