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欣:全球在今年走出陰霾,止跌企穩

2023年12月30日22:00:54 國際 6480

庚欣:全球在今年走出陰霾,止跌企穩 - 天天要聞

直新聞:2023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您怎麼概括這一年的國際局勢?

特約評論員 庚欣:回顧2023年,我認為國際局勢有四大重點,似乎都處於「走出陰霾,止跌企穩」的狀態。

「一」是「一場疫情」逐漸走出低谷,雖仍有隱患存在,還在對人類形成壓力,但整體上正在走向緩和。

「二」是「兩場衝突」,俄烏和巴以,兩地開火,而且直到今天新年臨近,仍然處於僵局,但交戰各方都已疲憊,各種力量也都在介入斡旋,連美國這個始作俑者也迫於內外壓力出現軟化態勢,停火隨時都可能發生。中國面對這種局面,堅定站在和平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努力勸和促談,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三」是有「三大關係」,也處在「走出陰霾,止跌企穩」的局面。第一是中美相處之道,在這一年來的雙邊互動和舊金山元首會晤上,已經看到了「止跌企穩」的基本模樣。第二是東西方關係,重點是北約和俄羅斯在烏克蘭發生的衝突,但現在各方都有點騎虎難下,也正在尋找停火止戰的出路。中國則通過妥善處理大國關係和各種熱點糾紛,使各種矛盾得以緩和。美歐等國炒作這類矛盾本就是「刻舟求劍」,遲早都會回到今天時代的軌道。

第三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磨合。這在世界經濟動蕩中體現的比較突出,也是百年變局的基本內容。發展中國家的快速成長和發達國家的「優勢維持」會長期並存,一些彆扭也正隨着上述矛盾的緩解,而逐漸走出陰霾。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同時又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橋樑,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四大赤字」。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這些赤字會長期存在,但隨着各國,特別是大國,尤其是中美兩國的共同努力,正在和上述大環境的緩和一道逐漸改善。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針對各種「赤字」提出的各種倡議,作出了全方位的努力,為緩解」四大赤字「作出了重要貢獻。

所以,回顧2023年的國際局勢,我用「走出陰霾,止跌企穩」作為基本特徵。有人說,「止跌企穩」不是形容中美關係時使用的一個專業概念嗎,可以這樣解讀整個國際局勢嗎?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說過,今天乃至今後50年的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可以說,中美關係是我們觀察世界大勢的一個「綱」,「綱舉」才能「目張」。

其實,無論是外部的國際大勢,還是中國的國內治理,都應該把中美關係的狀態、中美相處之道的進展,作為一個最重大的主導性矛盾予以把握。不僅是中美,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各種矛盾、大小變局,似乎都和中美相處之道脫不開關係。「中美和,則世界興」,抓住中美關係,就抓住了觀察和評估世界局勢的主要視角,就會掌握面對和解決各種複雜問題的金鑰匙。

2023年,中美關係逐漸展現出「走出陰霾,止跌企穩」的積極勢頭,這既是整個2023年世界的一個縮影,也是國際局勢最現實、鮮明的整體性標誌。我們可以從中美關係「止跌企穩」的經驗體會中,來評估這一年來我們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各國的朋友也必然會從中美相處之道的進展中,獲得觀察局勢、總結經驗教訓的啟示。

庚欣:全球在今年走出陰霾,止跌企穩 - 天天要聞

直新聞:2024年馬上就要來到了,您對新的一年國際走勢有什麼觀察?

特約評論員 庚欣:展望2024年,我覺得也是八個字,就是「穩中求進,守正創新」,或者說是「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守正創新」。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穩中求進,守正創新」不是中國經濟工作的總方針嗎?其實,正像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所說的,「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要求貫穿各項工作之中」,「穩中求進」這個總基調,不僅可以指導中國國內的經濟工作,而且也是一個可以超出經濟領域、適用於一些非經濟領域,甚至超出內政、可適用於外交領域,例如中美關係等的普遍性指導方針,同時也是對新的一年國際形勢的整體展望和期待。

道理很簡單,中國這幾十年來是以「現代化經濟建設」作為國家的中心工作,而指導中心工作的總方針,當然就具有一定的全局性價值。實踐檢驗真理,中國經濟工作是全球公認的,特別是大國發展中最成功的。幾十年的「穩中求進」總方針一直很成功、很穩妥、很成熟,推動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維持了長期高速發展和高度穩定,使中國走向進步,走向繁榮和發展。這難道不正是今後世界追求和平發展的方向嗎?所以,我認為,應該「國際國內一盤棋,兩套鑼鼓一起敲」。在涉外的問題上,我一直主張應該借鑒國內工作中一些成功的方針政策的方法論,而且具體到展望2024年,我覺得「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守正創新」,是特別符合實際需要、特別貼切的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也是我們應該更積極「有所作為」的行動。

對於2024年,各國可能都會針對各個具體領域,有很多的展望和期待,我認為「預測不如創造」,不如「守正創新」。世界面對的百年變局和各種新老問題,既需要以「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和為貴」「忍為高」「談為上」的具體方針。更需要以「守正創新」作為基本原則,所謂「守正創新」,就是要堅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中國政府發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指明的人類社會共同發展、長治久安、文明互鑒的正確方向,就是要堅持「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主流和「公平、合理、正義、民主、均衡的國際新秩序」建設,中國政府的這些主張和行動,符合世界大勢,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客觀上就是對2024年新的一年國際形勢的整體展望和期待。

作者丨庚欣,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李怡,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湯樂怡,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次日可達,中越國際聯運旅客列車今日重啟 - 天天要聞

次日可達,中越國際聯運旅客列車今日重啟

5月25日18時5分,隨着一聲汽笛長鳴,T8701次列車從中國南寧站始發,駛向越南河內(嘉林)站。這標誌着時隔五年,中越國際聯運旅客列車恢復開行。據了解,恢復開行的南寧站至河內(嘉林)站間國際旅客列車北京時間每天18:05從南寧站始發,車次為T8701次,經憑祥鐵路口岸出境,同登開車車次變更為MR2次,次日6:30抵達河內(嘉...
印度全球宣講團開門瞎,會場冷清,日媒集體失語 - 天天要聞

印度全球宣講團開門瞎,會場冷清,日媒集體失語

印度的全球宣講團來了一個開門瞎。戰場贏不了會場贏,不得不說印度真有高招。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派出的宣講團在日本的第一炮居然沒有打響。首先是日本外務省會見印度宣講團的時候是敷衍了事。
香港官員:國際調解院總部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幕 - 天天要聞

香港官員:國際調解院總部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幕

中新社香港5月25日電 《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即將在香港舉行。25日,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國際調解院總部選址定於香港舊灣仔警署,翻新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預計最快可於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開幕。2023年7月,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在港出席活動並致辭。(資料圖)中新...
打了敗仗的印度不甘心,派代表團竄訪台灣 - 天天要聞

打了敗仗的印度不甘心,派代表團竄訪台灣

【印度地方政府代表團竄訪台灣】 最近,印度和台灣之間的小動作引起了不少關注。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印度台北協會」在台北,舉辦了一個名為「台灣-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的活動,印度四個邦的....
2歲半男童成為門薩史上最年輕男性會員 - 天天要聞

2歲半男童成為門薩史上最年輕男性會員

據央視新聞報道,經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機構確認,英國男童約瑟夫·哈里斯-比爾蒂爾在2歲182天時正式加入門薩俱樂部,成為門薩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男性會員。約瑟夫·哈里斯-比爾蒂爾收到門薩會員認證書吉尼斯世界紀錄網站23日報道,約瑟夫出生於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