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對新加坡這個國家有所了解,就知道這個亞洲小國的立國之策就是以實用為原則,一切都是建立在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尤其外交政策更是不拘泥形式,怎麼實用怎麼來,根本沒有真正的立場。
1965年新加坡被迫獨立,當時200萬國民中超過75%都是華人,可李光耀卻選擇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李光耀說:
「我們也通過語言與世界各地保持聯繫。很幸運的,過去統治新加坡的是英國,它留下的是英語。假如新加坡如越南那樣是由法國統治,我們就必須忘掉法語,再去學習英語以便同世界接軌,那肯定是個痛苦和艱難的轉變。」
同時,新加坡還是東盟中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時間是1990年10月3日。無論是李光耀,還是現在的李顯龍,一直採取所謂的「平衡外交」,特別擅長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左右逢源來提升新加坡的存在感。
這裡插一句,新加坡用了不到40年時間,從一個缺乏經濟稟賦和安全保證的彈丸小國,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並進入發達國家之列,這說明李光耀確實有過人之處。但是,國際政治的複雜性,左右逢源只是理想狀態,運用不當會對新加坡產生不利影響。
一方面新加坡不希望中國太強大,另一方面又看到美國根本不敢跟中國徹底攤牌,這種矛盾心理普通存在如今的新加坡高層內部,使得他們被迫謹慎小心。這次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在北京香山論壇的發言,再次體現這一點。
10月29日至31日,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舉辦,本屆論壇共有10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1800多名代表齊聚北京,其中有10人為各國在任國防部長。10月31日上午,黃永宏在主題為「亞太安全架構:現狀與未來」的全體會議上發表演講。
當前國際局勢波瀾雲詭,中國舉辦北京香山論壇意義重大。作為亞洲小國,新加坡特別關注中美關係,黃永宏在發言中也聚焦了這一點,但這一次他要給中國提建議了,還是當著現場中國軍方高層的面,同時我方國防部長暫缺。
演講一開始,黃永宏表示很榮幸收到中方的邀請參加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並祝賀論壇舉辦成功。演講中,黃永宏以「新冠疫情」、「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三個大事件為例,來提醒所有人:
「如果我們能從這些事情中得到什麼教訓的話,那就是:和平是不穩定的,對任何國家地區乃至全世界來說,當前和平並不牢固,也不能被任何國家視為理所當然。我們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建立和平的穩定性,不意味着與鄰國間或其他大國之間沒有分歧,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這樣的情況。各國即便存有分歧,仍要推進彼此的相互理解和互信,為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尋找共同基礎。」
黃永宏表示,類似巴以衝突決不能在亞洲發生,無論出於什麼理由,一旦在亞洲爆發戰爭將是毀滅性的,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緊接着,黃永宏對中國提了三條建議:
第一、希望中國繼續發展經濟,要進一步把自身的市場融入世界,向其他國家開放;第二、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必須要做到繼續促進多邊主義和維護法治;第三、希望中國包括軍隊在內,必須帶頭緩和亞洲區域的緊張區域,「無論中國是否接受、是否願意,已經被視為主導力量,因此必須充當仁慈大國的作用。」
在演講中,黃永宏表示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在他看來「這是中國對其他國家、不論大小國家最大的保證,顯示中國的發展具包容性並會提升所有人。中國在經濟和軍事壯大的同時,並不尋求根據自身國家利益排擠或取代他國。」
仔細揣摩黃永宏的發言,顯然就是拉偏架,因為亞洲局勢緊張,責任全在美國,結果偏偏當著中國軍方高層面「要求中國怎麼做」,還要求中國不要取代美國,言下之意就是服從美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人骨子裡充滿善良的基因,在悠久的歷史中從不追求霸權,更不會將自身的利益凌駕於別國的利益基礎上。
同時,中國堅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從來沒有想過要取代美國。對於新加坡方面的小算盤,中國方面一清二楚。針對黃永宏的「建議」,中方專家學者代表、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中將則給予了明確回應,可謂高明無比。
何雷中將表示,新加坡國防部長的建議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我們不願意看到世界大戰,更不希望自己家門口發生衝突。從這一點來看,何雷中將肯定了黃永宏的部分發言,中方也認為戰爭不是第一選擇。
隨即何雷中將指出亞洲局勢緊張,是美國一手造成的。何雷表示,中美關係要實現正常,首先美方要切實糾正干涉中國內政的挑釁行為,不僅要要堅決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還要保證不再發生。
何雷中將還拿出美軍在中國南海挑釁中國的例子,美軍近期跑到我們家門口尋釁鬧事、抵近偵察,我軍必須有所行動。何雷中將說:「(美軍)老老實實待在自己家門口就行了,跑到南海,就是對中國主權的一種侵犯。」
何雷中將的意思很明確,中國會盡一切努力避免亞洲地區發生戰爭,但美國持續升級在中國周邊的軍事行動,這種做法給亞洲地區的和平穩定和共同發展帶來嚴重威脅,結果很可能就是難以避免擦槍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