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館的獸醫說,「豬堅強已入彌留之際」。
這句話很快上了熱搜,牽動了無數網民乃至玩家的心。
對於年齡較大的讀者,大多可能玩過一款叫為《豬堅強》的同名休閒遊戲。玩家將扮演一隻名為「豬堅強」的粉嫩豬仔,拯救被邪惡博士威脅的豬豬宇宙。嚴格來說,這款遊戲算不上有多精彩多好玩,開發它的主要意義,是為了紀念那隻載入史冊的小豬。
因為遊戲名字的原型,來源於一頭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對一個國家影響最大的小豬——坦白地說,「豬堅強」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頭小豬,更是這個名字背後所濃縮的,中國面對危機與苦難時所爆發出強大精神的具象。
創造了奇蹟的小豬
2008年6月17日,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的豬棚垮塌,來自成都軍區空軍某飛行學院的戰士們正清理殘垣斷壁,幫助老鄉清點損失。此時,距離5月12日發生的那場載入史冊的大災難,已經過去了整整36天。
在正常情況下,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如果不吃不喝,至多也只能存活1-2周時間。即便是在只喝水不進食的極端情況下,也只能存活一個月左右,且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傷害。
一切似乎都已經暗示了,這片廢墟不可能還有生命的跡象。
但奇蹟,還是發生了。
在刨開磚石、木料之後,戰士們發現下面有一頭剛剛一歲多的小豬。
雖然身上滿是污垢,後腳也受了傷無法正常走路,體重更是從300斤暴瘦到不足100斤,用皮包骨頭來形容都不為過——但是,這頭豬豬依然堅強的活着。
後來有人分析,這可能是豬棚垮塌的時候,木板和牆壁剛好支撐起來,構成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在之後的36天時間裏,這頭被人們譽為「豬堅強」的倖存者,就靠喝雨水吃木炭活到了被救出的那一天。
事後,四川省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自掏腰包,花了13000元從原主人手中買下了這頭勇敢求生的豬堅強。他希望,這頭見證了民族磨難的小豬,能夠快樂地度過餘生,一直到自然死亡。
十三年過去了,甚至有幸成為遊戲主角的豬堅強,終於來到了自己生命的終點站。
國人決不負川
毫無疑問,5月12日是豬堅強豬生的轉折點,如果不是那場災難的到來,它或許將會很快出籠,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不會有人記得它,更不會成為遊戲的主角,去阻止博士的陰謀拯救世界。
而這一天,對於四川乃至中國人民來說,同樣是無法釋懷的日子。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4秒,共計環繞地球6圈的地震波,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北緯31.0°、東經103.4°),穿破地殼的層層阻礙來到人間。
其結果是,帶來了一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重、救災難度最大的8級地震(中國地震局測定),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不同程度受傷、1993.03萬人失去住所,受災總人口達4625.6萬人,直接經濟損失8451.4億元。
「川人從未負國,國人決不負川。」得益於巴蜀之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四川在歷史上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正因如此,這句話成為5.12地震之後,媒體和大眾輿論當中最常見的口號。
即便已經十三年過去,這場史無前例的特大災難似乎仍然歷歷在目,就彷彿發生在昨天一樣。之所以記憶深刻,不止是災後彷彿人間煉獄的景象,更是因為那場由13億中國人共同參與的,人類歷史上都未曾有過的龐大救援行動。
地震發生四小時後,距離震中最近的一支駐紮部隊就已經緊急開拔,迅速朝災區方向進發。在有關部門的全力協調下,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消防、特警、軍隊等專業救援力量,開始迅速集結準備奔赴災區,短短三天時間就有超過10萬人的現役部隊抵達一線,參與救災搶險工作。
與此同時,各個部門馬力全開,以不同的方式支援災區:衛生部從各省抽調精銳力量,組建醫療防疫隊伍;鐵道部宣布進入應急狀態,為災區急需的物資提供綠色通道;交通運輸部安排專業人員和機械,協調搶修因地震遭破壞的公路;科技部下屬遙感中心,第一時間送來災區的衛星監測資料;商務部派出專項工作團隊,維持當地的市場秩序;中國人民銀行要求各大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確保救災款項及時送往災區;水利部則隨時監控可能發生堰塞湖地區,並保障災區正常供水……
有數據統計,5.12抗震救災期間,僅軍方就出動來自5軍區20餘兵種共計113080人,出動各型號飛機1069架次,軍列92列,運輸、後勤保障設備11萬台,成功救出被埋人員21566名,救治傷員34051名,調動物資8萬多噸,搶修道路558公里。
