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華請求遭拒,布林肯大言不慚:中國必須表現出與美國接觸的意願

2023年04月19日20:21:18 國際 6630

訪華行程遭拒,布林肯惱羞成怒?

中美作為世界上十分重要的兩大經濟體,雙方之間的關係往往能夠引起世界範圍內的普遍關注,尤其是近兩年來,中美之間的糾紛和摩擦不斷增加,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合作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訪華請求遭拒,布林肯大言不慚:中國必須表現出與美國接觸的意願 - 天天要聞

今年2月,就有消息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會訪華,但受到中國無人飛艇誤入美國領空事件的影響而暫時擱淺,一直到近期,美國方面又放出布林肯想訪問中國的消息,但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16日引述美方知情人士的消息,中國已經明確告知美方,不會重新安排布林肯的訪華行程。

中國拒絕了布林肯的訪華請求,美方應該認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爭取中美關係緩和,然而美國方面卻反其道而行,繼續對中國指手畫腳。根據路透社4月17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日本舉行的g7外長會議上發表講話稱:中國必須表現出與美國接觸的意願。

訪華請求遭拒,布林肯大言不慚:中國必須表現出與美國接觸的意願 - 天天要聞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給出正面回應:中方始終基於共贏視角推動中美關係發展。當下中美關係惡化原因在於,美方對華認知發生錯誤。並在對華認知錯誤情況下規劃及實施偏離實際的對華政策,中方要求美方不得再對中國內政實施干涉、不得對中國利益進行損害、不應再對中美關係政治基礎進行破壞。

布林肯如此大言不慚,似乎還是活在「美國至上」的美夢之中。一直以來,由於美國在經濟、政治、軍事領域擁有至高無上地位,讓各個國家十分忌憚,所以在很多時候都必須以美國利益優先。但是現在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加,在國際舞台上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可不會慣美國的毛病。

尤其是現在中國軍事實力的提高,中國在對抗外來風險上面有了越來越多的底氣和信心,即使像美國這樣的強國,在和中國硬碰硬的時候也可能會吃虧。中國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美國卻還是那個霸道的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在世界上大行所謂的「美式霸權」,欺壓他國,完全是置國際道義於不顧,這樣的國家勢必會在國際上被孤立。事實也確實如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不滿美式霸權,開始謀求自身的獨立自主,美國的帝國主義行徑,被其他國家孤立也是必然。

美國的難題,只有中國能解

而布林肯迫切尋求訪華,是因為美國開始意識到,只有中國能夠拯救美國所遇到的種種危機。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西方世界陷入了普遍的通貨膨脹,美國也難從中抽身。在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美國3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8.5%,創下1981年12月以來的新高,是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美國勞工統計局近日發佈數據顯示,相比一年前,美國服裝價格同比上漲6.6%、食品價格上漲8.6%、電價上漲9%。如此嚴重的通脹想要緩解,需要一個製造業大國幫助美國平定物價,穩住民心,而中國是最好的選擇。

訪華請求遭拒,布林肯大言不慚:中國必須表現出與美國接觸的意願 - 天天要聞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完善的製造業門類,能夠從各個領域幫助美國穩定物價,從中國生產的質優價廉商品,也能夠滿足美國人民的生活需求。布林肯想要到訪中國,是希望與中國進一步溝通,讓中國出手,幫助美國民眾度過日益嚴重的通脹危機。

另一方面,布林肯多次想要訪問中國,是想拉攏中國來緩解當前的又一危機——美債危機。隨着美聯儲不斷加息,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已經大打折扣,不少國家紛紛減持美債,美債收益率也達到歷史最低值。尤其是中國,作為美國的主要債權國之一,不斷減持美債,讓美國十分緊張。

美債2023年2月數據出爐,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美債規模持續刷新13年來新低。2月較1月減持106億美元,達到8488億美元。中國也已是連續7個月減持美債。作為美債的第二大持有國,及當下全球經濟的發動機。中國連續7個月減持美債,表明中國不願為美元信用背書。中國減持美債一方面有美元加息背景下優化投資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與美國一意惡化中美互信直接相關。美國怕中國減持美債,會進一步加劇當前的美債危機,所以布林肯急於訪華來試圖和中國溝通美債相關事宜。

訪華請求遭拒,布林肯大言不慚:中國必須表現出與美國接觸的意願 - 天天要聞

時間在中國這邊,美國很着急

而中國不着急非要與美國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因為當前的世界通脹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還十分有限,而美國卻着急了。尤其是中國推行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經濟結構,讓中國有充分的信心來對沖可能到來的危險。中國之所以拒絕布林肯訪華的請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國當前在台海問題上的主張,讓中國政府十分不滿,中國需要美方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才能進一步溝通。

中方需要布林肯要訪華應做到的事項:不干涉中國內政事務、不對中國利益進行侵害。美方想推動布林肯、雷蒙多、耶倫等政府高層訪華,便應首先清除橫亘在前的「美國路障」。以此打通中美政治互信鏈。現在不是中國不願意和美方有接觸的意願,而是美國不願意在涉及中美核心利益問題上拿出自己的態度,如果美方真想和我們談,那前段時間,就不該讓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見「台獨首惡」蔡英文,這個道理,布林肯心裏應該很清楚。

訪華請求遭拒,布林肯大言不慚:中國必須表現出與美國接觸的意願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需要做的,不是催中國與美國接觸,而是擺正自身定位,拋棄自身的優越感,切實拿出解決問題的態度,讓中美雙方關係回到正常的軌道上,這樣雙方高層的交流才能夠成為可能。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被免職7天,葛永罡官宣落馬 - 天天要聞

被免職7天,葛永罡官宣落馬

據貴州安順市紀委監委7月1日消息:安順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葛永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安順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葛永罡(資料圖)今年6月25日,安順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免去葛永罡的安順市發展和改
特朗普還是不聽勸告,又一次賭上美國國運,馬斯克對他心灰意冷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還是不聽勸告,又一次賭上美國國運,馬斯克對他心灰意冷

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來以固執著稱,其行事風格乖戾,做事情的結果往往呈現出兩個極端,要麼大獲全勝,要麼全線潰敗。當下,特朗普再度作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為一個法案,賭上了美國的國運。在參議院的表決中,法案以極其微弱的優勢驚險闖過第一關,距離正式立法
一口氣了解佩通坦被彈劾停職,對泰柬局勢有何影響? - 天天要聞

一口氣了解佩通坦被彈劾停職,對泰柬局勢有何影響?

泰國總理佩通坦的停職,看似是因為一份小小的錄音所引起的泰國內部的政治動蕩,但是這背後所隱藏的,可不僅僅只是泰國那尖銳的內部矛盾,同時還是泰國和柬埔寨兩國之間那已經糾纏數十年的邊境主權爭議,甚至有可能,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攻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