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狂犬疫苗,被狗咬了咋辦?老祖宗有一個土辦法,流傳千年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民眾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改善。我們有了整潔的街道,種類齊全的公共設施,琳琅滿目的百貨商品,熱情虔誠的微笑服務。交通的發達讓我們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千百公里的距離只需幾小時甚至幾十分鐘就可到達。從國內到國外都知道中國的面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嚮往我國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不僅有基礎公共服務,還有不需要攜帶現金的網上支付。

百姓生活的環境在改善,而我國的醫療水平也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其實在古代我國的醫療水平就已經領先世界很長時間了,且很多國家沒有發明的醫療方法,在我國的醫學典籍中都有記載。例如華佗的麻沸散,這也是在西方國家發明出麻藥之前便存在的一種麻醉手段。《後漢書·華佗傳》:「若疾髮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這就是最早的麻藥的記載。而且在現代社會有更加細緻的醫療方法,不管我們有什麼疾病,都能找到對應的治療方法。比如現代人們比較愛養寵物,而如果被寵物咬傷或抓傷之後必須進行消毒並且打疫苗,防止由於細菌感染而導致生命受到威脅。

當人們被狗咬了之後,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打狂犬疫苗。因為狗狗口腔內攜帶的病毒很多,人體一旦受到感染很容易致死。雖然現在人們對寵物的要求很高,帶自己的寵物去做定期檢查,會定期給寵物打疫苗,保證寵物的健康和衛生。不管是出於對自己生命安全的考慮還是對狗狗健康的考慮,被咬的人最好還是去打疫苗。狂犬疫苗在現代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不過這是一種舶來品,是由西方傳入我國的,而且狂犬疫苗是在19世紀晚期被應用的。但是狗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遠遠要久於19世紀。古代沒有狂犬疫苗,19世紀以前的人被狗咬了咋辦?老祖宗有一個土辦法,至今已流傳千年。

狂犬疫苗其實是免疫學的一種,而我國古代的免疫學專家則是葛洪。他的醫學著作是《肘後備急方》,他在這本著作中記載了被狗咬之後人類的癥狀,而這種癥狀的記載就與我們現在看到的狂犬病癥狀一樣。在這本書中他不僅記載了被咬人之後的癥狀,還找出了判定是否得此病的方法,被狗咬之後,癥狀的發作也有一個潛伏期。如果被瘋狗咬7天之內癥狀便會爆發,但如果被狗咬21天之後沒有癥狀的話,那麼這個人便沒有得狂犬病。而葛洪提出的潛伏期的診斷方法與現代醫學定義的狂犬病潛伏期出入不大。

葛洪不僅有判斷此病症的方法,還有救治狂犬病的醫學手段。這個手段也是一種土方法,就是把咬人的狗殺掉,取出它的腦子放置在被咬人的傷口處,或許是一種以毒攻毒的方法。雖然這個方法沒有醫學依據,但狗的腦子中的確有對抗狂犬病毒的抗體,而在19世紀被發明出來的狂犬疫苗也是用的狗腦裏面的抗體。葛洪這個方法要早於18世紀巴斯德所發明的狂犬疫苗,我們不知道斯巴德的這種方法是不是借鑒了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但這種方法最早提出來的是我國的葛洪,以此也可見,我國在醫學方面的貢獻絕對不亞於某些西方國家。

狂犬疫苗在巴斯德發明之後也被很多醫學家和生物學家進行了改良與實驗,使狂犬疫苗的安全性和治癒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都記住了巴斯德發明了狂犬疫苗,卻不知道最早的狂犬抗體是被一個名叫葛洪的中國人發現。所以我認為我國在提高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同時,也要加強我國文化的宣傳力度,讓世界認識到我國人的智慧和我國的力量。醫學界的新發現是對本國的重要貢獻,也是世界前進的一大步,所以我們也要對發明了醫學藥品的醫學前輩們致敬,感恩他們所做的一切,拯救了世界上更多的人。

參考文獻:《後漢書·華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