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後全職奶爸,在井岡山當農民,養雞財富自由,寵物是孔雀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551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老朱

(我在井岡山創業當新農民)

我1993年出生於江西省吉安永新縣石橋鎮,家裡還有一個姐姐,小時候我爸媽常年在外打工,我是在外婆家長大的,因為還有別的孩子要照看,外婆沒太多精力管我的學習。

那時的我是個學渣,不想吃學習的苦,很貪戀沒爸媽管我的自由感。別看對學習沒什麼興趣,但卻很喜歡研究電子產品,家裡窮買不起,我就專門撿別人丟掉的mp3回來琢磨,有好幾個竟然還神奇地被我修好了,看着它們在我手裡「起死回生」很有成就感。

因為爸媽長期不在身邊,所以人生的很多重要決定我都是自己拿主意。考高中的時候,我放棄了求學這條路,去了一所中專學校學電腦維修,想學實用的技能,將來也許能靠此謀生。

(中專畢業去電子廠打工的我,遇到了我的老婆)

等到2012年,臨近中專畢業的我開始準備實習的事。正好是春節,好多在外務工的朋友都回來探親了,有一個朋友是在廣東一家電子廠打工,說南方廠子生意好很缺人,工資很高,聽得我心動不已。

對一窮二白的我來說,打工是當時唯一的掙錢途徑。於是,後來我就帶着媽媽給的600元錢路費和被子等行李,雄赳赳地南下了。雖然一天上班12小時,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很辛苦,但能用時間換取金錢,我心裏倍感踏實。農村孩子都懂得,家裡有糧心裏不慌,我省吃儉用只為多存點錢。

(我和老婆剛認識的時候,都很青澀)

做了2個月後,廠里安排我帶一位新來的女員工小麗。愣頭小子的我跟異性接觸感覺很害羞,還擔心我們是否能溝通順暢。但一個月後,我竟然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個女孩。

她是湖南人,剛剛大學畢業,比我大4歲,看着柔柔弱弱的,我有種想要保護她的衝動,於是就跟她表白了。沒想到,她對我也頗有好感,從此,廠里少了兩個單身男女,多了一對小情侶。

跟她在一起後,我對未來有了更多憧憬,也對打工仔的生活開始感到厭倦,覺得每天天不亮就進廠房,等到天都黑透了才下班,活得像個工具人,這樣的日子似乎看不到希望。

而且從小看爸媽外出打工的辛苦無奈看多了,我很早就明白,打工不是能端一輩子的飯碗,我文化不高,在大城市很難安身立命,創業,才是我的鐵飯碗,是我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這麼多年,老婆是我的最強後盾)

於是等我們攢夠4000元錢的時候,我就跟小麗說一起辭工創業吧。她雖然有所擔心,卻很支持我的決定。

從廠里出來後,我們租了一間房子,然後在路邊擺攤賣衣服。堅持了2個月,因為沒有經驗,我們的創業就宣告失敗了,不得不帶着行李回了老家。

創業失敗,沒想到感情也遇到了波折,小麗家人死活不同意我們在一起。但小麗很有主見,她說她認定了我這個人。我覺得自己遇到了這麼好的女孩,一定要努力給她幸福。怕她跟我待在農村會覺得委屈,平常也是儘可能地對她好。

只要有我在,做飯的活都不讓她碰。可能這就是我愛她的方式,跟浪漫不挨邊,卻很靠譜很接地氣。

(我和老婆的結婚照)

為了學一門技能,我去了親戚家的電腦維修店當學徒,學了一年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2014年,不甘心於此的我辭了職,在縣城開了自己的電腦維修店。

老婆學過設計,就在店裡幫人打印東西,一心想着創業的我終於有了第一家店,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誰知,正式營業後,因為沒人脈沒經驗,生意很差。我到處發傳單拉客戶,價格上也比別人便宜,這樣下來,生意漸漸有了起色。

最好的時候是春節前,外出務工的人都回來了,一個月裝寬帶網絡就賺6000多元,我覺得日子很有奔頭。

(第一家店開業,老婆在店裡幫忙)

