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華商韜略 600
站得越高,摔得越慘。
1月9日,華夏能源網曝出漢能創始人李河君在2022年12月被錦州市公安局帶走,可能與錦州銀行有關。
李河君,中國「最短命」首富,2015年初榮升中國首富,僅5個月就跌落神壇。漢能集團,一家致力於光伏產業的公司。光伏產業,一個捧紅又「摔死」眾多從業者的行業。
李河君是一個膽大的人,小打小鬧的生意從來進不去他的法眼。
2008年,彼時的李河君已經作用國內最大民營水電站,每天凈賺千萬,可即便如此,李河君仍不滿足,突然決定跨行進入光伏產業。
本就半路出家,卻偏偏又與整個行業逆道而馳,非要押注當時已經讓從業者紛紛摔跟頭的薄膜發電。
當時的外界認為「不是瘋子就是騙子」,可李河君反而認為,「別人不要的,正是我們的機會」。
這個機會,確實一度捧紅了李河君。
僅僅在第三年,漢能集團就榮獲國家開放銀行的300億貸款授信額度。從此,李河君只要遇到有人對漢能實力產生質疑,就直言「漢能是國開行的長子」。
「國開行長子」這個稱呼確實唬人,至少讓各地政府人員信以為真。
此後,漢能集團與各地政府合作建設的生產基地,一直採用「三三制」原則,由地方政府、銀行和漢能各出三分之一,有時候,漢能甚至連自己那份三分之一都不用出。
然而2013年,漢能集團就被曝出虛報建設規模和投資,更是被國家審計署直接點名,可見「國開行長子」這一牛皮被吹到何種程度。
之後幾年,這些合作項目果然大多沒能如期投產,負面不斷。
「國開行長子」的牛皮被揭穿,卻並沒有影響到李河君暴漲的身家。
2013年,李河君洋洋洒洒、高談闊論,寫出一本《中國領先一把》,其內容核心則是認為中國將會通過光伏革命來完成國家崛起。
該書一經發佈,立刻讓李河君成為光伏行業的風雲人物。
成為風雲人物的李河君雖被國家審計署點名,可牛皮仍未少吹,在他口中,漢能集團已然「全球規模第一、技術第一」。
2014年,李河君身家暴增,一年時間增速高達837%。等到2015年初,已經超過馬雲100多億元,成為中國新首富。
可惜,增速快,跌落速度更快。
剛進入2015年5月,漢能集團就遭遇兩家外國公司做空。等到2015年5月20日,李河君吹出來的泡沫徹底被戳破。
這一天,僅開盤25分鐘,漢能集團的股價就暴跌了47%,公司市值蒸發1435億港元(約1244億人民幣),李河君個人身家蒸發1167億港元(約1011億人民幣)。
面對如此慘狀,李河君卻毫不在意。5月28日,李河君還在媒體中透露,「公司正處於歷史上的最好狀態」。
然而僅僅兩個月後,就因涉嫌市場操縱案被香港證監會查處,並至今仍被停盤。
漢能集團從此急轉直下,資金鏈斷裂,李河君跌落神壇。
在一次媒體採訪中,李河君感慨:「銀行斷了公司的貸款來源,我只能通過私人朋友去借錢」。
如此困境,李河君不是沒想過翻身。
2016年年會上,李河君仍然慷慨激昂:「漢能這艘船,經歷了一場暴風雨的洗禮後,從今天開始,重新起航!」
然而等到2019年,漢能集團的大廈終究開始傾覆。那一年10月11日,數百名討薪員工講漢能總部團團圍住。「欠薪門」持續發酵。
同時,多家「漢能系」公司紛紛申請破產。李河君開始銷聲匿跡。
曾放出豪言「要麼死掉,要麼偉大」的李河君,恐怕沒能想到,在經歷從中國首富王座上跌落,並深陷銀行斷貸和討薪門後,如今又被警察帶走。
如今看來,中國的光伏產業確實偉大了,可李河君終究沒能走出。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