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大四學生普京在餐廳裏面試時被告知:到克格勃工作如何?

2022年06月30日19:45:05 國際 1331

1974年秋天,正在列寧格勒大學讀大四的普京忽然接到學校通知,有一個中年人要找他談話,正在法學院的會客室等他。

1974年,大四學生普京在餐廳裏面試時被告知:到克格勃工作如何? - 天天要聞

聖彼得堡大學(原列寧格勒大學)

普京在大學裏沉默寡言,通知他的人沒有多說,他也就沒有多問。

此時的普京已經23歲了,身材健壯,顯得比較羞澀,但是對事物異常敏感,他想自己明年就要大學畢業了,是不是克格勃來找自己呢?

普京為什麼有這種想法,這還得從普京的小學時代說起。

小學時,普京已經是一位優秀的柔道運動員,除此以外,他還參加了一個德語入門學習組,而且學習非常刻苦,令德語老師都非常吃驚。

普京之所以努力學習德語,根本的原因是他想成為一名特工。

那時的蘇聯不僅物質生活匱乏,文化生活也非常匱乏,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看電影,基本上都是又紅又專的戰爭電影,電影中蘇聯特工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印入了普京的腦海中。

在很多電影里,一個特工的作用甚至超過整支軍隊。

普京受此影響,他萌生了當一名蘇聯特工的想法,因為當一名特工太帥了。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文化的作用是無形的,但是對一個人思想的改變卻是非常深刻的。

普京立即將想法變成了行動,他獨自一人前往列寧格勒安全委員會諮詢,想立即加入克格勃,不過克格勃拒絕了他,並且給了他一個建議:要上個大學,最好是法律專業畢業,這是加入克格勃最好的方式。

對於普京這一想法,普京的父親非常失望。

普京的父親曾參加過衛國戰爭,一條腿也因戰傷而殘疾,普京的爺爺曾是列寧和斯大林的廚師,他們都深知官場上鬥爭的殘酷,不想普京捲入到政治鬥爭中,都希望普京能夠當一名工程師,靠技術吃飯,既安全又安心。

但是普京不為所動,小學時就開始學習德語,高中畢業時毅然選擇列寧格勒大學讀法律專業。

普京以為克格勃一直在關注他,但是普京很快就失望了,普京解釋道:

「在整個大學期間,我以為我曾經找過的克格勃接待處的那個人會聯繫我。但是顯然他已經忘了我。我去找他們的時候,還只不過是一個小學生。誰又能知道我會那麼堅持呢?還有,我也沒有忘記他們不招募志願者。」

後來普京知道冤枉了克格勃。

克格勃是一個非常嚴密的情報組織,注重挖掘人才,對於想加入的小學生普京,克格勃做了相應記錄,當然也知道普京的情況,當普京大學快畢業時,克格勃認為有必要對其進行實際考察了。

1974年,大四學生普京在餐廳裏面試時被告知:到克格勃工作如何? - 天天要聞

青年普京

對於這一切,普京當然不知道。

他接到學校通知時,感覺或許是克格勃來找他,但他不是很確信。

普京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法學院會客室,正當他準備問那個中年人有什麼事時,那人卻事先開口了:

「我想和你談一談工作分配的事,但現在還不好跟你說是什麼工作,我們換個地方再聊,中午的時候,到你們校門口邊上那個餐廳。」

普京一下子明白了,因為會客室的人比較多,對方肯定不想談話被別人知道,這種神秘感令普京有點興奮。

中午的時候,普京如約來到了那個餐廳,足足等了半個小時,還是沒有見到那個中年人,普京心想此人這麼不守信用,看樣子也不是什麼好人,既然對方不講信用,那我就回學校了。

普京不知道,那名中年人正在一邊看着他,正當普京準備離開時,那名中年人突然出現了,讓他坐下說話,那人開門見山說道:到克格勃工作如何?

