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為了限制中國5G技術的發展,不惜用芯片當做武器,但美國手上的武器在很多行業中都存在,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曾經有一句話:「如果你控制了石油,那麼就意味着你控制了所有國家。但如果你控制了糧食,那麼你就以為控制了所有人。」
可見糧食在眾多武器當中,威力最大,因為糧食關係一個國家的穩定,人類的糧食問題,永遠是最重要的問題,前段時間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有可能釀成全村性的糧食危機,俄烏衝突讓一個挨餓的世界提前到來。
糧食武器的威力不亞於「核武器」,俄烏衝突衝擊全球糧食供應鏈,再疊加通貨膨脹,以埃及為例:埃及80%的小麥進口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埃及政府稱今年小麥價格已漲至每噸435美元,而去年才270美元。
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人們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因為戰爭問題,正在引起一場新的糧食危機。
7月15日,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在發佈會上表示,在日前舉行的烏克蘭糧食出口問題四方會談中,俄方提出的建議得到了其餘各方的基本支持,這說明俄羅斯並沒有打算把糧食作為繼天然氣之後的又一武器。
作為蘇聯的繼承國,曾經在糧食方面,深受美國的打擊,也是美國的糧食武器,使蘇聯土崩瓦解。美國用這種方式,把自己變成當時唯一的超級大國。
一、美國人的武器
說起美國這些年發動的戰爭,多以能源方面為主,當初的伊拉克、阿富汗還有後來的敘利亞,大都是以石油重要的產地為主,包括被美國制裁的伊朗,美國人把石油這種戰略物質,作為自己一項重要的武器,而且多年來,美國多屆政府一代接一代,不遺餘力的推行下去。
在特朗普執政以來,推行所謂的「美國優先」戰略,對中國實施所謂的貿易戰,以達到自己霸權的目的。
他們揮動關稅大棒,用芯片來瓦解中國通訊產業的進步,但很多時候,他們的武器也會帶來自身的後遺症,中國的反制手段,讓美國的農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另外,中國出口美國關稅的提升,也同樣會讓美國普通的消費者增加生活的成本。
美國的耕地佔全球的13%,耕地面積位居世界前列,但美國的農民卻只有幾百萬人,佔美國人口1%,這說明了美國農業的科技性,大型機械的利用,勞動效率的提供,讓這1%的農民養活了整個美國的人口,不但如此,美國還大量的出口糧食到其他的國家。
特朗普時期的貿易戰,中國曾經通過大豆反制美國,可以看得出來,美國大豆大量地被出口到中國,而且美國人的糧食價格並不高,如果太高的話,各個國家不會捨近求遠去購買美國的糧食。
很多糧食緊缺的國家,都賴以美國的糧食來生存,歐盟各個國家的領導人,在俄烏戰爭以來,認為今年的冬天,會因為俄羅斯的天然氣,讓整個歐洲進入幾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
同樣的道理,糧食的威力遠遠高於天然氣,如果美國控制了很多國家的糧食,很多人將無法生存,那些國家的政府,也會因為糧食危機直接被人民所拋棄,人不能不吃飯,美國人的糧食武器可見威力之大。
全球的糧食結構極度的不均衡,以大豆和玉米為例,美國佔據了全球的40%,可以說在很多的糧食方面,美國決定着定價的權利,美國的四大糧商分別是:美國ADM、美國嘉吉、美國邦吉和法國路易達孚。
這四家公司控制全球80%糧食交易量,而且這四家公司曾布局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很多國家,從而想達到這些國家的糧食的定價權。
就現在的俄烏戰爭,不僅僅是給歐洲帶來糧食危機,同時也會給依賴俄烏的非洲和中東地區尤為嚴重。半島電視台由此指出,許多國家,尤其是 城市人口增長較快的非洲國家,不得不以更加實際的考量來看待糧食安全問題,而不是烏克蘭戰火中的誰是誰非。
所以說美國人手上掌握的糧食武器相對於核武器,有過之而無不及,曾經蘇聯就敗在美國人的糧食武器之下。
二、美國糧食武器瓦解蘇聯
二戰後,世界格局形成了兩大陣營,以美國首位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雖然美蘇都屬於戰勝國,但對於兩大陣營來說,很多國家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特別是糧食緊缺,導致很多人掙扎在貧困線上。美國佔有世界13%的土地,而且科技放大,所以美國並沒有所謂的零食危機,而且還把自己的零食大量地出口到國外。
但蘇聯就不同,雖然蘇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很多土地為不毛之地,實際的糧食產量並不高,對糧食來說,蘇聯非常的緊缺,但好在蘇聯能源方面充足。
但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很多自己的同盟國都向蘇聯求助,但蘇聯本身自己的糧食問題都沒有真正的解決,所以蘇聯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就向零食充足的美國購買糧食。
但美國人卻用零食作為武器,來牽制和打擊蘇聯,首先美國人只認可美元,不認可蘇聯的盧布。
這種事情無獨有偶,俄烏戰爭開始之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紛紛響應美國,制裁俄羅斯,其中還包括日本和中國的台灣地區,為了拉攏美國,不惜追隨美國。
打算摧毀俄羅斯的經濟,讓俄羅斯隻身陷入危機,俄羅斯做出了反制措施,制定了針對不友好國家的能源出口政策,這些對俄羅斯的敵對國家,如果想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就必須支付盧布,這與當年美國用糧食對付蘇聯,手段如出一轍。
