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科院組織院、校、企多方座談 「共學共研」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

2022年06月29日22:48:28 國際 1833

天津社科院組織院、校、企多方座談 「共學共研」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 - 天天要聞

  津雲新聞訊:為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6月28日上午,天津社會科學院邀請高校學者、我市企業代表等共同舉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共學共研」座談會。

  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在對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進行再次研讀的基礎上,深入認識黨代會的重大意義、深入體會天津市五年來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領會黨代會的總體要求、深入把握黨代會的目標導向、深入貫通黨代會的決策部署。天津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靳方華從繼往開來黨代會、旗幟鮮明講政治、五年成就非凡性、新征程上總要求、「四高」導向新境界、自我革命向前進六個方面概括闡釋了黨代會報告內容。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袁世軍從理論闡釋和實踐指導出發,提出要用心走心學習和深研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同時要注意道理和學理,深耕中國理論的天津樣本。中共天津市委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主任王保彥研究員認為,要充分發揮產業創新創業聯盟作用,通過建立聯盟共同體、提高聯盟促進人才培養和帶動就業的作用、優化海外高端人才引進等途徑促進人才強市建設。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吳曉林教授提出,要堅持黨建引領,堅持權責統一,做好對社會力量的「賦權增能」,深入總結宣傳和推廣我市的成熟做法,提高常態治理和風險應對能力等,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大都市的高效能治理體系。天津師範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宋林霖教授聚焦創新營商環境治理,提出要引資、引智、引制、引業、引治,助力天津高水平改革開放。天津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苗偉副研究員圍繞把真理偉力轉化為發展天津、建設天津、振興天津的磅礴力量和紮根津沽大地的生動實踐做了主題發言。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培志研究員提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民至上,創造高品質生活,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懈奮鬥,促進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作為企業代表,雲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趙福寧從企業立足黨建引領、服務新就業群體、打造數字經濟新業態發展最優法治環境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經過充分交流討論,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既是對過去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景式回顧,又是對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目標的系統化闡釋。要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刻學習領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內涵,準確把握核心要義,錘鍊敢於擔當、勇於鬥爭、善於作為的硬功,在理論學習中強化黨性修養,在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進程中體現擔當。

  天津社會科學院以本次「共學共研」為基礎,不斷豐富學習研究成果,與「迎盛會、鑄忠誠、強擔當、創業績」主題學習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服務國家發展全局、服務天津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展現社科工作者的擔當作為,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