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10月1日,達州市達川區召開黨建引領城市社區網格化治理工作會議,決定在城市社區深入推進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的基層治理創新,切實夯實城市治理基層基礎。
「我區共有城市社區28個、居民小區538個,其中,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373個、佔比近七成,以前劃分的網格不夠精細,有的甚至與小區或片區混為一談。加之,基礎設施老舊、信息化水平低,人員結構複雜、流動性強,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達川區委書記向建平在會上表示,進一步精細網格劃分、優化網格力量,動員群團組織、卸任幹部等多元參與成為該區進一步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的當務之急。
而第一步,就是對原有的網格部局進行調整優化。
「特別是,重點針對過去有的網格過大,超過5000戶,有的網格存在區域交叉等問題,以主要街巷、道路為界,以相對封閉的居民小區或若干棟居民樓為單元,同時考慮轄區內面積、居民數量,機關企事業單位、市場、工地等多種因素,按照『區域相鄰、易於管理、全面覆蓋』的原則,將原來的196個網格優化調整為208個。」達川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成娟告訴記者,網格優化後平均面積0.19平方公里、平均人口1507人,布局更加科學合理。

會議現場
在力量配備上,達川區按照極端情況進行了充分準備:一方面配強了點位長。任命28名聯繫社區的縣級領導幹部為點位長,平時牽頭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應急狀態下負責聯繫社區全面工作,靠前指揮調度街道、網格及部門力量,做好現場處置和後續工作。
同時,他們在配優網格長上下足了功夫。從區內卸任幹部中擇優選派208人擔任網格長。平時牽頭建立網格黨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負責上傳下達、問題處置、密切聯繫群眾等職能職責,同時,統籌網格內力量,常態做好疫情防控、矛盾糾紛調解、政策宣傳、民情收集處理等工作。應急狀態下,聽從「點位長」統一安排調度,完成急難險重任務。

會議現場
光有將,沒有兵也不行。為了給每個網格配足黨員幹部,他們按照「就近就地」原則,將居住在城區的7000餘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嵌入到所有網格中,接受網格黨支部的領導和調度,從而實現把精兵強將真正放到前沿陣地的目標,確保平時高效運轉、戰時快速轉換。
沒有好的制度就沒有好的執行,離開機制體制的保證,再好的理念也是空中樓閣。在機制體制方面,達川區以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組織架構為突破口,同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會商解決網格內治理難題和問題,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多元共治的良性治理格局。應急狀態下實行「1+4」扁平化管理,由點位長全面統籌街道、社區、網格、樓棟4支力量開展各項工作,確保實現「網格吹哨、幹部報到」。
為了解決網絡化管理中的要素保障難題,達川區一方面專門對下沉社區的服務事項、延伸網格的工作事項進行了系統梳理,通過「該轉的轉、該停的停、該合併的合併、該購買服務的購買服務」的方式,切實減輕了社區幹部和網格的負擔。另一方面, 通過盤活閑置資產在社區建立起了應急物資儲備點和愛心服務驛站等陣地,並聯動網格內商超、農貿市場等建立物資儲備體系,以保障日常和應急需求。同時,他們組織相關部門完善了網格化 管理考核獎懲、補貼等保障制度,統籌各項資金建立網格工作經費,調動激髮網格隊伍積極性,保證了網格化管理工作有效運行。
「有隊伍,有制度,有保障,也就有了戰鬥力!」達川區三里坪街道南濱社區1網格網格長、區供銷社幹部嚴正奎告訴記者,優化調整後的網格化管理,將社區基層治理推上了新的高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