普京一下子明白了,對方是克格勃的人,這兩次會面是對方對自己的面試,也是對自己的考察,看樣子是通過了,普京沒有任何猶豫地表示:我願意去克格勃工作。

那人用讚許的目光看了看他,告訴他回去等消息。

1975年夏天,大學畢業的普京和另外兩名同學一起進入了克格勃第401保密學校,參加克格勃的入職培訓。如果學習不合格就會被淘汰。

克格勃的訓練非常嚴格,和很多特工電影演得差不多。

根據俄羅斯解密的材料,克格勃的訓練主要包括文化和專業兩部分,文化主要包括西方各國的政治體制,風俗習慣,外國文學等,如果準備派往哪個國家,那個國家的文學就是學習的重點。

另外就是專業學習方面,包括軍事地形學、攝影技術、無線電技術,射擊與暗殺、情報傳遞等等。蘇聯克格勃的培訓突出實用性,通過克格勃培訓的人,基本上都能夠成為優秀的特工。

比如大將陳賡曾在蘇聯學習安全保衛工作,他擅長化裝、竊聽、槍法等多種技能,回來之後就成為特工專家,其建立的情報體系遠比國民黨的中統軍統強得多。

1974年,大四學生普京在餐廳裏面試時被告知:到克格勃工作如何? - 天天要聞

青年普京

普京在入職培訓合格後,被分配到克格勃列寧格勒工作站偵察分隊,主要任務是跟蹤與監視外國使館的工作,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報告。

當時蘇聯與美國情報戰的主戰場在莫斯科與列寧格勒,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列寧格勒是蘇聯的第二大城市,很多西方國家在此開設了使館,是蘇聯重點監視的區域。

普京在克格勃列寧格勒工作站偵察分隊的工作資料非常少,但可以肯定幹得不錯,政治上可靠,所以在1984年進入安德羅波夫紅旗學校培訓,準備分配到國外工作。

如果認為政治上不可靠,業務上不精通,是沒有機會到國外工作的。

普京在安德羅波夫紅旗學校接受了一年培訓後,然後以中校軍銜進入東德,在「蘇德友誼之家」擔任主任,主要任務是搜集東德、西德等各國領導人的重要信息,國家的動向,以及北約針對蘇聯的各項計劃,尤其是軍事計劃。

這一工作非常繁瑣,搜集情報並不容易,但整理情報尤為困難,整理情報有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因為相互矛盾的情報很多,必須要把正確的情報傳回莫斯科。

普京作為克格勃在東德情報工作的重要負責人,必須獨自面對很多問題,這極大地鍛煉了普京的綜合能力,比如外交場合的禮節,各國經濟的發展模式等等,這些都為普京以後走上最高領導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9年,隨着柏林牆的倒塌,兩德隨後統一,蘇聯搖搖欲墜,普京和同事奉命撤離東德,回到了列寧格勒。

此時的蘇聯處於崩潰的邊緣,國內一片混亂,就是克格勃也發不出多少工資來,為了養家糊口,普京準備當的士司機拉客養家糊口。

但是命運之神再次垂青這位克格勃特工,這次命運的轉折點在普京的恩師索布恰克身上。

索布恰克的口才很好,演講很能激動人心,蘇聯解體後,索布恰克憑着三寸不爛之舌,當上了聖彼得堡市市長,普京成為副市長。

索布恰克是學者型官員,很善於演講,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不強,而且對繁瑣的政務沒什麼興趣,他最感興趣的是出國考察,實際上就是遊山玩水,一年有大半時間在國外。

索布恰克當了甩手掌柜,普京實際上成為聖彼得堡的一把手,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使權力,只要隨後報告給索布恰克就好。

普京周圍逐漸聚集起一群精英人物,比如做過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俄羅斯銀行董事局主席科爾瓦丘克等。

普京出色的成績得益於他在克格勃打下的基礎,遇事冷靜不急躁,人狠話不多,善於解決急難險重的問題。

1974年,大四學生普京在餐廳裏面試時被告知:到克格勃工作如何? - 天天要聞

青年普京

關於普京這些特點,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

1994年,聖彼得堡市市長索布恰克邀請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前去聖彼得堡打獵,當時的俄羅斯經濟瀕於崩潰,車臣問題也沒有解決,葉利欽身心疲憊,便接受了索布恰克的邀請,前去打獵散心。

