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壽命有多少年?為什麼人們很少見到麻雀的屍體?

在農村地區,麻雀是最常見的鳥類之一,它們活躍在房前屋後,聚群生活,一年四季都隨處可見。麻雀大多分佈在城鎮、鄉村等人口較多的地區,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的聯繫。

或許是因為過於熟悉,人們對麻雀的生活習性反而缺少了解和觀察,其中有一個細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農村的麻雀數量很多,但人們卻很少發現麻雀的遺骸,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麻雀:主要以害蟲為食,整體是一種益鳥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麻雀的生活習性,這關係到麻雀種群的「聲譽」。我國的麻雀以數量取勝,看似不存在生存危機,但在歷史上麻雀曾作為「四害」之一遭到大規模捕殺。直到對麻雀的生活習性深入研究後,人們才發現麻雀應該被歸為益鳥,這在麻雀的食譜中有所體現。

20世紀50~80年代,我國學者在麻雀的食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除雲貴、青藏以外幾乎全國各地的麻雀食性均有報道,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在每年3~8月份的繁殖期,麻雀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主,其中大部分都是農業害蟲。據郭泠等學者的調查,害蟲的食物佔比高達93%。而在非繁殖期,麻雀則以草籽為主食,麥熟時節和秋季存在偷食穀物的現象,此時農作物大量成熟,麻雀的食性開始由肉食為主轉變為素食為主。

在整個生命周期,麻雀並非專門只吃糧食,大多數時間都以昆蟲為食,在夏季可消滅一定數量的害蟲。根據專家的估算,在5~8月份,每隻麻雀平均可吃掉211.2克蟲子,幼鳥的食蟲量更加可觀,吃蟲比例是成鳥的3.8倍,而且幼鳥的數量是成鳥的2倍多,對害蟲的控制效果更加明顯。

麻雀有一定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對農作物的生長大有裨益,有利於穩定農田生態的平衡,這也是我國將麻雀從「四害」中除名並將其歸為三有動物的原因。

麻雀的自然壽命有多少年?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最典型的小型鳥類,麻雀的壽命也深受關注。很多人認為麻雀的屍體很少見,是因為麻雀的自然壽命很長,每年死亡的麻雀並不多,但科學研究證明真相沒有那麼簡單。

麻雀是27種雀科鳥類的統稱,國內常見的有家麻雀、山麻雀、樹麻雀,不同的雀科鳥類,自然壽命有所不同。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麻雀在自然狀態下的平均壽命只有3年左右,家麻雀的預期壽命能達到3~5年,岩麻雀的平均壽命為2~5年,歐亞樹麻雀為3年,黑喉麻雀為5年,鹽沼麻雀(全球瀕危物種)則能活9年之久。

鹽沼麻雀(Saltmarsh Sparrows)

以上還不是已知最長壽的麻雀,美國科學家於2004年在德克薩斯州發現了一隻年長的老麻雀,其年齡達到了15歲零9個月,在野生麻雀中算得上是「超級壽星」。而圈養麻雀的壽命還能更長,有記錄可循的最長紀錄是23年,但長壽命的麻雀只是個例,絕大多數麻雀都很難壽終正寢。

這是因為麻雀有很多棘手的天敵,比如:流浪貓、蛇類松鼠、烏鴉以及小型猛禽,這些捕食者都以麻雀為捕獵對象。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流浪貓,2013年美國史密森研究所建立了關於流浪貓的食性研究模型,發現美國每年約有13~40億隻鳥類被流浪貓捕殺,其中大部分都是麻雀。

另一個導致麻雀死亡的原因是氣候因素,每年冬季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科學家發現,在冬季,體型瘦小的幼齡麻雀比成年麻雀更容易死亡。首先是因為,幼齡麻雀羽翼單薄,寒冬的低溫可能直接凍死、凍傷麻雀,致使存活率下降;其次,冬季雨雪導致食物來源減少,麻雀容易因找不到食物而被餓死;再有,在冬季集群覓食期間,麻雀種群內部的爭鬥也更加頻繁,嚴重時可導致弱勢麻雀受傷死亡。

此外,疾病感染、生態環境的惡化、農藥和殺蟲劑的使用、人類的獵殺活動等也同樣威脅着麻雀的自然壽命。所以,麻雀在野外能活到3年並不容易,期間充滿了種種挑戰,超過10歲高齡幾乎就是生命的奇蹟。

農村麻雀眾多,且死亡率很高,為什麼卻很少發現麻雀的屍體?

我國麻雀數量眾多,每對親雀一年能繁育出12隻幼雀,但麻雀種群並未因此發展到泛濫的程度,這背後隱藏着麻雀超高的死亡率。國外的一項調查顯示,每1萬枚麻雀卵中,平均有91.86%的雀卵能成功孵化,但只有588隻幼雀能熬過生命中的第一個冬天,其中312隻能活到第二年秋季,前5年的存活率平均只有0.56%

那麼,麻雀死後剩下的屍體究竟到哪去了?

其實,很多麻雀都被天敵直接吃掉了,麻雀作為獵物進入捕食者的消化道並參與自然界的物質循環,這和生態鏈中的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區別。比如:麻雀被貓吃掉後,最終可能只剩下一片凌亂的羽毛,麻雀的屍體自然就無跡可尋了。

即便倖免於天敵的捕食,麻雀的遺骸也會被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分解。和其他動物相比,麻雀的體重更輕,皮膚薄,脂肪少,骨頭是空心結構,密度和重量都比同體型的哺乳動物輕很多。所以當麻雀死亡後,遺骸很快就會被細菌和昆蟲等小型分解者分解,整個過程通常只需幾天就能完成。此外,黃鼠狼、貓等肉食性動物通過嗅探也能及時發現死去的麻雀,並在第一時間將屍體處理掉。

從外觀上看,麻雀的羽毛色彩並不鮮艷,以棕褐色為基調,死後隱藏在草叢、灌木或枯葉中很難被人們發覺。另外,麻雀的死亡地點大多是人類活動頻率較低的地方,比如:田野、山地或者不起眼的路邊,這也是人們很少注意到麻雀屍體的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和麻雀的生活習性有關。根據動物學家的觀察,成年的麻雀在入秋後不久就進入洞穴中過夜,例如屋檐下的鳥窩、燕子的廢棄巢穴等。北方初冬時節,麻雀為搶奪洞穴而展開激烈競爭,部分巢穴保暖效果不佳,麻雀在越冬期間就可能被凍死在巢穴中。在這種情況下,麻雀的屍體也不會被人們發現。

總結

麻雀在農村地區隨處可見,種群規模龐大且繁殖能力強,但死後的麻雀卻很少出現在人類的視線中。這是因為麻雀處於食物鏈的底層,容易被貂、貓、蛇類等肉食性天敵吞食,很難留下屍體和殘骸。

同時,麻雀體型較小,身體質量輕盈,屍體在短期內就會被微生物分解殆盡,不落一絲痕迹,這也是鳥類的化石記錄如此匱乏的原因。再加上死亡地點的隱蔽性,人們自然就很少發現麻雀的屍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