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以合流:兩個臭味相投的民族優越論國家

2023年09月08日21:34:11 國際 1593

印度和以色列不僅通過武器貿易相互聯繫。而且這兩個國家都奉行民族主義優越論,並利用這種優越感壓迫穆斯林,而且都把自己偽裝成進步和促進和平的國家。本文是Guli Dolev-Hashiloni對《敵對家園:印度和以色列之間的新聯盟》一書作者Azad Essa的採訪,原文希伯來語。

印以合流:兩個臭味相投的民族優越論國家 - 天天要聞

2018年,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前往印度,進行了一次被稱為歷史性的外交訪問。以色列代表受到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的熱烈歡迎,這是兩國極右翼政府之間緊密聯盟的新舉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血腥的政治聯盟,首先聯盟是基於軍火貿易之上的。例如2015年至2019年間,以色列對印度的武器銷售量增加了175%。

幾個月前,冥王星出版社出版了《中東之眼》高級記者阿扎德·埃薩的著作《敵對家園:印度和以色列之間的新聯盟》。

阿扎德認為,印度和以色列日益親近的原因,遠比這兩個侵略者國家眼前的軍事需求更深層次。兩個國家都利用宗教(以色列的猶太教和印度的印度教)來為仇視伊斯蘭教的行為作辯護;兩個國家獨立後種族清洗的歷史;自詡追求和平的虛假外表:這些只是將猶太復國主義和印度民族主義聯繫在一起的歷史、政治和意識形態相似之處中的一小部分。

新書出版之際,正值印度發生種族暴力騷亂之際,記者與阿扎德就印度與以色列之間的關係、印度右翼意識形態--印度教以及印度對克什米爾的佔領等問題進行了交談。

印以合流:兩個臭味相投的民族優越論國家 - 天天要聞

您的書探討了導致以色列和印度極右翼政府之間如此強大的軍事合作的原因。但在我們深入探討之前,您能否為我們概述一下目前兩國之間的關係?

如今印度購買了以色列向全世界出售的所有武器的近50%。印度最近還開始聯合生產以色列武器,這將標誌着這種關係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印度將幫助以色列在全世界擴大武器市場。印度將幫助以色列向世界其他地區出口武器,這使得這一聯盟尤為危險。我的書研究了這些關係的形成,軍事關係構成了聯盟的核心。

印以合流:兩個臭味相投的民族優越論國家 - 天天要聞

這解釋了莫迪和內塔尼亞胡笑容燦爛的原因:一個收到了成堆的武器,另一個收到了成堆的金錢。那麼這種關係究竟始於何時?

早在1962年印度和鄰國爆發戰爭時,以色列就首次向印度提供武器。當時兩國沒有建交,但這並沒有阻止彼此的合作。此外,以色列並不反對使用軍售作為外交的替代手段。

從那時起,印度就經常從以色列購買武器,摩薩德和印度對外情報部門也從60年代末開始共享情報。但直到1992年兩國關係正常化後,兩國關係才開始全面升溫。

2001年9月11日事件發生後,全球反恐戰爭爆發,兩國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兩國都利用反恐戰爭和 "穆斯林恐怖分子 "的惡名來擴大關係網和擴充武器庫。2014年莫迪出任總理後,兩國關係轉變為戰略夥伴關係。


但根據您的書中所寫,這不僅僅是一種務實的聯盟關係。您指出了以色列和印度之間深刻的歷史相似性,並聲稱當代地緣政治的抉擇就取決於這些相似性。

正是如此。事實上,今天這種關係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猶太復國主義和印度教的興起。

Hindutva 一詞意為 "印度教 "或 "印度教的方式"。這一思潮的創始人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的右翼分子,他們認為印度原本是一個印度教國家。他們認為,穆斯林污染了這個國家,印度只有再次成為一個印度教國家,才能恢復昔日的輝煌。因此在最基本的層面上,猶太復國主義和印度教都發展成為排外性和擴張性的政治意識形態,將宗教工具化,將穆斯林妖魔化。


