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昆蟲嘴巴,竟然有如此乾坤

說到「嘴巴」

你現在能想到啥

.....

比如家裡小神獸的吧唧嘴~



或者是這樣的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吃東西的時候,能夠通過嘴巴內各項器官的配合來咀嚼食物。(這才是嘴巴子日常最重要的作用呀)



那下面這張圖你又想到什麼了?



(我知道你又想到疫苗了吧?!)

Nonono~

你有沒有想過

這也可能是嘴巴的一種呢?



大家可能一時半會想不出來,其實,這和部分昆蟲的嘴巴是一個原理!昆蟲的嘴巴又稱為口器,今天,帶大家認識3種口器: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


跟着小編來學習一下吧~



昆蟲口器名片

1.咀嚼式口器




特別之處:最原始的一種口器,被認為是口器的鼻祖,別的口器被認為是由它進化而來。


代表性昆蟲:螞蟻蚱蜢、蜻蜓、甲蟲

食物:樹葉或其他昆蟲


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蟲,有一對爪子模樣的下頜骨,其內側有用來碾碎、咀嚼用的牙齒。


由上唇、上顎、舌(各1片)、下顎、下唇(各2個)五部分組成。上唇、上顎、下顎與下唇所圍成的空腔叫口前腔 ,真正的口位於唇基與舌之間。


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蟲,口器各部分的構造隨蟲態、食性、習性等又會略有變化。

2.刺吸式口器



特別之處:由一支叫做喙的長管組成,這隻喙可以刺入植物和動物組織,吸取液體,分泌出具有消化酶的唾液,來更好的消化食物以幫助吸取。


代表性昆蟲:蚊子葉蟬臭蟲蚜蟲

食物:植物液或血液



3.虹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由一支叫做「長嘴"的管狀組織構成,像吸管一樣吸取花中的花蜜。


不取食時,喙像發條一樣盤卷,取食時借肌肉與血液的壓力伸直;有些吸果蛾類的喙端尖銳,能刺破果實的表皮。


代表性昆蟲:蝴蝶、

食物:花蜜



除此之外,還有舔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的代表昆蟲有家蠅果蠅。口器中的喙管末端是兩個海綿似的垂體,其中包含了很多細小的管子——擬氣管,通過毛細管作用來分泌充滿酶的唾液。



嚼吸式口器的代表昆蟲有蜜蜂、黃蜂像舌頭般的由下頜鉗和前端喙管結合而成的口器,這個構造能夠更好的舔食花蜜。

由於這種口器既適於咀嚼,又適於吮吸,故稱嚼吸式口器。



有趣的是,許多昆蟲幼蟲時期的口器類型,與成年完全不同,例如毛蟲羽化成蝴蝶或飛蛾前是用咀嚼式口器,而成年後則變為虹吸式口器。


怎麼樣,昆蟲進食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小朋友放假在家也可以在家和父母一起模擬看看。


實驗道具:

麵包(模擬葉片);

飲料(模擬植物汁液);

直吸管(模擬刺吸式口器);

彎頭吸管(模擬虹吸式口器);

體驗步驟:


1.首先,家長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模擬咀嚼式口器,通過「吃麵包」進一步感受咀嚼式口器的原理。



2.其次我們模擬刺吸式口器,蟬的嘴巴類似一根刺,我們用吸管來模擬,平時飛行時會收起,覓食時會將伸展出來,先刺破樹皮,再吸取汁液。



3.最後是舔吸式(家長要帶領小朋友先把小手洗乾淨哦),然後小朋友們可以先搓搓手,再吐口水,然後舔食。




科普小貼士


讓大家深惡痛疾的蚊子立大功了!

科學家根據蚊子「嘴」的構造,設計製成了「無痛注射器」,這種注射器的尖細的針頭外面布滿鋒利的鋸齒突起,注射針頭用鈦製成,粗細與蚊子嘴差不多(僅為現在一般針頭的1/10),極大地減輕了注射時的疼痛感。


在這種「無痛注射器」的啟發下,科學家進一步發明了一種「無針頭注射器。消除了人們對針頭的恐懼。也消除了疼痛。目前大量應用於胰島素、疫苗等小劑量液體藥品的注射。


是不是突然覺得蚊子也不是一無是處了呢!



恭喜你成功Get昆蟲口器的知識點

相信經過這樣的體驗

孩子們對昆蟲的認識

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記憶

看待昆蟲——這一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也會有新的角度和感情!


來源:廈門科技館在線

免責聲明:

(一)福建科普公眾號以向公眾開展公益科學普及為宗旨,無任何商業目的;

(二)凡本服務註明 「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等網頁內容,其版權均屬於原網或歸屬權利人。

(三)福建科普公眾號轉載其他媒體稿件只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僅代表作者主觀意見。如其他單位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或下載使用,必須保留公眾號標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來源為「福建科普公眾號」的稿件,將依法追究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義,請及時聯繫我們;

(四)福建科普公眾號的內容可能會使用來源於互聯網的部分素材、元素,如果您對相關內容的版權問題存有異議,請您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