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我國還處在上一波暖潮的餘威當中,回暖重點來到兩湖江淮。監測數據顯示,午後氣溫20度線已經來到淮河,大別山北麓的信陽和六安氣溫普遍升至20度以上,河南商城22.6度已經逼近全省1月中旬最高氣溫紀錄;省會城市中武漢、長沙和南昌都是今年氣溫首次達到20度。
一、北極冷氣即將出手
伴隨着回暖,1月13日還有強盛的霧霾影響我國多地。1月13日,中東部地區大面積空氣污染和強濃霧還將繼續,空氣質量排行榜倒十被河南刷榜,最差的開封已連續20個小時處在最高級別的六級嚴重污染。中央氣象台繼續發佈大霧黃色預警,指出山東局地有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
但好消息是,好在明天白天隨着北風加強,北方各地空氣污染將由北往南逐漸消散。這逐漸增強的北風,就是冷空氣開始南下的訊號。冷空氣是指使所經地點氣溫下降的空氣,它的發源地最遠可以追尋到遙遠的北冰洋和西伯利亞。根據氣溫下降的幅度,中央氣象台把冷空氣分為五級: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
一般來說,冷空氣是隨着高空西風帶的波動而南下的。當西風帶的波動增大,冷空氣就會從北極圈或是西伯利亞逸出,進入我國的北方地區,然後繼續向南推進,影響我國的更多地區。此次冷空氣的南下,會給我國帶來明顯的降溫、風力增大、空氣濕度降低等變化,同時也會引發或加強我國的雨雪天氣。
中央氣象台的預報中指出,13-15日,受冷空氣影響,西北地區東部以及長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區有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4~8度,內蒙古中部和黃淮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14度,局部地區可超過14度。因此,已有多個北方省份昨天到今天已經掛起了寒潮預警。
二、大範圍雨雪橫掃30餘省!
此次冷空氣活動值得關注的一個點,就是其會導致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這是因為冷空氣在進駐我國後,會遇到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反攻。當冷空氣和暖濕氣流相遇時,就會形成一個鋒面,在鋒面上暖濕氣流會被迫上升,水汽會在高空凝結成雲,從而產生降水。如果高空溫度足夠低,降水就會以雪的形式落下。
根據中央氣象台的預報,我國將迎來一次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過程。預計15-18日,西北地區大部、華北西部和南部有小到中雪;甘肅東部、陝西中南部、河南大部、山東等地有雨或雨夾雪轉小到中雪,局地有大雪或暴雪。另外,江漢、江淮、江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累計降水量10~50毫米,局地60~80毫米。
這意味着,進入我國的嚴寒氣團將和暖濕氣流交匯,掀起今年以來最大範圍的雨雪天氣。從上文中1月15日-1月18日的雨雪預報圖上可見,中央氣象台預報認為,此次大範圍雨雪將橫掃我國30多個省區市,僅有北京、天津、遼寧這幾個省市將基本不受雨雪天氣影響。
這次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過程,雨雪範圍廣,涉及我國大部地區,尤其是中東部地區,幾乎沒有遺漏的地方。這對於緩解我國不少地方1月以來降水稀少狀態,補充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大範圍雨雪天氣中雨雪強度大,部分地區有大雪或暴雪,甚至部分地區有凍雨。這對於交通運輸、農業生產、電力供應、城市運行等,都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需要提前做好防範和應對措施。
總之,這次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是由冷空氣和暖濕氣流的活躍所致,是今年以來最激烈的天氣現象,對我國的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有利有弊,需要大家及時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