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落山川
台灣地區「大選」結束後不到48小時,即「台獨金孫」賴清德選舉獲勝後的第二天就遭迎頭痛擊——太平洋島國瑙魯宣布同台灣地區「斷交」,台當局的「外交事業」再度迎來重大挫折,網友指出,賴清德剛上台,就遭「友邦」拋棄,現在估計已經高興不起來了。
據外交部網站1月15日消息,瑙魯政府官宣與台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係」 ,轉而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即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同中國復交。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讚賞和歡迎。
當日下午,台外事部門「二把手」田中光召開記者會氣沖沖承認了此事,並聲稱「受到中國大陸千方百計的打壓」,身在危地馬拉的台所謂「外交部長」吳釗燮則在採訪中表示「深感不安」。與此同時,台北所謂「使館區」工作人員灰溜溜地降下瑙魯國旗。相關事件引發島內網民熱議,網友在報道評論區內火力全開嘲諷道:讓我們恭喜民進黨再次偉大;還有清醒的島內網民對此表示:並不感到意外,這只是個開始。
誠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中國大陸與瑙魯「復交」的相關事宜早談好了,特意留在對岸選舉結束後這個時間點宣布,是為了產生最大的政治影響——對於賴清德而言,這無異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剛開心不到兩天就「痛失友邦」。然而,這僅僅是祖國大陸送給賴清德獲勝後的「第一份見面禮」,給了這個「叛國者」一點小小的震撼,但更大的好戲還在後面。
首先我們知道,賴清德是徹頭徹尾的「台獨」分子,外界普遍認為他上台導致兩岸爆發戰爭的風險增高。然而有關兩岸局勢發展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中國必然統一,這是無可撼動的,無論是誰上台,都不會改變這個歷史大勢。即使賴清德又如何?中國統一勢不可擋,而他治下的台灣「邦交國」降到個位數指日可待。
有目共睹,在「一個中國」問題上,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來,也就是民進黨執政8年間,台當局已經陸續失去10個所謂的「邦交國」。現如今,台灣地區的「友邦」還剩下12個,幾乎全部是太平洋和拉丁美洲的小國。
對於這些國家,大多數普通人不知道在哪、連名字都感覺拗口陌生、甚至在地圖上不拿着放大鏡都幾乎看不到,如圖瓦盧、海地、聖盧西亞、伯利茲等。其中,黑幫猖獗的海地可能大家耳熟些,正是這個小國被美前總統特朗普形容為「糞坑國家」。
此外,台當局與所謂「邦交國」的關係十分脆弱,處於隨時「斷交」的局面,全靠「爆金幣」來維繫關係。套用互聯網熱梗來形容:這種關係不需要風吹,走兩步就散了。例如,此次的瑙魯就與對岸上演了「二次斷交」的戲碼,這個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的小小島國於 2002年曾與台灣首次「斷交」,後於 2005年與台「復交」,如今再次「斷交」……
當然,作為聯合國承認的主權國家,這些國家轉向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對我們推動統一事業具有積極的政治意義,得到中方的歡迎。總之,隨着中國大陸的崛起與強盛,上述僅剩的12個國家背棄台當局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賴清德可要做好心理準備。
話說,2024年伊始瑙魯開了一個好頭後,下一個與台當局「斷交」的會是誰?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