而且兩者都是在大英帝國主義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話是沒錯,但兩者也有一些明顯的區別。在巴勒斯坦,這個傾向更容易被看出來,因為猶太復國主義者來自歐洲,開始了他們的殖民定居項目。而在印度次大陸,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和至上主義者與印度國民大會(INC)一起為印度劃定了另一種願景,印度國民大會是該地區主要的民族解放運動,由聖雄甘地和後來成為印度首任總理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領導。

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和印度教至上主義者希望建立一個印度教國家,就像猶太復國主義者希望建立一個猶太教國家一樣。相比之下,甘地的印度民族主義黨希望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國家。該黨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世俗、民主和反殖民的形象,但該黨也是由上層種姓印度教徒主導的,他們仇視伊斯蘭教,並將印度神話作為其建國願景的一部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即使在莫迪之前,印度的達利特人(種姓的最底層)和穆斯林少數民族同樣處於最底層。然而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教或印度教民族主義現在處於國家的最高層,以猶太國家的類似形象建立印度教國家的計劃正在順利進行。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印度教和猶太復國主義都藉助於古代神話來實現其國家地位以及對土地和權力的權利。它們都利用宗教來為自己的觀點辯護。


但這都是意識形態層面上的。這些相似之處在現實中是如何體現的呢?

這就是克什米爾和巴勒斯坦進入我們討論範圍的原因。因為在巴勒斯坦和克什米爾,猶太復國主義和印度教的結果最為明顯。印度的佔領和以色列的佔領並不相同,但它們又有許多相似之處。

印度和以色列的誕生都伴隨着大規模的種族清洗行為。在克什米爾的查謨地區,歷史學家稱有20萬克什米爾人被殺,另有50萬人流離失所。巴勒斯坦也發生了巨大的人道災難,75萬巴勒斯坦人被驅逐。從那時起,克什米爾和巴勒斯坦都存在某種形式的佔領和定居者殖民主義。

對以色列和印度來說,對猶太復國主義和印度教來說,控制巴勒斯坦和克什米爾都是國家的生存問題。當然它們的策略也非常相似:以色列和印度都讓記者噤聲、將公民社會定為犯罪、殘害抗議者、實施集體懲罰、拒絕歸還戰士的遺體或摧毀與抵抗運動有關的人的整個家園。今天,克什米爾被稱為世界上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區,士兵和兵營幾乎隨處可見。

除了軍事佔領,您還寫到了兩國為軍事佔領辯護的軟外交。在閱讀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您說道"國際瑜伽日 "就是一項反穆斯林措施。

自莫迪 2014 年就任總理以來,他一直試圖將瑜伽描繪成'古老的印度'習俗,以及'印度獻給世界的健康、養生與和平的禮物'。作為這些努力的一部分,正是他的政府在聯合國提出了一項決議,呼籲設立國際瑜伽日。

莫迪一方面將自己宣傳為睿智的長者,另一方面卻推行印度教右翼至上主義議程,通過公開私刑和恐嚇活動將穆斯林和其他少數民族作為替罪羊和攻擊目標。因此問題不在於瑜伽,而在於瑜伽如何被印度和印度教民族主義者蓄意利用和武器化,以掩蓋他們印度教至上的計劃。

印以合流:兩個臭味相投的民族優越論國家 - 天天要聞以色列也有類似的做法,它將自己描繪成文明優越、自由、和平的國家,在壓迫和佔領巴勒斯坦人的同時促進LGBTQ+群體的權利。以色列的公關機器將以色列描繪成一個高科技中心,正在為世界創造創新的解決方案--比如在水資源管理或農業方面。這蓄意掩蓋了以色列竊取土地和水源、侵佔他國資源的事實。因此,也難怪印度今天與以色列能保持着如此良好的關係。

印以合流:兩個臭味相投的民族優越論國家 - 天天要聞

採訪記者簡介:古利·多列夫·哈什洛尼 (Guli Dolev-Hashiloni)柏林全球歷史項目的碩士生,也是一名政治活動家。他目前還參與各種與電影相關的活動,例如《幕外電影雜誌》和《團結特拉維夫人權電影節》。

聲明:本文觀點系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日新說觀點,僅供學術探討。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印度回應了 - 天天要聞

