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國新辦就《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有關情況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游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從吹風會上獲悉,為促進個體工商戶持續健康發展,需要採取個性化、差異化幫扶措施,通過分型分類培育實現精準幫扶。此外,市場監管總局正在研究支持「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政策措施。

市場監管總局登記註冊局局長楊紅燦。圖片來源/國新網
市場監管總局登記註冊局局長楊紅燦介紹,促進個體工商戶持續健康發展,需要針對他們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採取個性化、差異化幫扶措施,因此《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中提出,通過分型分類培育實現精準幫扶。
所謂「分型」,就是根據經營規模、營收水平等,將個體工商戶大致分為「生存型」、「成長型」和「發展型」三個類型,分別著眼於「活下來」、「持續經營」和「發展壯大」三個目標,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育。對盈利水平比較低、勉強維持經營狀態的「生存型」個體工商戶,可以通過困難救助、費用減免等方式盡量維持其正常經營,為家庭提供基本收入來源。對經營穩定、有一定僱工規模的「成長型」個體工商戶,可以注重金融支持、技能培訓等,引導其規範經營、逐步擴大規模,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對規模較大、收入可觀的「發展型」個體工商戶,積極引導他們在自願基礎上轉型升級為企業,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實現更好發展。
「分類」就是鼓勵個體工商戶發揮自身的優勢,結合實際,走創新發展的路子,加大對執着堅守、特色鮮明、新產業新業態等個體工商戶的選優和「拔尖」培養,提升區域內個體工商戶發展的總體水平。目前,市場監管總局正在研究支持「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政策措施。所謂「名」,就是支持和培育一批產品和服務質量好、誠信經營、有一定品牌影響力,深受群眾喜愛的知名小店和「網紅店鋪」。所謂「特」,就是鼓勵地方依託區域文化資源,地理標誌產品等特色優勢,打造民俗旅遊接待、土特產品銷售、特色餐飲服務等領域的經營樣板。所謂「優」,就是要挖掘培養以弘揚民間傳統技藝、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的「老工匠」、「老藝人」,打造更多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專、小而優的個體工商戶。所謂「新」,就是鼓勵個體工商戶積极參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經濟形態,加快數字化發展,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
楊紅燦表示,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培育是着眼長遠的制度性安排,是提升個體工商戶整體發展質量的重要舉措。市場監管總局將指導和支持各地不斷加大探索力度,研究制定劃型標準,建立分類培育「名錄庫」,完善樣本統計制度,跟蹤了解發展訴求,更好地促進個體工商戶持續健康發展。
上游新聞記者 李洪鵬
編輯:朱亮
責編:郎清湘
審核:阮鵬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