俄羅斯地大物博,聖彼得堡地區棕熊非常多,為了保證安全,索普恰克將野餐和打獵的地點選在了聖彼得堡市郊獵場。這個獵場很大,索普恰克讓人準備了一些老弱病殘的棕熊。

因為老弱病殘的棕熊運動速度慢,沒有什麼危險,也比較好打。索普恰克本來也就是想讓葉利欽高興一下,放鬆一下心情,並不是真的要打獵。

當葉利欽帶着助手及其要員到達獵場後,索普恰克早已帶領當地官員在等候,眾人就坐後,葉利欽發現有一個座位空着,便問那個座位是誰的。

別人告訴葉利欽,那個座位是第一副市長普京的,葉利欽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

普京為何會遲到呢?因為他的車子在路上拋錨了,等普京趕到時,宴會已開始了一個多小時,普京向葉利欽表達歉意後,便坐下來悶頭吃烤肉,與其他人談笑風生相比,普京沉默寡言。

就在此時,一頭體型碩大的棕熊向葉利欽沖了過來,速度之快令眾人大吃一驚,一下子都呆住了,因為這頭棕熊並不是事先準備好的。

葉利欽一緊張,眼鏡一下子掉到了桌子底下,他的7個助手連忙鑽到桌子底下找眼鏡。

就在眾人亂作一團的時候,普京放下手中的叉子站起身來,轉過身去拿起放在架子上的獵槍並裝上子彈,對準那頭碩大的棕熊就是一槍,這一槍沒有打死棕熊,普京接着又是一槍,直接將棕熊擊斃了。

看着倒地而亡的碩大棕熊,驚慌失措的人緩過神來,普京也一下子成為焦點人物,原先對普京印象不好的葉利欽眼睛一亮:這是一個遇到危險可以從容應對的人,正符合我要找的接班人的標準。

葉利欽回到莫斯科後,讓普京前去報到,並讓其擔任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普京實際上成為了葉利欽的隨從,葉利欽可以近距離考察普京。

葉利欽越考察越滿意,因為普京遇事沉着冷靜,從不慌亂,而且手段非常強硬,這令葉利欽非常欣賞,因為他知道,在俄羅斯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只有鐵腕人物才能力挽狂瀾。

關於這一段子,來源於金一南教授的上課,筆者翻看了其他資料,沒有找到相應的出處。

其實這件事真假並不是很重要,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普京的做事風格。

普京為什麼能夠在別人驚慌的時候從容不迫,這主要是由於他的危機意識,而這正是普京在克格勃時養成的習慣。

克格勃的工作非常枯燥,遠沒有影視劇中那麼精彩,而且充滿了危險,尤其是在冷戰時期,一不小心掉蹲大獄是正常的事,甚至可能要掉腦袋。

1974年,大四學生普京在餐廳裏面試時被告知:到克格勃工作如何? - 天天要聞

普京與葉利欽

相比較於其他人把特工當作一種手段相比,普京則把特工當成一份光榮的事業,不抽煙不喝酒,不好色不貪財,而且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上級給普京的評語是:做任何事都缺乏恐懼感。

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因為對未知事物產生恐懼是人類的本能,而克服的方法就是樹立危機意識,提前將危機的應對想好,一旦遇到危機時就不會手忙腳亂,而是會按照預定的方法應對。

這個有點類似於背棋譜。

如果要成為象棋高手,一定要背很多棋譜,當別人走一步棋時,我們按照預定的棋譜走棋就不會輸,背的棋譜越多,棋力就越高。

作為一個領導人更是如此,因為位置越高,面臨的困難越多,難度也越大,這就要求領導人必須要有冷靜的頭腦,要提前預知到危險,並做好針對性的準備,這樣才能運籌帷幄,未雨綢繆。

而未雨綢繆正是一個領袖的核心競爭力。

普京16年的特工生涯,為他以後成為俄羅斯總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今年高考成績出來了,有幾個朋友和親戚問我考軍校好不好,其實這個問題挺難回答的,筆者在10多個軍校學習過,我談談自己的感覺。

其實軍校培養的是人的意志,人的體能,以及危機時的應對,這一點和地方大學完全不一樣。如果你想成為普京那樣的人,軍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想過舒服日子,想自由散漫一點,還是上地方大學比較好。

1974年,大四學生普京在餐廳裏面試時被告知:到克格勃工作如何? - 天天要聞

普京

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各人,最後結果怎麼樣,還是看自己,因為個人的努力永遠排在第一位。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