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戰忽速遞
世界苦美久矣!自建立美元石油體系以來,美國長期利用這一體系攫取財富,導致世界資源向美國聚攏,而美國成了全世界的「黑洞」,對世界各國的壓榨越來越大,問題是,隨着世界秩序變化,以及各國的醒悟,沒有人願意再聽美國的!各國紛紛舉起反霸大旗,對美國說不!
據環球時報日前消息稱,「歐佩克+」部長級會議經過商議認為,從11月起,將石油日均產量下降兩百萬桶。「歐佩克」又叫石油輸出國組織,它是由亞、非、拉美世界各個主要石油生產國成立的,以沙特、伊朗等十幾個國家為主要成員國,當初建立這個組織,主要是為了維護自身經濟收入,反對西方在石油方面的壟斷和剝削。歐佩克頂住美國的壓力,之所以做出上述決定,完全站在維護自身利益角度,此舉讓美國很不爽。
得知這一消息後,美國方面稱:「拜登總統對上述短視決定感到失望。」要知道,在今年,拜登曾在訪問中東時表示,希望沙特帶頭增產石油,而沙特並未當面答應拜登的要求。這表明,美國的霸權施壓沒有奏效,而以沙特為首的中東產油國不願聽美國的。曾幾何時,美國和沙特關係甚好,沙特多次為美國提供石油,緩解美國和歐盟的能源危機,但現在,沙特站在美國對立面,更關心自身發展,關心世界能源局勢,而不是直接討好美國。
歐佩克的上述減產決定,直接會給美國帶來兩個影響:其一,美國和歐盟的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繼續加深。受俄烏衝突影響,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地區都出現了能源危機,加上通貨膨脹,各國民眾抗議不斷,矛盾增大。如果不能解決能源危機,那麼美歐會進一步撕裂。按照美國方面的說法,削減石油將打擊那些「已經因高油價而搖搖欲墜」的國家。當初,美國在敘利亞偷盜石油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想過那些被霸凌的弱國的感受呢?
自頁岩石油發現以來,美國一度成為全球主要產油大國,美國本身不缺油,但美國生產的石油成本高得多,而中東產油國的原油更便宜,美國當然希望獲得物美價廉的中東石油。另外,美國把相當一部分原油和天然氣買到了歐盟,希望從那裡獲得利潤。
其二,影響美國中期選舉,今年年初,美國國內的油價有段時間下跌,減輕了民眾生活壓力,美國民眾一度對拜登工作表示滿意,但隨着歐佩克宣布減產後,油價一路上漲至每桶93美元,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不斷上升。此時距離美國中期選舉還有一個月。雖然民主黨勉力掌控着參眾兩院。但專家預測,歐佩克此時宣布「減產」將會導致油價上漲,會讓美國民眾對民主黨產生抱怨,對共和黨予以支持,而共和黨將趁此拿下對眾議院的控制權。
美國兩黨長期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即便在疫情之下,兩黨的鬥爭不減反增,對他們來說,只有掌握權利,才能維護他們以及身後利益集團的利益,一旦喪失權利,那麼自身利益會受損。
無論美國兩黨如何鬥爭,改變不了歐佩克的決定,世界各國早受夠了美國的壓榨和剝削,尤其是疫情和各種危機之下,身為世界霸主的美國不僅沒有給世界帶來希望,沒有帶領世界走出危機,反而一再推行霸權主義,破壞世界發展,不斷敲詐各國,導致世界秩序大亂。如果各國繼續服從於美國,世界還能保持發展嗎?
今天是歐佩克十幾個國家反對美國,明天可能還有更多國家反對美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應該改一改自己的傲慢,多為世界做點好事,或還能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