可惜的是,賺的錢被我用來進貨和買麵包車,然後手裡又沒錢了,我和小麗也經常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吵架,店開得很糟心,我就把店轉出去了。為了讓小麗有安全感,2015年我們正式辦了婚禮,一起去廣東打工。我好像總這樣,山窮水盡時才會想到出去打工賺創業本錢。

2016年12月女兒出生的時候,我已經開始第二次創業,跟3個合伙人一起在鎮上開網吧。生意很好,但後來因為合伙人太多意見不合,鬧了很多不愉快,最後也被迫關掉了。

(右邊是我女兒,很可愛)

兩次開店創業卻都以關門大吉收場,小麗也會忍不住發牢騷地說不跟我過了,說我拿着錢亂花。關店後我也很失落迷茫,不知道能幹什麼,只好躲在家裡打遊戲排解。有一天正在玩遊戲的時候,小麗上來一把拔掉了開關,在氣頭上的她逼着我離婚。

也許是天意,也許是緣分未盡,等我們走到民政局門口的時候,突然發現民政局已經搬到別的地方了。等找到的時候已經快下班了,趕上周五,要離婚得等下周一來,結果第三次去的時候還是因為一些狀況沒離成。

我心裏暗自竊喜,但老婆卻執意要帶女兒回娘家。她們走後,我心裏很鬱悶,想出去散散心,換個環境讓自己冷靜下來,就開車去了西藏,是旅行,也是去看商機。

(三次離婚都沒離成,我和老婆緣分未盡)

經過了20多天的車程,2019年6月,我終於到了西藏,才發現這裡根本沒那麼落後,商業很繁榮。我租了一個房子,把一路自駕的經歷發到了自媒體上,竟然引來很多網友圍觀點贊,還有幾個熱心粉絲千里迢迢趕來找我。那時候,我第一次發現自媒體這麼神奇。

待了幾個月後,只出不進的我漸漸囊中羞澀。但我還是不想回家,就在當地找活干。剛好趕上西藏要舉辦一年一度的賽馬會,這是藏民們重要的傳統節日,人超多。

無意間我發現這邊小孩子都很有錢,他們不僅穿金戴銀,而且很多孩子身上竟然都有幾百塊錢零花錢,但西藏這邊買玩具不是很方便,孩子們的錢沒地方花。我就想着從網上批發一些玩具,在賽馬會上擺地攤。結果,第一天下午就賣了1600多元,生意好到讓我震驚。

(西藏賽馬會很壯觀)

藏族孩子買東西不像我們內地人一樣討價還價,他們性格爽朗,喜歡就買,錢不夠了就再去找爸媽要,對金錢沒什麼概念,消費很瘋狂。大概是因為這邊政策好,藏民們住的房子是政府建好的,還包裝修,就連養的氂牛也不用愁銷路,生活沒有後顧之憂。

就這樣賣了2個月,賽馬節結束,想念老婆和女兒的我趕緊回家了。可喜的是,老婆也不再提離婚的事了。可嘆的是,這年春節疫情突然爆發。為了減少風險,年後我就一個人開車去廣東一家液晶顯示屏工廠上班,因為長時間盯着顯示屏看,眼睛損傷了,我就把工作辭了。

從中專畢業到現在,一路算下來,兜兜轉轉幾次南下打工,既沒掙到錢也沒學到什麼技能,很浪費時間消磨心志,我就不想再當打工仔了。可能我內心始終住着一個創業狂,想趁年輕拼出個錦繡前程。

(一家三口,一起吃飯就是幸福)

我開始研究自媒體,其中和朋友一起去四川的自駕游視頻很受歡迎,最高的一個視頻就賺了4000多元。後來我還扛着相機去拍雲南寨子的風土人情。但沒想到的是,因為疫情我被困在西雙版納山區足足一個星期,只能靠吃乾糧喝水過活。

顯然,疫情下不適合到處亂跑,而且外出拍攝也無法陪伴家人,因為小時候的經歷,我也不想讓女兒成為留守兒童。

最終,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收入可觀的外出拍攝,紮根深山當農民,一邊種地一邊做自媒體,生活和工作可以兼顧。想好我就趕緊付諸行動,2021年春節後,我來到了距離老家60公里的井岡山。

