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伯世界流傳着這樣一句諺語:如果在沙漠中遇到了敵人和毒蛇。我們要做的是先打死敵人,然後才是毒蛇!
科威特,是位於波斯灣的一個小國,面積只比北京大一點點,但卻是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特別是在上世紀90年代,還打了一場反侵略的戰爭,也就是科威特戰爭。
那麼,如今的科威特怎麼樣了呢?科威特戰爭的導火索是什麼?到科威特需要注意些什麼?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一、伊拉克的「找茬」行動
1990年,經歷了8年兩伊戰爭的伊拉克,不僅顆粒無收、一無所獲,而且本國的經濟卻被打得千瘡百孔,不僅造成了超過 3000 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而且還欠了將近 800 億美元的外債。
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國際市場的原油價格又大幅度的下跌,導致一進一出的伊拉克入不敷出,不過,雖然伊拉克的經濟遭受了空前的糟糕,但是軍事實力卻是倍增,常備軍更是從原來的20萬人膨脹到了120萬人,儼然成了中東第一軍事強國。
於是,有了獵槍就要瞄準待宰的羔羊。而科威特這個富得流油的國家便映入眼帘。當時的科威特在伊拉克人眼中,簡直就是不值一哂,據統計,當時的科威特全國連警察加在一起的常備軍還不足兩萬人,關鍵是當時為了打仗而四處借錢的伊拉克,其最大債主就是科威特。
又於是,在薩達姆的授意下,伊拉克開始了「找茬」行動,最開始,伊拉克人先提出兩伊戰爭不是光為了伊拉克自己打,而是為了整個阿拉伯世界打,因此你們應該無償地資助我們,而不是借錢。所以,科威特的錢不還了。
科威特人聽到了這個消息以後,表示無法接受, 不過明知不敵的科威特也給了伊拉克台階下,意思是也可以少還點,不要一點都不還。
伊拉克人一看這樣都不怒,又推出了更為蹩腳的兩個理由,一是說石油價格下跌,科威特人是原罪,因為他們生產得太多了。二是科威特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應該獨立。
這就讓科威特人坐不住了,又搬出了阿拉伯世界的幾位大哥,尋思大家坐下來好好談談,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
可沒想到,一心篤定的伊拉克根本就不給機會,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就開打了。
二、關於科威特的一些冷知識
科威特,全名科威特國,是一個位於西南亞阿拉伯半島東北部、波斯灣西北部的君主制國家。在南部與沙特阿拉伯、北部與伊拉克分別接壤。該國首都科威特城與該國名稱同名。
1、在科威特的速來比亞地區,有一個被稱為「輪胎墓地」的垃圾場,佔地60萬平方米,存放着大約5200萬條廢舊輪胎。
2、盛產石油的科威特是世界上水最昂貴的國家,國民的飲用水全部來自海水淡化,因為科威特境內沒有一條像樣的河流和湖泊,大部分國土都被沙漠覆蓋,每年平均蒸發量高達2000毫米以上,降水量卻只有可憐的110毫米左右,而且這些可憐的雨水差不多都是集中在冬季。
3、科威特是一個君主世襲制的酋長國,面積17820平方公里,人均GDP卻高達68000美元,外籍人口占科威特人口的62%以上,其中多為印度人、埃及人和孟加拉人。因此,走在科威特的大街上,可能碰不到阿拉伯人,而且就算碰到,也未必是科威特人,因為科威特人在科威特其實只是少數民族。
4、蜂鷹是科威特的民族圖騰,是一類中型猛禽,有人認為蜂鷹是一種害鳥,因為它以蜜蜂為食,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蜂鷹吃的不是蜜蜂,而是一種野蜂,除此之外還會吃森林中的害蟲、害獸等。
5、世界上最值錢的貨幣並非英鎊或者歐元,而是科威特的貨幣第納爾,被譽為「液體黃金之國」的科威特,擁有世界上最值錢的貨幣,截止目前1科威特第納爾相當於22.4元人民幣。
6、2020年,科威特的一對新婚夫妻在剛剛辦妥登記結婚手續,走出門的剎那兒,新娘摔了一跤,新郎非但沒有去扶一把,而是哈哈大笑,還說了一句「愚蠢」!結果新娘說出了讓所有人都懵的一句話,離婚!堪稱是世界上的最快離婚案!
