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壇戲劇性一幕,拜登到波蘭避風頭,特朗普去災區看望災民

2023年02月18日18:09:14 國際 9261

據環球網報道,最近美國國內出現戲劇性一幕:俄亥俄列車脫軌事故發生後,現總統拜登不聞不問,執意訪問波蘭,而前總統特朗普卻宣布將前往東巴勒斯坦看望當地居民。

當被問及拜登是否可以調整行程時,稍微關注一下正在受災的俄亥俄民眾時,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直言,拜登的行程已經安排滿了,他近期要去波蘭紀念俄烏衝突爆發一周年,沒有訪問俄亥俄的行程。

美國政壇戲劇性一幕,拜登到波蘭避風頭,特朗普去災區看望災民 - 天天要聞

拜登到歐洲避風頭

拜登這個時候執意訪問波蘭,自然是要避一避國內負面輿論。只不過,到歐洲避風頭,拜登就不怕朔爾茨當面質問「北溪」管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嗎?

上周美國傳奇記者西摩·赫什一篇拜登下令炸毀「北溪」管道的文章引起輿論轟動,而拜登一直對相關指控保持沉默。如此態度自然讓德國感到不滿,最近幾天德國媒體和政黨多次發聲,要求徹查「北溪」事件。

16日俄《觀點報》社論認為,對「北溪」的破壞已經成為拜登不得不回答問題,因為歐洲人很清楚,這不僅僅是對俄羅斯攻擊,也是對歐洲能源的威脅,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華盛頓是否對自己的盟友重演這種行為。「美國今天能炸毀『北溪』,明天就敢襲擊核電站。」

在沉默了近兩周後,拜登有必要向歐洲解釋發生了什麼,重新協調美歐關係、安撫德國,否則本就經濟下行、軍火庫見底的歐洲不免會心生疑慮,藉著「北溪」事件打退堂鼓,到時候拜登政府打造的聯歐抗俄局面必然將付諸東流。

美國政壇戲劇性一幕,拜登到波蘭避風頭,特朗普去災區看望災民 - 天天要聞

拱火俄烏衝突,為大選助力

拜登政府賣力拱火俄烏衝突還與2024年美國大選有關。去年中期選舉結束後,共和黨拿下眾議院,導致民主黨推行國內政治議程受阻。

既然無法在美國國內取得政績,那麼為了實現連任,拜登和民主黨不得不將目光放到海外,挑撥地區衝突,以打造「民主世界領袖」和「戰時總統」的形象。

一個明顯的證據是,去年科索沃局勢突然升級的時間恰好在美國中期選舉結束後。可以說,美國外交政策,實際上是美國國內政治的外部表現。

美國政壇戲劇性一幕,拜登到波蘭避風頭,特朗普去災區看望災民 - 天天要聞

波蘭之行恰逢普京發表國情咨文

另一方面,比較湊巧的是,拜登的波蘭之行恰逢普京將於21日發表年度國情咨文,俄媒預計普京將宣布對烏克蘭發起新一輪攻勢,而美國媒體則聲稱,拜登也將在演講中向普京傳達重要信息。

按民主黨的一貫風格來看,拜登的演講恐怕離不開意識形態、重申對烏克蘭的支持等陳詞濫調,去年3月拜登就在波蘭發表過一篇類似的演講,當時拜登還揚言推翻普京,結果被白宮緊急澄清。

現如今在西方不斷煽動下,俄烏衝突已經不可能輕易停火,澤連斯基謀求恢復烏克蘭領土、重奪克里米亞,而華盛頓的最終目標是徹底削弱俄羅斯,俄羅斯和美國已經走到矛盾無法調和的地步,所以拜登和普京的隔空喊話能起到什麼效果,還有待觀察。

美國政壇戲劇性一幕,拜登到波蘭避風頭,特朗普去災區看望災民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忙着積攢政治資本

拜登這邊急着去波蘭避風頭,特朗普也忙着到俄亥俄災區樹立形象,積攢政治資本。

17日接近特朗普的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將於下周三前往東巴勒斯坦小鎮,慰問當地居民。

與此同時,被潑了幾天「髒水」的美國右翼和政客媒體開始反擊。特朗普的「鐵粉」共和黨議員萬斯還陰陽怪氣地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不要再要求美國交通部做些什麼了,畢竟他們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福克斯」新聞則聲稱,俄亥俄州的災難凸顯了民主黨的虛偽,號稱進步、環保的政客們天天警告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危險性,上升的海平面將威脅到人類生存,但當涉及到成噸的危險化學品泄漏時,華盛頓的官僚們只是聳聳肩,什麼都沒有說。

美國政壇戲劇性一幕,拜登到波蘭避風頭,特朗普去災區看望災民 - 天天要聞

俄亥俄州的居民也為特朗普辯解,交通部長布蒂吉格將事故責任歸咎於特朗普是荒謬且難以理解的,他們質問拜登為什麼不發聲?

當然,拜登也不是沒有發聲。14日拜登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吹噓對氣候和清潔能源的投資,「美國孩子將呼吸更清潔的空氣、飲用更安全的水源。」結果遭到美國網友群嘲:俄亥俄州的孩子難道不是美國人了嗎?

雖然從特朗普到俄亥俄州訪問上,很容易看出作秀的痕迹,但至少算是襯託了美國此前吹噓的「總統與人民站在一起」。不過,這一幕不免讓人哄堂大笑:現總統與烏克蘭人站在一起,前總統反而去了災區,那麼現在究竟誰才是「美國總統」?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 天天要聞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月5日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會晤在許多方面都是必要的,但尚未安排。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 天天要聞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當地時間5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選舉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擔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國聯邦議院任職20多年,2021年大選失敗後,在聯盟黨作為反對黨時期,延斯·施潘擔任議會黨團副領袖之一。施潘主要參與經濟政策制定。此前,他還曾擔任衛生部長、財政部議會國務秘書。 (總台記者 康玉斌) ...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從護膚品到服裝,從傢具用品到藥品,美國民眾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遭受無差別打擊。近日,美國媒體就分析了關稅政策是如何影響美國普通民眾生活的。美國媒體主持人:《紐約時報》近日分析了如果沒有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樣。報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臨價格飆升或短缺,簡而言之,那太多了。事...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 天天要聞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新華社巴黎5月5日電法國總統馬克龍5日宣布,在美國減少對科學的資助之際,法國政府將通過「法國2030」國家投資計劃額外提供1億歐元來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當天「選擇歐洲科研」大會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旨在鼓勵全球的科研人員選擇歐洲和法國作為工作地點。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一檔節目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就其「奪取格陵蘭島」提議進行說明。針對「使用軍事力量吞併格陵蘭島」的說法,特朗普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他在採訪中表示,他對武裝奪取格陵蘭島這件事情的發生仍持「懷疑態度」,但他表示這種可能性「肯定」存在。「我們非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