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漫天遊盪的螢火蟲


盛夏到了,夜晚望着城市裡閃爍的燈光和看不見星星的天空,讓我想起小時候家鄉晚上半空中,到處飄蕩的螢火蟲

螢火蟲俗稱火金姑、亮火蟲,老家叫「棉火蟲」,是昆蟲綱鞘翅目螢科中能夠發光的昆蟲的俗稱。螢火蟲獨特的發光行為使之成為一類重要的觀賞性昆蟲,在我國昆蟲文化中,螢火蟲與蝴蝶、蟋蟀齊名,它對環境較為敏感,是生態質量的指示物種之一,

我的家鄉在京郊「百里山水畫廊」,如果以天安門為坐標直線距離應該是北京行政區最遠的地方。清澈見底的黑河從山腳下流過,經現在的烏龍峽谷在滴水湖附近與白河會合,最終流入密雲水庫

環境優美、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人傑地靈,用畫廊形容家鄉並不誇張,嶄新的柏油馬路卻很少見來往的汽車,假期絡繹不絕的遊客也很少能光顧這個地方,可以說是北京空氣環境最好的地方。

小時候村裡人經常跟北京來的知青開玩笑,你們城裡人假乾淨,喝的都是我們洗澡和洗衣服剩下的水,淘氣的孩子經常在游泳時偷偷在水裡大小便,一到春天婦女們就端着盆子到黑河邊洗衣服。

孩子們幾乎每天都要跑到黑河裡捉魚、抓蝌蚪、扎王八,脫光衣服把筐頂到頭上去到河對岸割豬草、摘桑葚

黑河當年盛產水稻,每到伏天稻田裡蛙聲齊鳴,到處散發著水草的味道。

一米多寬的水渠從稻田中蜿蜒穿過,水渠兩邊和田埂上種滿黃豆。

每次到黑河裡洗澡都要穿過茂密的稻田,稻田裡經常有蛇,我膽子小,每次都是像飛一樣跑過去,就像水上飄。老家管稻田裡的水渠叫「龍溝」,小時候一直認為龍鬚溝可能就像「龍溝」一樣,不過多個「須」字罷了。

夏季晚上,草叢中、稻田裡、小河邊、村裡路邊,螢火蟲漫天飛舞,就像天上遊動的星星和飄蕩的小燈籠。

螢火蟲比蒼蠅略大,不過它們的身體是扁平的,尾巴能發出黃綠色的熒光。

夏天晚上,孩子們的遊戲經常是用木杆KUO(一聲,意思是掄圓了擊打)蝙蝠,用手捉螢火蟲。院子里、衚衕里、街道兩旁、公路邊到處都是遊盪的螢火蟲,尤其是生產隊的糞坑附近和、路邊的草叢和稻田上。

把發光的尾巴揪下來貼在自己的眼皮上,遠處看去就像人的眼睛發著亮光一樣。

每當看見如今城裡的小女孩眼睛上塗的熒光粉,就會想起小時候把螢火蟲尾巴貼到眼皮上玩的遊戲。

不過螢火蟲的味道不太好聞,現在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