或許單憑這些數據,還不能對此次動員力度有個更加直觀的感受,那麼不妨看看同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所舉的例子:「5.12解放軍動員相當於二戰時期,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從莫斯科到柏林進行了一次相當於30餘萬兵力的全裝備立體合圍。」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當豬堅強在廢墟下掙扎求生的同時,災區的每一個角落,正在上演令人落淚的場景。
2008年的中國,還嚴重缺乏衛星電話等通信設備,這導致受災嚴重地區成為與外界徹底失去聯繫的信息孤島。
不得已,在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標誌,無指揮引導的情況下,時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長的李振波臨危受命,親自率領一支15人的突擊隊從5000米高空跳傘,以空降震區的方式向指揮部傳回急需的資料。
他們,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空降兵十五勇士」。
參與此次行動的李玉山回憶,當大家成功降落至地面後,雖然身處偏僻地區,但因為地震而驚慌失措的老百姓還是涌了上來。他清楚記得,一位40多歲的男子抓住他的手,顫抖着大喊「解放軍來了」。
人們不停地向戰士手中遞上寫有親人電話的紙條,沒有紙了就把電話寫在迷彩服上面。時至今日,一件寫滿了電話號碼的迷彩服,依然珍藏在空降兵軍史館。
不止是解放軍,來自各省的救援隊和醫療隊(其中不乏民間志願者),也在向著四川挺進。車能開進的地方就直接去,如果是交通線暫時中斷的地區,人們就肩扛手提帶着應急物資,用雙腳翻山越嶺走進災區。
在各省機場,幾乎到處可見整裝待發的救援團隊,進行最後的總動員;國家電網啟動緊急預案,從5省抽調搶修團隊直奔災區,在5月18日就基本恢復供電;三大運營商利用外呼平台提供災區尋親服務,現場應急服務站提供免費電話,並確保進入災區範圍內的手機號碼絕不欠費停機。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震發生僅3分鐘後,成都業餘無線電應急通信網緊急啟動就開始呼叫,立即獲得全國各大無線電愛好者的回應,並與部分受災地區實現聯繫。5月13日,由無線電管理局牽頭,四川省業餘無線電應急通信網絡指揮中心成立,以「BY8AA」呼號納入省抗震救災指揮系統。
鑒於此,無線電協會轉播聯盟ARRL將「2008年人道主義獎」,授予給四川抗震救災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們。
從5月12日開始,全國各大醫院、學校、機關、企業紛紛組織獻血捐款。可沒曾想,前來獻血的群眾太過熱情,結果長達數百米的排隊隊伍,一度堵塞了交通。而在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獻血人數過多,導致血袋不夠用的景象出現!
曲線的力量
5月19日14時28分,即地震發生一周之後,谷歌發佈了一篇博文:「當我們依照慣例整理和分析谷歌搜索引擎的流量數據時,一條從未見過的曲線出現在我們面前。當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時,我們的眼睛濕潤了。」
那個時間節點,是我國政府規定的全國人民為悼念汶川地震遇難同胞,而默哀三分鐘的時間。流量瞬間降至近零,這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數據。
整個國家長達三分鐘的集體沉默,也意味着救災期間所展現的動員能力,是主動自願發生在國民自身上,而非被動接受。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在這個國家,從來就不是一句單純的口號。
震後,在廢墟下求生36天的豬堅強,即將與我們告別,永遠離開這個多彩的世界。但是,「豬堅強」這個名字所蘊含,那種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也將繼續代代傳承,為每一位炎黃子孫所牢記。
在這裡,想引用俄羅斯國家新聞網的一段評論,作為這篇寫於汶川地震十三周年文字的結尾——
中國不需要同情,中國需要理解;
中國不需要安慰,中國需要支持。
我們願以杯水之力,盡寸尺之能,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我們知道,一個總理能在兩小時就飛赴災區的國家,一個能夠出動十萬救援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到數百億的國家,一個因爭相獻血、自願搶救傷員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
希望必將與中國同在。
讓我們為生者祝福,為死者祈禱。
中國,加油。
這裡是八號避難所,每天為你帶來主機圈、網遊圈、電競圈有價值的深度內容和更犀利的吐槽。如果你覺得我們還不錯,請關注我們!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願意讀我們的文章。
(我們將不定期開啟微頭條轉發抽獎活動,關注我們並轉發抽獎微頭條即可有機會獲贈Steam/Wegame遊戲、主機遊戲、Q幣、遊戲周邊等各類獎品)