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倉鼠蠢萌,其實它身上隱藏的奧秘,能讓你大吃一驚

倉鼠,是一種很多人都喜歡飼養的小動物,因為體型小,所需要的空間也不多,因此只需要為其配備一個適合生活的籠子還有食物基本就可以了。

同時因為集蠢萌,可愛,容易照顧等等特點於一身,所以才會如此的受人喜愛。

被倉鼠咬到可是很疼的


當然,倉鼠在被馴養之前其實也是在野外生活,由於體型小的緣故,因此為了躲避追捕,形成晝伏夜出的作息。

而且,儲存食物的習性是倉鼠的習性。因為當倉鼠將食物放進嘴裏,兩頰鼓起來就像動漫作品裏走出來的滑稽一幕的時候,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因為倉鼠的這般模樣而大呼可愛!

那麼為什麼如此細小,幾乎沒有攻擊和防禦手段的倉鼠可以在野外這個充滿危險的大環境里存活下來?這不得不佩服倉鼠的幾個特點。其中一個就是那可怕的身體柔韌性。

女生的腰?完爆

當然,倉鼠可以做到的不只是如上面圖片那樣簡單的動作。因為要逃避土地上的捕獵者,因此倉鼠會打洞。很多動物都會打洞,這本沒什麼,但是倉鼠打洞的通道通常非常窄,令很多捕獵者壓根就很難進入倉鼠的洞內狩獵它們。

將倉鼠放置在實驗用的道具上,可以看到由於倉鼠的體型非常小,因此通道所需要的空間也是相當的小,這樣就可以避免大型的捕獵者。


更重要的是,倉鼠天生的柔韌性。在經過通道彎曲地方的時候,通過X射線映像技術可以看到此時倉鼠身體內部的變化。靈活的脊椎可以讓倉鼠輕鬆地在狹窄的通道彎曲之處通行。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即使在看似只有一隻倉鼠體型寬度的通道里,它也可以做到原地轉向的操作。在影像技術下可以看到倉鼠的脊椎幾乎彎曲成90度角,這隻有少數動物能夠達到如此的柔韌性。

倉鼠這個特性讓它在窄小的地下通道里能夠來去自如,即使有體型細小的捕獵者也能進入自己的領域,倉鼠也可以依靠自己出色的感官進行躲避。


倉鼠即使在野外也能生存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許多人覺得非常可愛的舉動,儲存食物。只不過倉鼠的儲存食物行為並不是一個個食物來回搬運,而是人所共知的將食物不斷往嘴巴里塞,最後變成一個非常滑稽的模樣。


只不過這只是倉鼠的「掩眼法」而已。倉鼠雖然是將食物往自己的嘴巴里塞,但其臼兩頰均有頰囊,食物其實就是往這個「小袋子」里裝。

如果用數據和肌肉原理,影像技術來分析倉鼠的這個行為,那就不簡單了。

倉鼠的頰囊可以承受自身體重20%的食物,如果用一個接近140斤的成年人來作為對比,也就是在嘴巴的頰囊里放置多達28斤的食物。

模樣滑稽不滑稽我是不知道了,但如果把那麼多的漢堡包塞進兩頰,畫面我是不太想看到了!


而且,在往頰囊里塞食物的時候,如果細心留意的朋友都會發現倉鼠會拿着一個食物不停地在手上轉來轉去。其實這是倉鼠在調整一個合適的角度,讓食物以更好的角度進入頰囊。


同時,當食物以更好的角度進入頰囊後,配合牽開器肌肉的運動,將食物往身體後方挪移,防止食物堵塞。


在X射線映像記錄下,可以看到倉鼠甚至可以將食物通過肌肉的運動還有頰囊的功能,將食物塞到接近屁股的位置,所以倉鼠能夠一次性儲存這麼多的食物,也就不奇怪了,但從各種數據和原理來說,卻又那麼的令人覺得神奇。


或許沒有多少人知道的是,倉鼠的頰囊除了儲存和搬運食物,還會在某些情況下搬運自己的小寶寶。

在倉鼠依靠敏銳的感覺意識到有危險的時候,它會將寶寶塞進自己的頰囊,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飼養倉鼠的時候看上去這個動物就像是在吃自己的小寶寶,其實不然。


當然,倉鼠吃掉或者殺死小寶寶這個行為還真的會出現。這也是因為在人類飼養過程中因不當的行為,導致倉鼠出現這樣的行徑。

其中一種情況是在一個毫無遮擋,無法隱蔽的飼養環境下,當倉鼠產下寶寶的時候會將其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倉鼠籠沒有這樣的地方,最終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寶寶在倉鼠的頰囊里死亡或者直接殺死寶寶,因為它找不到安全的地方安置這些寶寶。


其他的情況還有就是因為倉鼠小寶寶出生後,主人經常試圖尋找這些小寶寶,讓倉鼠感到威脅。周圍環境過於嘈雜也會令倉鼠母親恐慌,繼而殺死寶寶以保證巢穴的安全。

還有在倉鼠寶寶出生後,主人試圖觸摸寶寶,導致寶寶身上帶有人類的氣味,倉鼠母親將其視為威脅而殺掉。


嘗試清潔籠子也會導致倉鼠母親的過激反應。因為倉鼠是領地意識很強的生物,將籠子清洗會導致倉鼠母親失去應有的安全感,引發它認為這裡的環境已經改變,繼而出現恐懼,並將寶寶殺死。

因此比較好的做法是在保持籠子不改變的情況下,提供足夠的柔軟物和食物,讓倉鼠母親將寶寶安置在安全舒適的地方,在寶寶能夠自己行走,身上覆蓋有一定的毛髮之後才觸摸倉鼠寶寶。


那麼知道了小小的倉鼠身上其實蘊含著如此之多的奧秘,如果正在或者準備飼養倉鼠的朋友,有機會可以好好的看一下它們是如何施展各種「渾身解數」,將食物以一個滑稽可愛的模樣帶回巢穴里,然後好好的享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