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2024年01月05日18:15:04 國際 1266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可算得意了一把。

前腳它在12月26日宣布「摧毀」了俄羅斯大型登陸艦,「老東家」美國後腳就在1月4日「公開」了朝鮮對俄羅斯的援助。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一面高興,一面緊張,美國與烏克蘭的態度為何如此兩極?裹進熱度之中的朝鮮,又是否向俄羅斯提供了炮彈援助?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倒打一耙

只許州官放火,不讓百姓點燈,說的就是美國。

2023年2月20日,身為一國總統,拜登突訪基輔,撂下「美國將會向烏克蘭提供價值約5億美元」的重磅,瀟洒離開。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打着的旗號,是「保衛烏克蘭」,真正的意圖,則是藉此削弱俄羅斯,好深度控制歐洲。

如意算盤打的極好,軍事援助之外的助力,是美國在輿論中的胡攪蠻纏。

2018年敘利亞空襲中受傷的兒童照片無由改了國籍,照片下所配的文字是「痛苦的烏克蘭孩子」。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不言發動空襲給敘利亞帶來多大損傷,一招移花接木讓傷痛雪上加霜,美國卻不覺自己做了什麼,還將俄羅斯2021年4月的演習視頻,喬裝打扮成是在炮轟烏克蘭城市。

換湯不換藥是美國的舊招,一個憑着一管白色粉末就能對伊拉克發動長達八年之久戰爭的國家,理虧依舊能將平民的傷亡,強詞奪理為「附帶」。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俄烏戰場之上,美國沒少玩把戲,輿論一度將俄羅斯逼上絕路,轉機出現在2023年,因為美國最不想看到的一幕,發生了。

朝鮮高層與普京在9月13日的東方航天發射場舉行會談,自2019年之後的破天荒,發生在如此敏感的節點,美國不敢掉以輕心,談話的內容,也是句句踩在雷點。

朝鮮方面流露出對太空技術的興趣,嗅出異味的俄羅斯立馬接話,願意幫忙,畢竟這一次的會晤,就是想讓美日韓明白,不要試圖發動軍事挑釁。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雙方就軍事技術合作和安全方面展開交流,壓在美國脆弱的神經上,理解就成了「朝鮮放棄了改善對美關係,新的目標成為了俄羅斯」。

東西,自己可以不要,別人要也不行,這就是美國,傳出朝鮮可能會向俄羅斯提供152毫米口徑榴彈炮的消息之後,美國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貓,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攻勢。

紹伊古7月25日訪問朝鮮,雙方都還沒傳出消息,7月29日訪問澳大利亞的布林肯就為紹伊古的出行下了定義,說它就是為了確保武器供應,好讓在戰場上陷入僵局的俄羅斯獲得行動上的幫助,以繼續侵略烏克蘭。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抨擊俄羅斯的時候,布林肯也沒有放過伊朗,它說伊朗援助俄羅斯的無人機,只會加劇民用基礎設施的破壞和平民的枉死。

再三定義朝鮮向俄羅斯提供了武器,全然不管朝鮮方面在2023年1月就有闢謠,一針見血的抨擊美國散布謠言,企圖只為將西方對烏克蘭提供武器的行為正當化

次次聲勢浩大,次次有頭無尾,新年尹始,美國白宮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指證。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再度出手

「朝鮮向俄羅斯提供了導彈和發射器,用於在烏克蘭的『戰爭』」。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白宮1月4日傳出的消息,直指「新切爾卡斯克」號事件。

有所蓄謀的烏克蘭軍隊,在12月26日凌晨對克里米亞費奧多西亞發佈襲擊,兩架戰機發射的導彈讓大型登陸艦新切爾卡斯克號逃無可逃,反應迅速的俄軍摧毀了飛機,新切爾卡斯克號也受損了。

同一件事情,截然不同的評論,烏克蘭認為的「摧毀」,在俄羅斯看來只是「受損」的程度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一戰挑釁,俄羅斯也不會忍着,相繼在12月30日和1月2日發動了對烏克蘭的襲擊,導致多人死亡。

按照美國的說法,焦灼這麼多天,動輒出手就是如此大的手筆,背後肯定有朝鮮的幫忙。

當然,美國也是有「證據」的。

美國的衛星圖像拍到10月份的時候,從朝鮮武器庫中弄出來的貨物,最後送上的,卻是一艘懸掛着俄羅斯國旗的船。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結合朝鮮方面的態度,「援助」是最好的解釋。

6月12日是俄羅斯的國慶日,2023年的這一天,朝鮮方面致電普京,送上「正義終將勝利」6字力挺。

一句話釋放的信號,忙壞了美國的政客,雙方高層還未見面的9月5日,沙利文就送上警告,若是朝鮮真的向俄羅斯轉讓武器,就要做好承受的準備。

猜測的一樁樁,指責的一次次,美國絞盡腦汁想要證明的,就是朝鮮站隊了俄烏戰局,選擇的「盟友」,還是美國的「敵人」。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一千多個集裝箱的事情涉事雙方沒有回應,2023年10月的時候克里姆林宮卻是回應過一句「這是我們的主權,旁人無權干涉」。

這件事也不怪美國害怕,朝鮮擁有強大的炮彈生產能力,若真是與俄羅斯攜手,後續的軍備是無窮無盡。

樂觀的人也有,馬克·米利在2023年9月奔赴挪威參加北約會議的時候就說過,即便朝鮮援助俄羅斯火藥炮彈,現實也不太會對俄烏衝突產生重大影響。

認為不太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官員,「眼睛容不得沙子」的總統,美國方面曾經表示,若俄羅斯和朝鮮真的達成新型武器的交易,拜登政府將會毫不猶豫的採取更多行動。

俄羅斯喜迎大批炮彈,援助國不是伊朗,美國:已用於空襲烏克蘭? - 天天要聞

除了朝鮮之外,美國的眼還鎖在一向與自己不對付的伊朗,認定武器非伊朗援助的原因,是雙方正在就交易洽談,不用進行「偷摸」的事情。

可美國好像忘了,俄羅斯和朝鮮都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他們有能力去決定自己應該與誰合作,想要與誰和合作,美國沒有權利去教育二者,更何況率先用軍備爭鋒支援的,將戰火拉大的,是它美國。

美西方對烏克蘭的援助銳減,是對失控戰局的無力,它選擇繼續渲染恐懼,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來的是美國對霸權的焦慮。

太陽已經升起,夢也應該蘇醒,這場「歐洲出錢,烏克蘭出命,美國發財,世界受累」的衝突,真的該結束了!

參考鏈接:白宮稱朝鮮向俄羅斯提供彈道導彈,中方回應 北京日報

朝鮮向俄供武?克宮回應了 環球日報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着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