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圖卡
「歐佩克+」的減產決定,毫無疑問是捶在西方國家腰子上的暴擊;德國為了獨善其身,先後拿出3000億歐元準備「自救」,這一計劃被歐盟視為「背刺」。
如果說,俄羅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促成「歐佩克+」減產,還是大家正面剛的結果;那麼德國這一計「背刺」毫無疑問就是「來自同伴的背叛」,因此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歐盟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變成了「圍毆」德國的「專場批鬥會」。
據媒體報道,歐洲召開這場會議,主要是為了討論日益嚴峻的能源問題,「旨在幫助成員國減輕壓力」;但是隨着德國總理朔爾茨的到來,與會者頓時血壓飆升,很快就變成了各種毫無意義的爭吵,各方莫衷一是,最後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當然,各國也不是沒有收穫,起碼罵德國是罵爽了。有媒體形容,「對德國的憤怒籠罩着整個會議流程」,「分歧和拖延」成了會議的主題,因此外界將唯一的轉機寄托在月底的歐盟領導人正式會議上。
媒體披露稱,東道主、歐盟輪值主席、捷克總理皮特·菲亞拉對德國的批評比較含蓄,只是不點名地指責德國政策不利於歐洲團結。但是其他人就沒那麼客氣,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直接當著朔爾茨的面,指責德國「破壞歐盟內部市場,德國人必須放棄自私的行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提醒德國,「必須維持歐洲單一市場的團結」,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也對德國發難。
德國在這次會議上的遭遇,是西方國家眼下亂象的一個縮影;當朔爾茨埋頭聽着各國的抱怨時,美國總統拜登也在為經濟數據焦頭爛額。美國勞工部日前發佈了9月份的就業率數據顯示,失業率為3.5%、非農部門新增就業26.3萬;分析人士指出:這個數字低於市場預期,且低於2022年的平均水平,更不及2021年,這顯示出美聯儲連續三輪激進加息,已經開始對勞動力市場造成了負面影響。
受此消息影響,美國三大股指再度出現大跌,道瓊斯下跌2.1%、標準普爾下跌2.8%,納斯達克下跌3.8%;市場人士對媒體表示,由於激進加息使得美國經濟未來可能陷入困境,投資者信心受到重挫,美股未來還將出現持續波動。
眼看着就要中期大選,「歐佩克+」的減產決定已經讓華盛頓「怒不可遏」,糟糕的經濟現狀更是讓民主黨的選情「火上澆油」。說真的,如果沒有太多意外,不少人相信共和黨現在躺着都能贏下中期大選。
不管歐洲還是美國,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麻煩,歸根到底還是自己亂來的後果。對於華盛頓而言,眼中除了霸權啥都沒有,根本不管其他任何國家的死活,甚至不管本國民眾的福祉;對於布魯塞爾而言,眼中除了美國啥也沒有,不管美國做什麼、也不管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直接盲從華盛頓的外交政策。
現在美國需要從歐洲身上吸血,首當其衝就是吸德國的血;德國也不甘示弱,直接砸出巨資準備吸周邊國家的血——這幾輪折騰下來,很多人都相信歐洲的衰弱已經不可避免,東方紀元正在到來,那麼西方國家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