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友驊
「藍白戰」十天內,從11月25日到現在,柯文哲的民調如雪崩式地下跌。柯文哲的民調之所以下跌,原因當然很多了,但是他連本命區他都不守的話,這就證明了柯文哲的選情出了問題。
第一個,柯文哲的本命區在三個地方,第一個在雙北,第二個在新竹,第三個在中部。柯文哲在雙北的支持度一直下滑的非常厲害,就我所看到的某一些文件資料顯示,柯文哲原本在雙北還有百分之二十幾的支持度,現在已經下滑到不能說是腰斬。
雙北向來是柯文哲的大本營,柯文哲在這些地方有他的群眾。過去不管怎麼說,民眾黨好歹在雙倍也有20%—22%的能量,現在腰斬到2/3,就是21%乘上2/3,等於只有14%。雙北是這樣子。
新竹向來是藍大於綠的地方,但是現在看到,他在新竹縣市,過去最高支持度可以高達百分之三十幾,現在也慢慢地腰斬了一半,這個是第二個警訊。第三個警訊就是台中中部地區,其實柯文哲在中部地區的支持度,我早期的時候出外場談的幾乎都是柯文哲。
可是最近兩三次出外場談的已經不是柯文哲,換句話說,在「藍白戰」之前的「藍白合」,因為大家對柯文哲還有期許,總是認為柯文哲如果在「藍白合」之中,民調必然上升,所以那個時候中部地區的民調柯文哲勝過了侯友宜。就我問的樁腳的結果,他們都在幫柯文哲奔走,甚至於幫柯文哲安排行程。最近兩三次去呢情況完全不一樣。
第一個少提柯文哲,第二個,各個公廟對於柯文哲也不發請帖了,第三個,柯文哲現在到了中部地區,他雖然還有一定的支持度,但是這個支持度,顯然跟兩三個月以前,「藍白合」之前天差地別。
所以可以這麼說,連中部地區的這些樁腳都希望柯文哲可以「藍白合」。但是當「藍白戰」的時候,他們卻站在了另外一邊,就是少提柯文哲,這個是我個人重要的發現。
因為不出外場,現在這三個本命區,一個雙北,一個新竹縣市,一個中部縣市,這三個地區分別出了問題以後,就是證明柯文哲的民調下降不是沒有原因的。況且過去堅定支持他的某一些樁腳,最近紛紛改換門庭,對於柯文哲來講情何以堪。
現在話再說了回頭,就是柯文哲的民調之所以下降,有的人是認為藍營對他實施堅壁清野,藍營對他準備開戰等等。但是藍營只是對他堅壁清野,但是藍營的樁腳告訴我,對於他在中部地區或者南部地區所提名的人,藍營主動幫助。至於說柯文哲想站藍營「小雞」的台,大概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們之間的交流就是單向交流,就是國民黨給柯文哲面子。
但是柯文哲想要回報,國民黨拒絕,現在柯文哲的麻煩是在這裡。其次柯文哲的舞台現在越來越少,過去別人搭建的舞台,他可以盡情地表演,現在別人的舞台已經不給柯文哲使用的時候,柯文哲怎麼辦?
所以柯文哲的民調下滑,一方面是一個趨勢,另外一方面是只能夠說動員能量不足。柯文哲在十日之內民調幾乎腰斬一半,說明了兩個事實,第一個政治判斷錯誤。
所謂政治判斷錯誤,因為柯文哲始終堅信他能夠吸引藍綠還有中間選票,這個例子我講侯友宜已經說過。侯友宜也自己認為他的品牌是超越了國民黨,過去3月之前,他認為他能夠兩次大敗民進黨,淺藍淺綠他都能吸收得到。但是沒有想到,一個是郭台銘之亂,一個是柯文哲的側翼威脅,讓他的民調下滑。其實不是,只不過是回歸基本盤而已,這個侯友宜曾經嘗試過,失敗了。
柯文哲也認為他可以吸收中間選票,淺藍淺綠能夠支持他,但是現在看來,他也是走侯友宜的老路。柯文哲的確有他的支持度,一個成立四年的政黨有他的支持度,但是這個支持度並不足以支撐他參與「大選」。柯文哲就是寄生他的宿主,他的宿主體弱多病的時候,他能寄生成功。可是他的宿主身體強健,免疫系統很好的時候,這個是柯文哲失算的地方。
第二個就是「藍白合」的過程當中,柯文哲太強調自己的勝率,反而卻忽略了政黨的實力。選舉是靠個人加政黨的對比,而不是靠個人。柯文哲認為他個人能夠超越侯友宜,他當然可以當老大。殊不知這個政黨比例之下,柯文哲的政黨動員能量不足。
第三個太相信空戰,他太相信空戰,畢竟空戰是空氣票,空氣對人來講是非常重要,沒有空氣人根本活不成。但是空氣看不到,你能感受的到,空氣票最難預估。三個條件的組合之下,可以說現在柯文哲的民調才是真正民眾黨的民調。
但是想要回頭已經不可能,這也就是說柯文哲的失算,第一太相信自己,也太相信他個人的盤勢大於民眾黨。第二個就是柯文哲在「藍白戰」之後影響了民眾對於他的觀感,尤其是淺藍的這一部分的人。
因為我三次到了台中,我都跟淺藍這些人談,他們就是認為柯文哲對於自己關愛太多,反而忽略了民眾下架民進黨的決心,這是柯文哲料想不到的事。如果柯文哲在當時能夠多多下鄉,聽取這些意見的話,今天的局面或許跟未來的有所不同。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