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刺客
委內瑞拉是美國在拉美地區的一根刺,因此,美國從2010年開始就對該國實施制裁。這十多年來,美國除了對委內瑞拉制裁外,還在數年前挑起一次非常不成功的顏色革命,結果非但無法搞垮馬杜羅政權,反而讓美國所扶植的反對派淪為一場笑話。
可以這麼說,現在的美國對馬杜羅政權基本上來說是沒轍了,繼續制裁下去,不但無法搞垮馬杜羅政權,對美國的能源供應也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據觀察者網報道,美國與委內瑞拉日前已達成協議。根據協議,美國將部分解除對委石油出口制裁,作為交換,馬杜羅政府同意在2024年舉行「受國際監督的競爭性總統選舉」。
多名知情人士表示,為此,美國將允許更多委內瑞拉外國石油公司出口石油,以抵消該國石油公司的債務。美國給委內瑞拉石油公司設置的條件就是,美國將保留委內瑞拉向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的石油出口限制。另外,美國與委內瑞拉達成的這份協議,不包括解凍該國巨額資產。與此同時,美國官員還表示,只要馬杜羅政府被認為沒有遵守協議,美國可迅速恢複製裁。
作為一種交換,馬杜羅將根據協議,同意撤銷對反對派人士參選的限制,允許媒體報道和國際選舉專家觀察明年的選舉。但從有關知情人士的描述來看,馬杜羅是在冒着被美國干涉內政、甚至重新挑起政治動蕩的風險,換取對方在石油出口制裁的豁免。
以瓜伊多為首的所謂「臨時政府」,淪為一場國際笑話。美國與馬杜羅簽署的這份協議,無疑為美國重新在委內瑞拉扶植新的親美勢力創造新的機會。畢竟,這份協議基本就是美國一手制定的,且最終解釋權就在美國手裡。這就意味着,美國隨時都會以對方「沒有遵守協議」為由,重新實施制裁。
當然,美國霸權主義偽裝的背面,其實已將華盛頓衰落的現實暴露無疑。不管拜登政府在對委關係問題上如何算計,但都無法掩蓋其對該國打壓政策遭到失敗的現實。美國此舉,不但承認瓜伊多的「臨時政府」是非法的,同時也承認其對馬杜羅政權的制裁和顛覆行徑已經失敗。
當然,馬杜羅同意與美方簽署相關協議,是因為遭到十多年制裁的委內瑞拉,經濟總量按美元計算已萎縮了80%。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在政治上做出一些讓步,換取美國撤銷委內瑞拉石油出口的限制,改善國家經濟環境,也就成了馬杜羅的一種必然選擇。
美國可以說是給馬杜羅政權挖的一個「大坑」,目的就是為未來推翻馬杜羅政權重新進行布局。當然,拜登這樣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走投無路。據觀察者網報道,國際能源短缺已經成為拜登政府的一個政治隱患,這也是促使他放下身段找馬杜羅談判的主要原因。
委內瑞拉是當下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美國制裁委內瑞拉,是給該國經濟帶來巨大傷害,但同時自身也深受其害。因此,繼續制裁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對美國而言等同於守着金飯碗去要飯。所以,拜登出於降低國內油價、增加支持率等方面的需求,解禁對委內瑞拉石油出口制裁。
另外,委內瑞拉因受制裁影響經濟環境惡劣,目前超過700萬的委內瑞拉人淪為難民,給美國的移民政策帶來巨大壓力。美國不承認馬杜羅政權的合法性,就無法與其就移民遣返問題進行溝通,移民遣返問題難以解決,最終承受壓力一方還是美國。因此,就移民遣返問題與委內瑞拉進行談判,這也是拜登撤銷部分對委制裁的動機之一。
當然,兩國這類協議之前也談過,但基本都無果而終,主要原因就是美國言而無信。如果美國繼續在撤銷對委制裁問題上「耍心眼」,不排除此次雙方簽署的協議再次變為廢紙。畢竟,美國可以找借口恢複製裁,但馬杜羅也有足夠的手段重新剝奪反對派的政治權利,誰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