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日前,外交部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了《關於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的安排》,商定了關於在香港特區建立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的相關事宜。
這也就意味着,相關工作已經進入到了籌備階段,相信在不久後,中國將推動建立一個面向整個國際社會具有協調解決問題作用的國際組織。而中國之所以在此刻提議建「新群」,其實也是順應了國際社會的發展。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發展迅速,經濟、科技等各個領域一片繁榮,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也出現了越來越多新的、更複雜的矛盾和問題。一旦這些矛盾長期累積,最終或許會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
多數情況下,這些國家、地區之間的矛盾其實都可以通過調解等平和的方式解決,然而,迄今為止,國際社會依舊沒有一個專門致力於協調化解矛盾的國際組織,這就導致現在各國之間若是出現了矛盾,只能依靠訴訟、仲裁等流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國際社會的訴訟機制確實較為全面,例如聯合國,其國際審判法院,即海牙國際法庭,自建立以來,就通過仲裁等方式,解決了不少國家之間的矛盾。
但其實採取仲裁這類手段較為強硬、結果的判定往往涉及是非對錯,但國際關係是很複雜的,很多時候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非常有必要先採取調解等溫和的方式處理問題。
並且,隨着時代的進步,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或許將會出現更多涉及領域更廣泛、內容更加複雜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一開始就通過仲裁的方式決定矛盾方的黑白,難免有些片面。
為了順應國際社會對調解矛盾的需求,現在中國領頭提議建立國際調解院,充分體現了中國願主動承擔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責任、維護國際秩序的大國風範。因此,對於中方的提議,已經有國家表示贊成,並與中國一同起草了《聯合聲明》,共同發起建立國際調解院。
據目前已知的消息,中國對於該調解院初步定性為,以靈活經濟、友好便捷的方式,為國際爭端提供解決方案,並且該國際調解院將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原則,以條約為基礎,對現有解決矛盾的國際組織做出有效補充。
從宏觀層面來看,國際協調性組織的出現幾乎是必然的趨勢,現在中國未雨綢繆宣布建立這個組織,至少能體現出兩個重要方面,一是中國善於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國際局勢的發展;二是中國國際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
說白了,能把世界各國邀來,坐在一張桌子上進行協調談判的,那必然是在國際社會上具備強大號召力以及影響力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解決國際矛盾方面,更需要這個組織以及成員國秉持着絕對公正性、公平性的立場,如此才足以服眾。
顯然,通過長時間的發展,中國已經向世界各國證明了,中國完全擁有建立好國際調解院的資格和能力。並且,中國一向秉承的發展理念都是合作共贏,中國的崛起也證明了,強大的中國是對整個國際社會體系都能提供有力的補充,而非破壞。
同理,國際調解院的建立,解決矛盾只是手段,最終的目的也還是要為世界各國的雙贏、甚至多贏做有力的推手。
另一方面,在國際調解院建立完成後,也可以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個發聲的場合。眾所周知,現在國際社會上畢竟還是以西方霸權為主,甚至某些大國能憑藉其在經濟、軍事領域的優勢地位對其他國家施壓,並將一些國際組織變成少數國家的「一言堂」。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時代已經變了,在中國的組織和帶領下,相信國際調解院能夠更好地做到公平、公正,能更好的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發聲,在鼓動各國合作共贏的同時,從某種程度上,或許也是對霸權主義和單極主義的一種挑戰。
總而言之,無論是對維護國際秩序的必要性,還是確保國際成員維護正當利益的重要性,國際調解院的建立,都體現出了國際的真實需求。或許在今後,隨着中國的發展,國際調解院影響力的日益提升,該組織將會在整個國際社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