(我自己用竹子做的柵欄)

之所以選擇井岡山,是因為這裡地廣人稀,交通發達,尤其是自然環境很保護得好,還是全國著名的5A景區,旅遊業發達。而且井岡山雖然遠在深山,但是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一點兒也不低。

村民們住的都是小洋樓,乾淨又氣派。這裡還盛產竹子和民前茶,村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竹製品加工廠和茶園。但也有些人會選擇外出打工,所以有一些房子空出來。

我租的這個房子就是位於山谷里的一棟兩層白色磚瓦房,室內面積有120平,後面是蔥蔥鬱郁的大片竹林,前面是一處魚塘,還有十幾畝田地,總面積加起來有500平,位置好,視野佳,是整個山谷里最好的一棟房。

我跟房東簽了8年合同,每年房租才1000元。住在這樣的房子里,感覺像置身於世外桃源,沒有喧囂,只有鳥鳴和風聲。

(我在井岡山租的房子)

只是房子長時間沒人住,內部有點破舊,也沒有衛生間。於是,自從去年入住後,我就開始了改造老房之路。先是找人挖了一條路,把竹林砍掉一些建兩個衛生間。等把外部收拾好了,下一步我計划著把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做農家樂。

為了省錢,刷牆搬東西的活我都是自己來。井岡山這邊竹子遍地都是,我用竹子做了大門和兩道柵欄,院子里還搭建了一座竹子涼亭,還想再種點花花草草。一個人幹活既慢又辛苦,但看着破舊的老房子一點一點變了樣,我覺得很幸福。

(在扛白灰的我)

說實話,當農民一點兒也不簡單,需要多種技能,就拿養殖來說,因為沒有經驗,剛開始養的一批小雞仔都沒養活。我就自己一點一點摸索,看書跟着教程學,後來總算把300多隻雞全部都養活了。為了讓土鴨土雞少生病,我都是讓它們吃野草穀子,每天走路幾萬步。

種地是農民的基本功,但想要種好地,還要懂四時節氣,遵循自然規律。來到這裡後,我學會了挖竹筍挖野菜,採摘野生菌菇,培育紅薯新品種,守着土地總能吃到最新鮮的食物。

為了做出美味的飯來,還得有好手藝,前一段時間,我還專門去學了烹飪課,戴着廚師帽,拍了結業照。當90後新型農民,我是認真的。

(來了井岡山之後,每天的工作都是養雞鴨鵝,最近忙着改造民宿)

前一段時間我把老婆女兒接來同住,這次老婆也變得更懂我,她知道我不抽煙不喝酒,也沒有別的不良嗜好,只是一門心思地想創業,想為家人創造而更好的生活。

當我跟她說我要當農民紮根深山的時候,她說要做我的最強輔助和創業路上的隊友。遇到知我懂我的老婆,真的很幸運,家人是我創業的最大動力源。

終於有時間能跟女兒朝夕相處了,我知道山裡沒有很多玩具和遊樂場,鄉村樂趣全都要我這個全職奶爸自己創造。我帶女兒一起鋤地、挖紅薯、撿雞蛋,還買了兩隻家養孔雀,把它們當寵物養在院子里,看到孔雀開屏的女兒開心得不得了,親手給她搭了一個鞦韆架,她坐在上面蕩來蕩去,笑得很忘我。

(我養的家養孔雀)

我知道願意返鄉的年輕人很少,農民似乎成了一個不光鮮的職業。但我覺得,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活出得開心,為了心中所愛全力以赴。

對我而言,與其在大城市當個沒歸宿感的打工仔,不如做適合自己的。我喜歡田間地頭的泥土芬芳,也有埋頭苦幹的勁頭,用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看見深山的美,品嘗到深山裡的特產美味,當個90後新農民真的挺有成就感。

而且,這次創業於我是工作也是生活,既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還能做個全職奶爸陪伴女兒長大。即使生活在深山老林,只要心中熱情分毫未減,照樣能擁有幸福的生活。我不知道這一次能走多遠,但我能肯定的是會專註每一個當下,用每一個踏實的現在築夢可期的未來!

【口述:老朱】

【編輯:南芳】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