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蘇聯方面並沒有太多的外匯儲備,只能用黃金來支付糧食的購買,僅1979-1980年兩年間,蘇聯就動用314噸黃金購買糧食。
蘇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但死對頭美國卻是最大的出口國,在美蘇冷戰的鬥爭中,蘇聯首先在糧食方面敗下陣來。
後來蘇聯陷入了嚴重的糧食危機,讓蘇聯的老百姓出現了嚴重的吃飯的問題,最終讓強大的蘇聯倒在零食上。
導致後來的蘇聯解體,在蘇聯解體的眾多原因里,可以說美國的糧食武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蘇聯的紙幣
三、美國操縱其他國家的糧食安全
從1970年代開始,美國為了操縱世界的糧食安全,美國政府就開始對本國的農民開始補貼,鼓勵本國的農民把大量的零食進行出口,使別國對本國的糧食形成進口依賴,打擊別國農業對手。
1965年至1971年印度發生饑荒時,美國為了爭取印度支持他入侵越南,就曾多次限制其糧食出口。1994年,美國以支持海地總統阿里斯蒂德奪權為條件,最終掌握該地農業,最終導致2008年,該國發生了嚴重的糧食危機。
但最著名的事件,卻是美國對阿根廷的糧食控制,1998年,美國政府聯合了以孟山都為首的眾多轉基因公司,研發了高產量的轉基因種子;並在研發成功後,趁着阿根廷債券危機,將新研發的轉基因豆種,送入阿根廷大豆種植品種中。
首先什麼是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是美國研究出來的一種大豆品種,產量要比普通的大豆產量要高很多,但是這種大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能重複種植。
當時阿根廷引進了這種轉基因大豆,短期內增大了大豆的產量,但第二年如果還想種植,還要繼續購買美國的豆種,慢慢喪事了本土大豆種植,讓美國控制了阿根廷的大豆種植,喪失了本國大豆的主導權。
讓阿根廷喪失了本國糧食的主導權,美國以達到糧食武器的目的。
四、試圖威脅中國的糧食安全,中國曾經兩次中招,我大中國如果反擊?
我國作為世界的糧食大國和人口大國,糧食安全至關重要,雖然在小麥和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上可以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但在有些糧食作物上一樣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
後來美國的四大糧商就頂上了中國,從而發生了2004年的大豆風波,這次大豆風波,也讓我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而後來他們又想故技重施,我國是怎麼樣挫敗起陰謀的呢?
時間的指針撥回2004年,當時美國的四大糧商,宣稱世界上大豆的產量大面積減產,全世界的糧商們聞風而動,想提前布局以應對大豆減產帶來的衝擊。
為此紛紛提前購買大豆,作為戰略儲備,當然中國作為這樣一個大國,中國的糧食企業也一樣,導致全球的大豆價格迅速上漲,然而後面又散布消息,聲稱大豆價格並未上漲,本來漲上去的大豆價格應聲下降。
之前高價買入大豆的中國企業,這樣一買一賣間就虧了不少錢,而且美國人再從中收購大豆,直接控制了不少中國的大豆加工企業,當時可以說美國人控制了中國的大豆市場和大豆加工。
很大比重中國的大豆企業,都有美資的身影。讓美國人在中國的大豆生意上嘗到了甜頭,然而美國人後來又想在其他的糧食作物上故伎重演。
2006年美國人先是在全球散布全球糧食減產的消息,讓小麥和玉米等農作物價格上漲,美國人想套用2004年大豆風波的手法。
這也引起了中國政府的警覺,常言道:人不能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中國是世界上人口第一的大國,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我國動用了國家的糧食儲備來挫敗美國人的美夢,我國賣出多少糧食,美國的四大糧商就收購多少糧食,本以為慢慢的中國的市場上的糧食慢慢就被收購完了,沒想到的是,中國的糧食越來越多,四大糧商眼看詭計暴露了,就及時收手了。
我國政府出手,穩住了中國的糧價,挫敗了美國人用糧食作為武器,來打擊中國的陰謀。
美國的糧食儲備庫
五、中國守牢糧食安全底線
在全球出現糧食短缺和危機的同時,我國並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這得益於中國紮實的糧食生產和充足的糧食儲備。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度,全國糧食(穀物、薯類、豆類)產量達6.8億噸,連續四年實現增長,進口糧食則達到1.4億噸。而2021年度中國自俄羅斯進口大豆、小麥、玉米、大麥數量在中國進口總量中的佔比均不足1%;中國自烏克蘭進口玉米數量佔全年玉米總進口量的29%,大麥佔比為26%,在這些進口中,相當一部分是當做飼料用掉了。
如今俄烏戰爭,導致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停滯,但這樣對我國並沒有
我國的耕地佔世界耕地的7%,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這都得益於我國自立自主和穩健的糧食政策。
反觀美國,在當今的世界上,美國人使用了自己的軍事實力打擊很多的國家,導致世界的能源版圖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還利用控制芯片供應和動用國家力量,對其他國家的半導體產業進行打擊。
另外和歐盟和北約一道,去決定其他的國家的命運,這完全霸權主義。
然而糧食是所有國家之根本,國家對耕地的保護,對國家的糧食安全非常重視,節約糧食,是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努力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