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之王,多種害蟲的終極殺手——食蟲虻,見到請別傷害它

5天前的6月23日,有來自河北廊坊的網友分享了自己在居家窗外的鐵欄杆上發現䗫螂狗的微頭條。還說小時候每逢有稱為䗫螂蜻蜓被其捉到家裡養着玩時,往往就會捉一些䗫螂狗餵食給蜻蜓

看過條友的文章及其配圖後,我真的是感覺有些唏噓。實際上,我們好多人在十幾年或幾十年前自己的小時候,可能都曾經傷害過這種被廊坊網友俗稱為䗫螂狗的昆蟲。

想當初,被人捉到的䗫螂狗無奈地成了蜻蜓的果腹之物。但現實中自由飛翔活動的䗫螂狗卻是妥妥的「空戰之王」,不光蜻蜓不是䗫螂狗的對手,䗫螂狗還是影響人們生活、危害農業生產的多種害蟲的終極殺手。畢竟,䗫螂狗有一個響噹噹的正宗學名——食蟲虻!

危害蔬菜和莊稼、果樹的蝗蟲菜粉蝶椿象金龜子,惱人的蒼蠅、蚊子,傷人的黃蜂等,都是食蟲虻的手下敗將,也常被食蟲虻獵捕充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食蟲虻主要就是依賴獵捕殺死並吃掉眾多害蟲填飽肚子,度過終生的。

食蟲虻同樣歸屬於昆蟲,位列在雙翅目,短角亞目,食蟲虻科當中。所謂的「食蟲虻」,實際上就是雙翅目食蟲虻科中所有食肉昆蟲的統稱。

食蟲虻是世界性分佈的昆蟲,有說是全球分佈有食蟲虻約6750種,也有說是世界各地大約分佈有食蟲虻7100種。反正,世界已知的食蟲虻有400多個屬,4761種。咱們中國已知的食蟲虻有250多種,有估計認為,中國應該是有食蟲虻400種以上,較為常見的包括中華單羽食蟲虻、大琉璃食蟲虻、武鬣腿食蟲虻、微芒食蟲虻等等。

食蟲虻是昆蟲界里的完全變態者,一生需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等4個生育階段。食蟲虻之所以能夠成為昆蟲界的「空戰之王」,依靠的是它們所特有的「秘密武器」。

雖說食蟲虻的種類繁多,大小也不一,大的食蟲虻可以大到將近50毫米,小的食蟲虻又可以小到僅僅只有大約5毫米,但不論大小,所有的食蟲虻都擁有一對極為碩大突出也惹人注目的寬眼面複眼,複眼中間還有3隻單眼。

如此這般的食蟲虻,自然也就擁有了大而明亮的眼睛出眾的視力,能夠提早發現並認清對手及所要獵捕對象的樣子,做出恰如其分的攻擊準備。與此同時,食蟲虻的臉面上的複眼周圍還生有眾多細密粗壯的剛毛,可以保護眼睛不被傷害。

眼睛之外的食蟲虻,強壯的身體和出眾的飛行能力也同時為其稱霸昆蟲界提供着助力。食蟲虻的長足粗壯且長有多刺,可以在飛行中捕獵到其所有想要捕獵取食的目標昆蟲。食蟲虻的動作敏捷,反應速度極快,即便是強大的甲蟲,在被食蟲虻視作目標獵物後,也常常是無法逃生。捕獵成功的食蟲虻,會把消化液注入到所捕獲的獵物體內,把獵物消化成液體之後再吸食掉。


羽化為成蟲的食蟲虻,在與其目標獵物的空中對戰當中,難尋對手。主要生活在土壤當中的食蟲虻幼蟲,也總是會讓危害莊稼和蔬菜根莖的金龜子幼蟲蠐螬聞風喪膽。有實驗表明,食蟲虻的幼蟲對農田害蟲蠐螬有極好的控制作用。3齡期的食蟲虻幼蟲在距離蠐螬20厘米的遠處便能發現目標,並在2——3小時內成功接近開始捕獵蠐螬。1頭食蟲虻幼蟲,一生可捕獵殺死蠐螬12——16頭。

試驗揭示,若每畝農田中擁有食蟲虻幼蟲500頭以上,即使田間蠐螬的每畝發生密度達到4000頭,也完全能夠被食蟲虻的幼蟲所控制,使之無法形成對蔬菜或莊稼的危害,無需使用農藥殺蟲。

所以,當我們在室外或田間見到食蟲虻的身影時,千萬千萬不要傷害它們!讓更多的食蟲虻可以自由生活,繁殖後代,以便更好幫我們人類捕獵殺死多種危害生產或生活的有害昆蟲,豈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