剛剛,印度回應了

來源:央視新聞印方稱所有敵對行動均得到反擊和回應 不會升級衝突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0日,印度外交部和軍方舉行聯合發佈會。印度軍方表示,巴基斯坦軍隊持續在印度西部邊境地區採取軍事行動,印度多個空軍基地及陸軍醫院遭到破壞。對此,印度軍方予以譴責並迅速採取了軍事行動,打擊目標是巴方的技術設施、指揮控制...
印度前外交官:讓巴基斯坦緩和局勢,中國說的話好使 - 天天要聞

印度前外交官:讓巴基斯坦緩和局勢,中國說的話好使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據《印度快報》10日報道,針對印巴局勢,印度前任外交高官、現任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沙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堅稱,印方發起的「硃砂行動」(Operation Sindoor)意在打擊所謂「恐怖主義設施」,同時將巴方所謂「出於自衛」的反擊行動斥為「不可饒恕」,指責對方蓄意升級局勢。話鋒一轉,...
歐洲多國領導人抵達烏克蘭基輔進行訪問 - 天天要聞

歐洲多國領導人抵達烏克蘭基輔進行訪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5月10日,德國總理默茨、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英國首相斯塔默抵達烏克蘭基輔進行訪問。訪問期間,三人將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談。烏克蘭外長瑟比加在基輔火車站迎接。瑟比加表示,10日的會晤「極其重要」,烏克蘭期待歐洲進一步鞏固團結支持烏克蘭。(總台記者 王晉燕)...
法國承認「陣風」被擊落,印度卻還在嘴硬? - 天天要聞

法國承認「陣風」被擊落,印度卻還在嘴硬?

巴基斯坦擊落印度6架戰鬥機,已經實錘是殲-10CE戰鬥機+PL-15空空導彈的戰果,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在巴國民議會進行總體情況通報時,已經明確表示「擊落了5架印度空軍噴氣式戰鬥機,....
赤道幾內亞共和國訪華代表與卓然股份深入探討產業協同發展 - 天天要聞

赤道幾內亞共和國訪華代表與卓然股份深入探討產業協同發展

2025年5月2日下午,以赤道幾內亞副總統曼格先生為首,礦產與碳氫化合物部、國家石油公司、國家天然氣公司等國家重要領導組成的訪華團與卓然股份於上海舉行會晤,雙方展開了深度交流,並就產業合作達成重要意向,為後續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赤道幾內亞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其港口條件優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非洲西海岸...
德國新總理,開局「很受傷」 - 天天要聞

德國新總理,開局「很受傷」

當地時間5月6日,德國聯邦議院(議會下院)按計劃選出了總理。如坐過山車般的一天後,默茨終於從總統施泰因邁爾手中接過任命書,內閣成員也依次宣誓就職。 當天早些時候,在本來該接受祝賀的時刻,默....
泰國素叻他尼府女子在積水道路上觸電身亡 - 天天要聞

泰國素叻他尼府女子在積水道路上觸電身亡

5月6日下午,一名泰國女子在南部素叻他尼府(Surat Thani)一處積水道路上行走時不幸觸電身亡。救援人員於當天16時50分左右接到通報,迅速趕往事故地點——位於素叻他尼市邦亞路口附近的繞城公路。死者為26歲的曼塔娜·「Mint」皮普蓬(Mantana 「Mint」 Phewpong),當天剛下班騎摩托車回家,不幸在現場當場觸電身亡。Min...
智庫熱評「關稅博弈」  | 肖河:美國關稅霸凌破壞國際社會根基 - 天天要聞

智庫熱評「關稅博弈」 | 肖河:美國關稅霸凌破壞國際社會根基

美國發起的關稅霸凌,雖然冠以「對等關稅」之名,但實質是毫無對等可言的單方面、無差別、無底線對外訛詐。相關言行反映出當前美國政府對國家利益認識已空前短期化、狹隘化,結果不僅是自身因小失大,喪失信用和聲譽,還會造成國際關係的大幅倒退。如果不予以有效遏止、任其肆意妄為,二戰以來世界人民和各國有識之士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