7、2021年,網上瘋傳科威特溫度73.9℃,刷新了歷史!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今年夏天科威特雖然比往年稍微熱了一點,但還是在40℃左右,而所謂的73.9℃其實只是科威特的當地人用不標準的測量方式,在太陽直射下測量出的地表溫度而已。
8、雖然科威特的國土面積只比烏魯木齊稍微大一點,但卻是石油儲量世界排名第七的國家,所以財大氣粗的科威特,大街豪車遍地,百萬富翁密度和國民購買力位居世界第三,而且平均每個科威特人都有兩個以上的外籍傭人。
9、張紹忠曾經說過,科威特寸草不生,所有的東西都要進口,就連吃根黃瓜也是一樣,而最關鍵的是科威特人沒有絲毫的國防意識,當年伊拉克人進去以後,如履平地,用大卡車裝金銀財寶,後來還是聯合國主持了公道。不過海灣戰爭過後,科威特人醒悟了。
10、科威特人非常喜歡足球,而且科威特國家足球隊的水準也不低,曾經躋身過世界前三十強,特別是在上世紀80年代,科威特得過亞洲杯足球賽的冠軍。
11、窮得只剩下錢的科威特人,對吃情有獨鍾。據統計,生活優渥的科威特,是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超過一半的國民體重超標,其中4成以上都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12、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科威特代表團步入主會場時,舉的是國際奧委會的會旗,而且每一個科威特運動員在登上領獎台,奏的也是國際奧委會的會歌,因為在2015年的時候,國際奧委會對科威特實施了禁賽懲罰,因此每一位科威特運動員只能以個人身份去參加奧運會。
13、位於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大布爾干油田,又稱布爾干油田,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油田,僅次於加瓦爾油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砂岩油田,雖然早在1934年就開始地質調查,但直到1946年才開始正式產油。
14、被沙漠包圍的科威特人,生活中最常吃的食物竟然是魚,而且祖貝德魚是他們的最愛,科威特人認為祖貝德魚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魚種,甚至許多的科威特人家裡,都懸掛着祖貝德魚的畫作。
15、科威特城是科威特的首都,也是波斯灣海上貿易的重要國際通道,被譽為「阿拉伯半島上的一顆明珠」,在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中位列第100名。
16、迪瓦尼亞在阿拉伯語中是"客廳"的意思,不過現在的迪瓦尼亞,卻是科威特人口中的聊天室,而且科威特各個家族的迪瓦尼亞舉辦時間,每周都會在報上公布。除了一些名流顯貴和女強人之外,一般都是男士參加。
17、在科威特,95%的國人都信奉伊斯蘭教,每年3月5日的宰牲節,便是他們心中最神聖的節日,跟咱們國內春節放假一樣,數百萬的穆斯林聚集在全國600多座清真寺中,即使在大街上,虔誠跪拜的也隨處可見。
18、作為科威特的象徵建築,科威特城內擁有30多座錐形貯水塔,聰明的科威特人不僅將這些水塔用來貯水,而且還將其打造成了科威特觀光旅遊的一個地標式建築。
19、科威特只有夏天和冬天,如果說哪天早上突然間變涼快了,那麼這多半是沙塵暴即將來臨的前兆。
20、科威特的治安很好,基本上可以做到夜不閉戶,但是一定要地方「比頓」,也就是阿拉伯人中的游牧民,因為他們在科威特算是黑戶,所以其間有一些不法之徒,要小心被「比頓」偷錢或者騙錢。
21、科威特的文化介於保守與開放的兩個極端,走在大街上,你可以看見蒙的只露兩隻眼睛的女生,也可以看到只穿背心短裙的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