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江西省自然資源廳向省委編辦申請設立登記的江西大湖流域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獲江西省事業單位管理局正式批准。
創新中心的成立,旨在貫徹落實江西省委省政府「科技強省」戰略要求,深化自然資源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開展大湖流域國土空間規劃、調查、監測、修復及數據集成技術服務與研究,服務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及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建設,致力自然資源領域高新技術研發、推廣和人才培養。
據了解,2021年11月,省自然資源廳下屬的江西省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研究院聯合江西財經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和江西省水投集團,向自然資源部申報了生態保護修復領域的工程技術創新中心。2023年6月,自然資源部大湖流域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論證並在南昌舉行了揭牌授牌儀式,填補了江西省自然資源部級科技創新平台的空白,也填補了全省生態保護修復領域科技創新平台的空白。
為進一步把創新中心打造成為自然資源領域重要的科研力量,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全省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省自然資源廳積極推動創新中心的實體化運行。在省政府分管領導、省委編辦和省自然資源廳的大力支持下,9月28日,江西大湖流域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正式獲得省事業單位管理局批准,設立為獨立法人事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有關專家介紹,該獨立法人事業單位的設立,在全國自然資源科技創新中心的實體化運行方面,具有開創性和探索性,意義重大。
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自然資源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認真抓好平台的運作,加強對創新中管理和指導,主動對接部省需求,聚焦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突出問題和生態產業化應用難點,重點開展關鍵技術工程化集成化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着力提升大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保護修復技術能力,建設成為具有國內引領作用和國際影響力的樣板工程技術中心,力爭成為國內自然資源領域一流的科研平台。(曾開明 李紹榮)
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