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韓國企業「開綠燈」後,讓其業界都鬆了一口氣,這次尹錫悅政府在台灣問題上倒是管住了嘴,沒有跟風日本等國。但韓媒同時也發出提醒,不排除中國有後招。
據悉,這兩天,韓國業界傳出消息稱,中國政府在上個月月末批准了對韓國企業出口石墨。其中包括韓國鋼鐵巨頭浦項制鐵集團旗下的電池材料生產子公司浦項,以及sk、lg新能源和三星sdi等韓國電池製造商。
該消息一出後,韓國業界就立即鬆了一口氣。要知道,在去年10月,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突然宣布要對石墨出口實施管制措施,自去年12月起正式開始實行。而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產和出口國,供應量佔據了全世界的65%以上,韓國、美國以及日本等國都是中國石墨的出口大國。
在中國宣布管控石墨出口後,也引起了日韓等國的恐慌。於是,韓國也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在中國宣布該消息的當月,韓國產業部副部長張瑛真就主持召開了一場應對石墨供應鏈問題的官民聯合會議。
並且,當天韓國政府就與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在內的相關機構組成了工作組,從而確保韓國內部的石墨供需穩定。除此之外,尹錫悅政府還在不斷通過外交渠道和中國保持聯繫,為韓企爭取中國的許可證。
當然,不僅僅是韓國,這段時間日本政府也在積極尋求對策。不過,現在中國既然批准了對韓企的出口審議,也就意味着韓國從中國進口石墨暫時不會出現問題。但中國對石墨採取管控的行為,卻被外界認為存在一定的政治意圖。
畢竟,這兩年,中美競爭越演愈烈,美國也對華採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尤其是半導體行業。所以,外界都紛紛將中國管控石墨視作是對美國對華打壓的一種回應。不過,我商務部也多次公開聲明,中國對石墨採取出口管制是出於對自身發展的考慮,此舉是符合國際規則的,既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地區,也不針對任何特定的事件。
所以,中國在經過評估審核過後,也批准了對韓企出口石墨。雖然,當前韓國內部暫時鬆了一口氣,但他們仍然對此事感到擔憂。雖說,中國言明了此事無關政治因素,但如果中韓關係繼續惡化,勢必會對兩國的貿易往來造成影響。
這兩天,韓媒也警告稱,畢竟中國具有一套完整的核心礦產資源體系,所以,不排除後續會因為國際局勢的變化而採取進一步限制出口的措施。更何況,韓國在2022年進口的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有高達93.7%是來自中國。
由此可見,韓國在石墨等礦產資源上對中國是高度依賴的。而石墨又是鋰電池的關鍵原料,石墨供應鏈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給韓國的電池、電動車乃至半導體等行業都帶來不小的影響。再加上,當前中韓關係並不算穩定,除了有美國在一旁操弄之外,尹錫悅還是一個十足的「親美」政客。
從以上這些角度來看,韓國內部的擔憂並非是杞人憂天。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天,尹錫悅政府確實也有所收斂。一來,他們在台灣問題上管住了自己的嘴,沒有和日本一樣挑釁大陸。在島內選舉結果一出後,韓國外交部的官員就表示,韓方希望兩岸能維持穩定的發展,來確保台海地區的和平。
二來,韓國芯片巨頭ks海力士集團還透露,他們將對在華半導體工程進行技術提升和改造。即使有美國在一旁不斷施壓,但ks海力士仍然要迎難而上。由此可見,雖然尹錫悅表面上和美國打得火熱,但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還是不敢得罪中國。
尤其是在中國握有石墨等礦產材料的出口大權的情況下,就算韓國心裏有不少小心思,也無法承受「對華脫鉤」帶來的後果。所以,當前國際社會可以說彼此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係,儘管大國競爭無法避免,但任何國家也不會輕易觸碰對方的底線。
所以,尹錫悅也應當多多掂量自身,不要為了一己私慾導致中韓關係破裂,這樣只能是得不償失。畢竟,對待韓國,中國確實還有不少的後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