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批沙特走近俄羅斯 指責他們價值觀相同 威脅不再提供保護

2022年10月07日09:54:20 國際 1373

這篇國際評論,木叔來分析美國和沙特的關係。

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等產油國組成的OPEC+,在10月5日做出決定在11月削減石油產量每天200萬桶後,美國和西方對沙特阿拉伯的憤怒爆發,政治家和評論家對油價上漲及其對美國中期選舉以及俄羅斯-沙特關係的影響表示關切。

比如木叔注意到,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俄羅斯和沙特的關係已經取得了進展。

原因在於在美國人看來,石油已經成了一種能源武器,這不僅僅與全球經濟互相影響,也和如今的俄烏戰爭密切相關。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一篇文章描述了美國的立場: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實際上是一場反對西方民主制度的戰爭,這凸顯了俄羅斯和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的利益重疊。因為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都是君主制,這在西方看來也並非是一種民主的形式。

這意味着它們有着相同價值觀。

美國批沙特走近俄羅斯 指責他們價值觀相同 威脅不再提供保護 - 天天要聞

沙特王儲小薩勒曼

更多的西方媒體對此發表了相似的看法:

比如《紐約時報》聲稱,「OPEC和俄羅斯」旨在提高油價。

英國《衛報》報道,拜登政府官員認為這是一個輕率的決定,並認為沙特可能在這個問題上「與俄羅斯結盟」。

彭博社的一篇觀點文章聲稱,「沙特-俄羅斯石油軸心」冷落了拜登

這是最明白無誤表示沙特和俄羅斯在俄烏戰爭後時代,具有共同利益的文章。

而這不是彭博社唯一抨擊沙特的文章。另一份消息聲稱「普京終於找到了一個真正的朋友:沙特阿拉伯。」

美國國會議員對沙特減產的消息很憤怒。

比如來自東歐地區移民的國會議員湯姆·馬利諾夫斯基就認為,美國應該從沙特和阿聯酋等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君主國撤出軍事裝備,不要再保護他們。

他將沙特的行為稱為敵對行動,旨在傷害美國和盟友,並幫助俄羅斯。

這位議員聲稱,「如果沙特獨裁政權利用其對石油市場的控制來壓制我們的經濟並幫助我們的敵人,我們沒有理由捍衛它。」

曾和拜登競爭總統寶座的國會參議員伯尼·桑德斯也有類似的看法。他稱美國應該努力反對OPEC+的「非法定價」,並消除對沙特的軍事援助。

前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現在是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俄烏戰爭以來,社交媒體上的紅人。他指出美國是時候現實地對待沙特了,應該考慮更深的政策。「我們的沙特同事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或安全和經濟利益。因此……我們不要再假裝這段關係有什麼特別之處。美國總統不要再去訪問了。」

不過據《紐約時報》的評論儘管也警告沙特和俄羅斯走近,但該媒體引述的分析人士還有一個判斷:儘管沙特和俄羅斯都同意減少石油產量,但可能會發現其石油定價能力有限。

一個原因是油價如今和全球經濟的供求關係息息相關,而經濟恢復並不一定很快,所以對石油的需求依然有限。在此背景下油價會波動上漲,但不至於因為減少200萬桶而出現恐慌。

【所有作品已受版權保護,嚴禁抄襲、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未來100年,韓國人口或銳減八成! - 天天要聞

未來100年,韓國人口或銳減八成!

近日,韓國智庫「半島未來人口研究院」發佈報告稱,若當前超低生育率持續,到2125年,韓國總人口或將銳減85%,為753萬人左右。韓國社會將呈現「倒金字塔式」結構。已成定局近年來,韓國的超低生育率持續引發關注。去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75,為全球最低。「半島未來人口研究院」通過分析生育率、死亡率和移徙率來預測...
特朗普用加稅逼75國簽約,唯獨中國是個特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用加稅逼75國簽約,唯獨中國是個特例

在特朗普留下的90天關稅緩衝期即將結束之際,美國政府又有動作,想要在這之前同一系列國家簽署關稅協議,從而繞開特朗普將要落地的「最嚴厲關稅」威脅。 這裏面的玄機可不少。首先,美國在這次貿易博....
當白宮忙於關稅博弈,中國電力產業正突圍狂飆 - 天天要聞

當白宮忙於關稅博弈,中國電力產業正突圍狂飆

當白宮還在關稅談判桌上與世界各國吵得面紅耳赤,這邊中國電力產業已經踩足油門,把全球能源賽道遠遠甩在身後。美國這算盤打得叮噹響,對外盯着伊朗石油,對內狂砍新能源補貼,一門心思護着頁岩氣生意。結果呢?特斯拉股價跟着坐過山車,全國電網還像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